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文在考察管理层持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关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税收规避对管理层持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关系的中介作用.在区分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后,发现在企业投资过度的情况下,管理层显著通过减少企业的税收规避活动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然而在投资不足情况下,避税活动的中介效应并不明显.研究结论表明,授予管理层一定股权,可以显著降低税收规避活动中的代理问题,减少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成本.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管理层短视行为作为研究情境,以2011—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管理层短视行为对企业透明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短视行为对企业透明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较强的数字化转型力度可以通过抑制管理层短视路径来提升企业透明度。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在国有企业、行业竞争性强和规模较大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管理层短视可通过减少企业创新活力进而降低企业透明度。本研究明晰了管理层短视行为对微观企业信息披露领域的影响,为解决管理层短视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5~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从行为金融学视角,探讨了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业绩预告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与自愿发布业绩预告负相关,过度自信的管理层更倾向于发布乐观但精确性低的业绩预告。鉴于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业绩预告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使用分析师跟踪数量作为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回归的结果表明,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层发布自愿性业绩预告降低了公司的投资收益敏感性。结论表明,管理层过度自信会影响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行为,且这种过度自信也会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中国股市的有效性程度较低及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高这两个因素,从债务期限结构的角度考察了管理层持股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越多,公司债务的期限越短.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管理层持股与债务期限结构之间存在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在高信用等级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表明管理层持股减轻了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具有一定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拓展了宗教与企业决策的关系研究,实证研究了佛教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以2001-2012年期间12,820个公司-年的观测值为样本,本文发现佛教与公司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表明佛教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可以缓和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削弱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和过度自信,进而抑制过度投资。此外,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负向调节了佛教与过度投资之间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6.
李佳 《金融论坛》2016,(9):45-56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性的管理层过度自信衡量指标,检验2010~2013年中国资本市场上股权集中度、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2)股权集中度越低,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股权集中度越高,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弱。因此,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可以削弱管理层过度自信所驱动的并购,一定程度上保护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7.
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社保基金持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保基金持股在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的同时缓解了企业投资不足,即社保基金持股能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机制检验发现,社保基金持股通过减少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来抑制企业过度投资;通过降低融资约束来缓解企业投资不足。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代理成本较高组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组,社保基金持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研究以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行业的实际数据为考察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我国上市公司不同类型行业管理层薪酬和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和持股激励效应存在着较大的行业性差异,并提出不同行业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性质以及管理层薪酬和持股激励效应的大小,相机选择薪酬激励或股权激励,制定出详细周密、客观有效、切合实际的企业管理层激励方案,从而使其激励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我国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绩效与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沪深证券交易所30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实证方法,检验了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国有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均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持股是为解决企业代理成本和激励问题而产生的。自其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管理层持股比例及其与上市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文采用博弈分析的方法,通过管理层持股和不持股情况下的对比分析,发现了管理层持股与股东价值之间的关系,这一发现为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采用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决定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管理层股权激励决定因素的研究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以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为被解释变量,成长能力、公司规模、企业风险、自由现金流、股权制衡度、股权集中度及管理层任期为解释变量来研究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决定因素.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企业风险和管理层股权激励正相关且显著,公司规模、自由现金流及股权制衡度对...  相似文献   

12.
论文选取房地产行业58家上市公司作为实证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表明:公司规模与资本结构显著正相关;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成长性和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不显著正相关。论文的研究以期为更好的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提供依据,为其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过高的股权集中度会导致显著更高的应计盈余操控行为,而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总体上不显著;无论对于应计盈余操控还是真实盈余操控,机构持股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国有控股会导致显著更高的应计盈余操控,但在真实盈余操控方面,更多地体现在异常酌量费用方面;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越高,其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越显著,而在真实盈余管...  相似文献   

14.
尽管众多研究表明国有产权在公司正常经营期间会降低绩效,但一旦陷入财务困境,源于国有产权的预算软约束却可以降低财务困境成本,从而有利于国有公司。本文以1999—2005年期间发生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在财务困境期间国有产权对公司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并且当公司规模较小或者财务杠杆较高时,这种积极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者们对公司财务困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事前的困境预测上,而对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后如何恢复研究较少。本文选取2005—2009年国内被ST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研究样本分为逐渐走出财务困境的公司(一类公司)和一直处于财务困境中的公司(二类公司),从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以及管理层持股这三个方面来比较分析这两类公司在陷入财务困境之后的公司治理结构差异对困境恢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处于不同的财务情况下,大股东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当公司逐渐陷入财务困境的过程中,大股东们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性的影响;而在公司逐渐摆脱财务的过程中,大股东们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此时的公司治理关键在于股权集中度,大股东在公司摆脱财务困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1-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每股现金股利与公司管理层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原因是随着管理层能力的提升,其对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利润;基于代理理论控制自由现金流以及信号理论向外界传导有关于企业与管理层声誉的有利信号的目的,上市公司会选择发放更多的现金股利。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管理层能够通过发放现金股利来增强自身的能力效应,即发放现金股利能够正向调节管理层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还会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结构与基金绩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2004~2010年期间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样本,应用Carhart的四因子模型作为衡量基金投资质量与绩效的评价指标,以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为切入点,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组织与股权结构对旗下基金绩效的影响。在控制了基金特征和基金经理特征后,我们发现国有控股和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绩效较好。表明我国基金行业存在国有资本的帮助之手效应;此外,外资参股有利于提高基金业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2—2011年716家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的SystemGMM估计方法,通过”内部工具变量”解决了寻找有效的工具变量的困难,研究了最优董事会结构是如何被决定的。研究发现:公司复杂性、公司的成长能力、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的影响力、CEO的影响力、CEO的权力都对公司的董事会结构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董事会效率假说”,证明了最优的董事会结构是内生决定的,与公司的具体特征和公司治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2—2020年我国寿险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股权结构对绩效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与绩效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与绩效显著正相关。机制检验发现,股权集中通过增加经理人代理成本削减绩效,股权制衡通过优化此类代理成本改善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股权集中对成立时间短、发展速度慢的寿险公司绩效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鉴于此,监管部门应适当降低寿险公司股东持股比例上限,引导非控股股东积极参与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20.
We examine the effect of agency cost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op executives' overconfidence and investment-cash flow sensitivity using the data from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We find that on average top executives' overconfidence leads to increased investment-cash flow sensitivity. However, this relation holds only for companies with state-owned entities a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n contrast, the relation is not significant for non-state controlled firms. We construct proxy for agency cost and find that state-controlled companies have significantly greater agency cost than non-state controlled companies. Results on sub-samples sorted by agency cost again show that the positive effect of top executives' overconfidence on investment-cash flow sensitivity holds only for companies that exhibit high agency cost. Our results therefore suggest that agency cos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op executives' overconfidence and investment-cash flow sensitivity, and the investment distortion due to top executives' overconfidence behavior may be alleviated by reducing agency cost through elevated supervi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