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创建和谐银行,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任务在建设现代银行中的具体化要求,是我国银行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和谐银行应该是科学发展、规范经营、健康文化、充满活力、管理有序和内外协调的银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银行深化改革的需要,促进银行内部管理科学化,发展我国金融事业。有必要认真研究探讨银行规范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推动银行管理工作向规范化迈进。 一、银行规范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目标。 银行规范化管理就是按照金融法规进行标准化管理,用以规范银行干部、职工的工作行  相似文献   

3.
姚松芬 《财会学习》2016,(18):27-28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逐渐成熟与发展的助推器,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有效的一种重要管理系统和方法。这一方法很快就拓展到各行各业中,目前,我国银行的财务管理机制中还是财务指标这种比较单一的计划管理方式,即:总行在年初制定出全行的年度总体经营与发展目标,并对这些目标进行简单的量化处理,然后形成财务指标下达到各分行中。这种管理方式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比较重视对目标的控制,但是它忽略了对财务目标实现过程的控制,最终形成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过程缺乏控制力的现象,从而增加了银行的财务风险。因此,在新形势下银行内部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有效地解决了银行目标预算管理存在的明显缺陷,提高了银行的经营发展自主性,为推动银行的稳步、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就新形势下我国银行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寻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试论银行监管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武平 《中国金融》2000,(12):21-21,24
根据正确的监管理念 ,制定合理的监管框架 ,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 ,银行监管才能发挥预期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银行监管实际的基础上 ,提出若干监管理念。  树立目标导向的监管理念  由于银行规模、业务不同 ,其发展战略和行为方式亦不同。要求不同的银行执行相同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是不适当的。因此 ,金融监管应该是目标导向的 ,即监管者规定明确的目标 ,但不规定具体做法 ,只要能够达到监管当局的监管标准 ,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管理选择。如信贷业务的贷后管理 ,监管目标是银行掌握贷款的使用情况和还款可能性 ,但监管当局不必…  相似文献   

5.
雍艳  肖崎 《海南金融》2006,(7):14-17
本文借鉴Kopecky-VanHoose有关资本约束对银行信贷影响的模型,将银行资本内生化,通过分析银行在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约束条件下经营目标最优化情形,阐释了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的联系。文章最后针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资本充足要求下的银行监管和货币政策的联系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政策制定的启示及对银行业管理的意义,并提出协调两者目标一致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银行是高负债运作的特殊企业,其负债的不确定性和硬性约束要求银行资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流动性管理也就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但是严格意义上的流动性管理在我国仍然处于缺位状态.应进一步分析造成缺位的原因,寻找实行真正有效的流动性管理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7.
流程银行构建路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应当成为推动我国银行业更深层次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流程银行是相对于已有的以“部门银行”为特征的银行而言的一种全新的银行模式,是通过重新构造业务流程、组织流程、管理流程以及文化理念,改造传统的银行模式而由此形成的以流程为核心的全新银行模式。流程银行的构建目标是以银行  相似文献   

8.
戴景贵 《新金融》1995,(2):26-27
美国商业银行重视和强化风险信贷资产管理,把它与银行的生存发展相联系,对我国银行加强风险信贷资产管理,促进改革与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一两国银行风险 信贷资产情况比较 由于社会制度、经济环境和体制构成上的差别,我国银行与美国商业银行在风险信贷方面有所不同。 首先,对风险的理解不同。美国商业银行都是股份制银行,为股东获取最大收益是其根本目标,而高收益是建立在高风险基础上的,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之后,银行应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利润作为其经营目标,在不断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实现银行自身微观经济效益和社会宏观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银行损益管理的中心内容和目的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银行损益管理分为三个层次:(1)银行成本的核算;(2)银行损益管理制度;(3)、银行损益决策.其中,银行成本的核算是银行损益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缺位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珂  王立 《西南金融》2003,(3):26-28
银行是高负债运作的特殊企业,其负债的不确定性和硬性约束要求银行资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流动性管理也就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但是流动性管理在我国只有其形而无其神,国外流行的流动性管理方法在我国并没有真正实施,严格意义上的流动性管理在我国仍然处于缺位状态。本在对比国外和国内流动性管理的阶段性及其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造成缺位的原因,从而为实行真正有效的流动性管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谈银行成本管理□刘向东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是银行的经营目标。近几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级银行成本与效益观念明显增强。但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成本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直接制约着银行的经营效益,主要表...  相似文献   

12.
《银行家》2011,(4):40
所谓合规是以银行合规管理系统及专业的方法对银行业务运行检查、业务管理评价、银行风险管控过程进行有效性跟踪,改善和帮助银行实现风控管理和业务经营发展目标的活动过程。在后危机时代和"十二五"开局的大背景下,银行合规经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巴塞尔协议Ⅲ"和我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旨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成为欧美各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对我国而言,随着跨境贸易投资活动规模持续扩大,开展对银行外汇收支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的研究和分析,对外汇资金流动的有效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外汇局在银行外汇收支宏观审慎管理中的定位和具体目标,阐释外汇局实施银行外汇收支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工具选择,提出适合我国银行外汇收支宏观审慎管理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1991,(9):17-18
主要做法行长经营目标责任制是目标管理方法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其特点是,以目标管理为基础,以经营活动为目标对象,以责任制为管理手段,通过目标的制定、实施和考核,在银行内部将经营责任层  相似文献   

15.
一、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银行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银行机构安全稳健运行的基础.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银行机构实现其目标,可以帮助银行达到长期利润目标,并保证财务报表与管理报告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新西兰银行体系对海外市场融资的依赖性强,易受外部流动性变化影响,尤其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新西兰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脆弱性暴露无疑。为了弥补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薄弱环节,从宏观审慎角度加强流动性管理,新西兰央行①实施了以核心融资率为中心的流动性管理新政策,成为继通胀目标制后,新西兰央行推出的又一项货币政策管理工具,这对我国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和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和资本规划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三,一是达到或维持监管当局要求的资本水平;二是对银行资产配置相应的资本以覆盖风险;三是对各分支机构、业务条线进行绩效考核。我国银行应当在授信决策、风险管理和绩效考核三个环节深入贯穿资本理念,建立资本约束机制。资本管理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通盘考虑银行资本决策的各个环节,建立资本规划程序。  相似文献   

18.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从原来的单一最低资本充足水平转向银行内部的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状况上。新资本协议给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对整个银行的资产组合进行有效管理,这种管理是有目标、有规  相似文献   

19.
目前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各家银行如何从自身经营管理实际山发,有效实施绩效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增强竞争力,促进全行工作目标的实现,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绩效管理在银行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银行工作目标的实现、绩效管理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提高整体业绩,推进企业工作目标的实现,通过实施绩效管理,银行可将工作目标分解为  相似文献   

20.
平衡记分卡在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中的运用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是当今金融界的一个重大课题。传统的国有银行绩效管理体系以单一财务指标为主,与战略脱节,难以起到激励员工、提高组织绩效和银行竞争力的作用。"平衡计分卡"将银行绩效管理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将银行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评测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是信息时代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重大突破,成为我国国有银行进行绩效管理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