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将现行的16项企业会计准则修改为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经修订后的具体准则在内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实施对会计要素内涵、会计计量属性、会计核算体系和会计报告体系进行了重大变革。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从而在会计处理上新旧会计准则产生了差异,并且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损益的确认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对企业纳税(主要是所得税)以及权益、损益和资产结构等经济事项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必将成为我国会计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与旧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新企业会计准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一大亮点。此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租赁和套期保值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整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巳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并鼓励其他企业实行。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资产减值准则”)就首次单独用一整套的准则对资产减值进行了规范。新会计准则巳大体实现了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准则的整体趋同,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我国的会计改革年,财政部颁布了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新准则体系明确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租赁和套期保值等  相似文献   

5.
2月中旬,财政部在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及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财政、会计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新准则体系及其特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基本准则在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规范准则体系的基…  相似文献   

6.
2006年的春天,是中国会计界的一个里程碑。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及48项审计准则在内的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按照财  相似文献   

7.
与旧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新企业会计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做了较大的改动,填补了不少会计规范的空白。由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四项准则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新增的内容,与原有的相关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相比变化非常大,因而对于银行会计核算的影响尤其明显。本文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与旧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新企业会计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做了较大的改动,填补了不少会计规范的空白.由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四项准则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新增的内客,与原有的相关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相比变化非常大,因而对于银行会计核算的影响尤其明显.本文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建立,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本文从新会计准则发布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实施的意义等方面浅谈新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构成,新会计准则相对于原准则,在会计处理上有很大的差异。会计准则的历史性变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而后又于同年10月30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执行新准则给企业的财务操作和管理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笔者结合会计实践,就新会计准则中同企业会计结合紧密的具体准则与读者朋友做一交流。  相似文献   

12.
陈建 《财政监督》2011,(6):35-3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范,该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行为、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近年来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思想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指出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财务和利润操纵产生的影响。以期进一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稳定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建 《财政监督》2011,(17):35-3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范,该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行为、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近年来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思想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指出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财务和利润操纵产生的影响,以期进一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稳定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美芳 《金卡工程》2010,14(7):271-27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必将推动我国会计事业的加速发展,并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阐述了新会计准则实施的重要意义和新会计准则的显著特点,分析了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对上市公司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读书     
《会计师》2006,(4)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全面地与国际接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涵盖了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交易,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充分趋同,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者、使用者、注册会计师、政府监管部门、会计教育研究部门等将产生较大影响。此次会计准则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强化准则的作用和地位,弱化、最终取消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体系仍以提高会计信息质…  相似文献   

16.
丁桦 《会计师》2010,(12):13-14
<正>一、新准则下公允价值模式及其意义我国于1997年开始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并在1998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将其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一定义在新会计准则中并未发生变化。公允价值作为可供选择的会计计量属性第一次被列入准则而进行了规范。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已颁布的38项具体准则中至少有17项准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主要运用在金融工具领域、投资性房地产领域、债务重组领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领域、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领域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7.
崔宗讲 《会计师》2011,(3):11-12
<正>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1项基本企业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体系中的很多方面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引入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是我国会计准则发展中具  相似文献   

18.
黄丽丽 《会计师》2010,(4):30-31
<正>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这套新准则的一个亮点就是突出了公允价值的运用,38项具体准则中就有17项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其定义为"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这标志着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基本建成。对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赏,明确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实现趋同,只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部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这几个极少数问题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周炳伟 《会计师》2011,(1):31-32
<正>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为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与200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为旧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相比,在会计计量、损益确认等方面做了重大的改进,这些改进比原会计准则更加科学,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