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注     
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5%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消费支出增势平稳,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069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  相似文献   

2.
综合信息     
《中国工会财会》2009,(6):50-51
一季度人均消费3130元 今年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4元,同比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2005年末,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928.14亿元,同比增长11.7%,比“十五”期间年均增速高o.8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为7432元。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7.1%、51.4%和41.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6:43.4:41.0。粮食总产量836.9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0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0余公里。进出口总额偏低,但近年增速有所加快。财政收入总额25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3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0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80元,城镇收入增幅高于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3亿元。  相似文献   

4.
孙国栋 《中国金融》2006,(20):15-17
“十五”期间上海保险业的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上海保险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保险费总收入达333.62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6.77%,市场规模列全国第四位,比“九五”末期(2000年的127.22亿元)增加206.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32.45%。保险深度(保费与GDP之比)3.66%,比“九五”末期(2.8%)增加了0.86%;保险密度(人均保费)2452元,比“九五”末期(969元)增加了1483元。2005年底,上海各保险公司(含法人公司)总资产为3605.48亿元。  相似文献   

5.
关注     
农民收入增速首超城镇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5919元,同比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的名义增长幅度和7.8%的实际增长幅度。这是1998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首次超过城镇。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明显快于去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09%.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0.3和8.4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明显好于往年。但是,居民储蓄存款却出现下降,1-9月份.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12万亿元.同比少增加2070亿元。为什么会出现居民收入增加,储蓄存款增量下降这种背离现象呢?  相似文献   

7.
《财政研究资料》2007,(11):47-48,F0003,F0004
根据《孝感统计年鉴》数据,“十五”期初,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443元、2356元,两项之比为2.31:1;到了“十五”期末,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839元、3028元,两项之比为2.59:1。上述数据表明,“十五”期间,全市农民收入有了一定程度增长,但多年来农民收入低于城镇居民的现象仍在延续,且两者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从理论上讲,要改变这一局面,农民收入增长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实现可持续增长;二是在增幅上要高于城镇居民。从实践上看,近几年农民收入均实现了持续增长,其中2004年上半年全国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2.2个百分点,说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其实践根据。但是,要保持这一良好态势,就需要重点研究农民持续增收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吉林省经济一直保持着稳健有序的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多年的较快增长。但是,在收入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吉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6年的607元增加到2008年的4933元,提高了8.12倍,年均增长9.5%;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698.1元增加到12829.45元,提高了18.38倍,年均增长13.5%,平均增幅高出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明显快于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居民收入每年都有实际增长,但增长速度逐渐趋缓。农民纯收入平均每年实际增长速度,八十年代为9%,“八五”期间为7.2%,“九五”期间为4.4%,2000年只有0.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纯收入之比,1978年为2.1:1,2000年为2.7:1。即20年中城乡差别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房地产金融证券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进入“九五”以后转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住宅建设被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按照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划,“九五”期间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将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3.7%增加到2000年的5、5%.以至2010年的更高水平,这个目标展示了房地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对房地产业,特别是对房地产金融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4元,增长近31倍,平均每年增加138元。年均增长7.1%。出台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改善农民多渠道就业环境是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三大“助推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元,增长到1996年的1926元,增长13.5倍。但进入1997年以后,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四年下降,由1996年9%一直下降到2000年的2.1%,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1997-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分别比上年下降4.3,0.3,0.5,1.7个百分点,呈现农民增收不断放慢的趋势,200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实际比上年仅增长2.1%。相伴随的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1997-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2.47:1扩大至2.8:1。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山西省运城市邮政储蓄存款出现超常增长,截止12月末,全市邮政储蓄存款余额为16.4亿元,较年初增加5.1亿元,增长44.5%;较去年同期多增加3.1亿元,增幅提高了23.5个百分点,比全市储蓄存款增长幅度高出19.9个百分点,比“九五”期间邮政储蓄平均增长速度19.6%也高出24.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彭芬艳 《青海金融》2005,(11):45-46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城乡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资金、技术、劳动力等方面逐步渗透、融合,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由于青海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牧民收入增幅滞缓,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19.7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004.6元,是农村人口纯收入的3.65倍。城乡居民收入存在着较大差距,如何缩小差距跨越鸿沟,解决好“三农”问题,调整好城乡关系,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5.
一、鄂尔多斯市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汽车消费市场潜力较大。随着鄂尔多斯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手里的钱越来越多: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11025元增加到2010年的25205元,年均实际增长1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4601元增加到8756元,年均实际增长13.7%,为此,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占林省延边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4392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6.5%,农民收入连续5年增长。据对延边州8个县(市)32个村1000户农户问卷调查显示:农民家庭收入仍以种植业收入为主,以养殖业、外出打工、多种经营为辅,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要闻     
<正>2005年中国GDP将超15万亿元根据权威部门预测,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达9.4%,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综合国力将再迈一个新台阶。 2003年以来,中国进入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经济增速从7%、 8%平台一举跃升至9%。“十五”期间,中国经济预计将保持8.8%的年均增速。自2004年起,中国人均 GDP就已超过1万元。 2005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可达1.4万亿美元,比“九五”末增长 1.9倍多,跃居世界第三位;财政收入由“九五”末的1.34万亿元增加到3 万多亿元,国家财力继续增强。“十五”末与“九五”末相比,全国发电装机从3.19亿千瓦增加到5亿千瓦以上,高速公路由1.63万公里增加到4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由 6.87万公里增加到7.5万公里,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 (来源:新华网;整理:娟子)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7年来,新疆建设兵团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GDP达331.1亿元,较1999年增加1.1倍,年均增长11.2%,高于新疆自治区1.4个百分点。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1999的59.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7.2亿元,年均增长12.7%。兵团4个市和185个团场小城镇、连队道路及饮水工程、兵团棉花基地、塔河流域治理、天业20万吨聚氯乙烯等一大批事关兵团长远发展的交通、水利、农电网、化工等重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使用,使得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二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实效。1999年以来新增绿化面积260万亩,兵团辖区2005年末森林覆盖率达4.42%,绿洲森林覆盖率达14.2%,分别比1998年末提高0.88%和2.1%。三是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棉基地,2005年棉花总产量达到98.7万吨,较1999年增长61%;畜牧业2005年的产值达36亿元,较1999年增长62.7%,占兵团农业的比重达到31%;2005年水果产量达到45.9万吨,较1999年增长82.5%。四是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对外贸易发展迅猛,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1.1亿美元,较1999年增长6.6倍。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6年共签订利用外资合同78项,实际利用外资1.58亿美元。五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兵团农场人均纯收入达到4105元,较1999年增加143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53元,较1999年增加2454元。六是经济增幅与全国的差距逐步缩小。除1999年、2001年外,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GDP增速分别高于全国3.5个、2.3个、1个、3个、1.4个百分点,高于新疆3.3个、4.7个、2.2个、1.4个、0.4个百分点。目前,兵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节水农业灌溉区、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和新疆粮、油、甜菜、畜产品、瓜果生产基地,大宗农产品在新疆全区乃至全国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一、现实状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湖南西部地区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成倍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以湖南西部地区的湘西州为例,1978年湘西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34元, 到2003年达到1401元,增长9.5倍,平均每年增长9.8%,扣除物价因素,平均上涨3.7%。但与全国、全省相比,湖南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农民的收支情况2004年年末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虽然说相比2000年和2003年而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跟城镇居民相比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