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津冀一体化和协同发展已成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着力点。京津冀港口承担着京津冀地区国内外运输及商业往来的重要任务,是重要的对外窗口。京津冀地区港口各自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但也存在体制落后、重复建设等诸多弊病。借鉴国外港口群发展经验,依托各港口具有的优势进行合理分工以及协同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升级和转型,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从而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域旅游协作是旅游深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京津冀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具有旅游协作发展的良好基础。基于共生理论,本文对京津冀旅游协作发展的共生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京津冀旅游共生共赢的模式,以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港口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优化港口功能布局、促进港口功能升级、发展临港产业发展、加快沿海基础设施发展等方面,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港口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与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逐步推进,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也逐步取得成效。但目前京津冀地区跨界生态环境问题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制,为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应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有必要通过加强跨界府际合作等手段,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6.
7.
京津冀地区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期,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强化自主创新为手段,以实现绿色崛起可持续增长为核心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正有序展开。在优化京津冀人才培养基础上,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是调整京津冀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将冀北地区的发展确定为承担生态保障与水源涵养功能,文章基于长期以来该区域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特征,研究了该生态涵养区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目的是为该区域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了影响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规模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政策因素四大类37个影响因素,借助于统计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各个因素进行分类归纳为5个公因子,利用SPSS软件回归模拟结果显示各个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将四大类通过因子分析法的主成分分析,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模拟,拟合优度较高,影响因素通过分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些影响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结论]依据定性分析假设与计量模拟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机遇,提出对策建议:继续加强生态建设项目的推进、适度扩大产业经营规模、加大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投资力度、实施资源节约型生产创新模式以及健全和完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相似文献   

9.
截至2021年末,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圈和人口聚集地,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会造成劳动力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促进老年人就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京津冀三地应加大协同力度,构建科学、系统、完善的老年人就业促进机制,激励和引导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共同提高老年人就业水平,积极应对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11.
在全面分析港口核心竞争力内涵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条件、腹地经济条件、港口硬件设施、港口软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港口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环渤海港口群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对环渤海港口群的核心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探讨,最后从集群的角度提出了提升环渤海港口群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产业链构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的第三个增长极,区位优势明显、科技技术优势显著、工业基础雄厚,但区域合作协调能力差,基本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本文从构建区域产业链角度出发,在分析产业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区域产业链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入手,实证分析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状,明确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发展的特征;分析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调整特征,总结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经验,从中得到一定启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蓟县邦均镇的回志霞从事农村经济人的工作已有10年,从创业到成功,她走过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姜岩 《农业经济》2022,(6):61-62
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以下简称辽西先导区)建设环京津冀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规划引领不足,协商机制不健全,科技支撑能力不强,资金、人才资源缺乏,农业品牌化意识较弱,知名品牌数量较少和农业全产业链对接合作程度不高,物流、电商等配套不齐备等问题。“十四五”期间,辽西先导区在推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全面强化科技、资金、人才支撑保障,强力推进产业品牌建设,构建完备的农业全产业链。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的成就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转变政府金融管理方式,建立区域信用体系,并且加强风险监督,完善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涉及到产业转移与转型、组织与人员的迁徙、区域经济的提升等,对于京津冀三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社会资源的整合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需要金融协同发展,以推动产业布局重整和转型升级,促进资本有序流动,更大限度地支持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