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长生 《经济视角》2009,(12):11-14
双辽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这一机遇,以环保、清洁能源为落脚点,依托双辽市风能及太阳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发电产业。  相似文献   

2.
《环境经济》2004,(6):13-13
在能源紧缺的情况下,东北某市有关部门以破坏楼顶防水、堵塞排气通道为由,要求用户限期拆除太阳能热水器,引起了百姓、生产商及经销商的反对。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是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技术比较成熟、产业化规模和应用总量均居国际首位的产业。  相似文献   

3.
《国家“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无锡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光伏和风能两个重点领域,已形成一批基础好、潜力大、发展快的企业。2007年,全市新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  相似文献   

4.
双辽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这一机遇,以环保、清洁能源为落脚点,依托双辽市风能及太阳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发电产业.  相似文献   

5.
张超 《广东经济》2009,(9):33-36
太阳能行业与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行业一样,都属于新能源行业范畴,也是可再生能源的重点发展领域。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的大力发展,不但顺应了日益高涨的环保及能源需求,在我国更加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吕孟苏 《经贸实践》2005,(11):22-24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太阳能是一种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人们只需一次投资,选好利用太阳能设备,能量自动送上门,所以太阳能被称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推广应用太阳能有利于开源节流、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经济咨询》2005,(2):27-27
中国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多重压力。为此,本着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以及构造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并制定长期性、战略性和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商业化发展计划和行动方案,显得事关重大。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发展道路,必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2003大阪太阳能发电系统国际会议上,有关国家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一致看好太阳能发电技术在世界能源产业中的广阔应用前景,认为太阳能有望成为本世纪发展中国家取得飞跃性进步的新动力。大会主办方国际能源机构执行主任斯戴芬·诺瓦克说,太阳能发电无污染、可再生、易安装、成本低,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和山区可以发挥出巨大优势,有望超过传统的水力、火力等发电能源,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能源。诺瓦克呼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推动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广泛利用。他说:“尽快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区域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以石油为代表的传统化石能源储备减少、价格飙升,结合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气候环境问题,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代表,近年来得到了国家和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2006年我国开始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随后又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实施细则,使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方面的扶持政策日趋明朗化。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力争到2010年,  相似文献   

10.
李丹 《时代经贸》2012,(18):65-66
随着未来各国经济发展及国家实力的增长需要消费大量的资源能源和传统能源发展遭遇瓶颈,研发新能源的课题随之产生,由此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更是成为经济世界发展的重要引擎,新能源产业成了各国能源战略安全乃至推动国家实力增强的一大驱动力。通过研究新能源中的太阳能产业在中日两国的利用和发展状况,并对中日太阳能产业发展特点进行对比,借鉴日本发展太阳能产业的成功模式得出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未来各国经济发展及国家实力的增长需要消费大量的资源能源和传统能源发展遭遇瓶颈,研发新能源的课题随之产生,由此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更是成为经济世界发展的重要引擎,新能源产业成了各国能源战略安全乃至推动国家实力增强的一大驱动力.通过研究新能源中的太阳能产业在中日两国的利用和发展状况,并对中日太阳能产业发展特点进行对比,借鉴日本发展太阳能产业的成功模式得出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要闻浏览     
我国新能源规划预计年内完成,将重点发展四大领域: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主要是指以新技术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共同的交集,但也有所区别.同时,新能源是对常规化石能源即老能源的替代和补充.考虑到社会环境成本和社会环境收益,新能源的综合收益将会超过其成本.现阶段,新能源产业化发展存在成本、资金、市场、制度、技术等多方面的困境与障碍,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市场失灵和制度失灵.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市场因素、制度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综合因素.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从供求角度可以分为供给推动与需求拉动,从政策关注的焦点可以分为价格型与数量型,从创新的内容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多种类型政策的相互配合.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研究、新能源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新能源发展的产业集群研究、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合作研究是新能源产业的可能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经济》2013,(7):70-71
新能源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是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发展至今却依然伴随着争议,到底何为新能源?何为可再生能源?何为传统能源?这让很多非专业人士头疼。关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定义,世界一直不统一,在一个国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分支,其安全、绿色、环境等特征正在不断体现。结合我省太阳能产业的实际情况,借鉴省外成功的经验,笔者认为我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在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好产业规划。目前,中国太阳能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主要是江苏、山东、浙江、安徽、北京,一定需要合理规划,才能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如大型太阳能光伏光电和太阳能利用,都需要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6.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减少对化石等高碳型能源的需求,增加对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等低碳型能源的生产与消费,促使经济发展方式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这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体为:提高对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组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协调机构,建立统一管理的协调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与法规。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新经济导刊》2011,(12):6-13
头条中国启动对美新能源补贴调查近日,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2011年第69号公告,宣布将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公告中称,本次调查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的申请立案。以上申请人提出,美国政府对其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造成了阻碍和限制,已构成贸易壁垒。申请人要求商务部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消除美国政府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不利影响,以维护公平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18.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原动力。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不可再生能源已日趋枯竭。能源消耗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发展新能源,保护环境,已被世界各网所高度重视。人类已经把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核聚变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做为未来替代已日趋枯竭的不可再生能源。但是,做为另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冷能”的开发和利用,尚未引起人类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潮汐能与风能、太阳能一样,都是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洁净、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次投入永久受益。利用它们发电,不仅可减少环境污染,又可节约常规能源,改善能源结构,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出发,结合产业组织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体系,包括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资源配置、理论模式、运行机制等;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现状、障碍及风险预测预警机制;从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研发及全球化等方面实现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选择。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对深化再生能源健康发展、规范可再生能源市场、保障能源安全、丰富产业经济学与能源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