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引入非国有股东,促进企业机制改革,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本文以首批混改试点的东航物流为例,将引进的非国有股东分为财务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和员工股东三类,分析各类非国有股东的优势、动机、参与方式、混改作用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财务投资者具有筹资渠道优势,主要作用表现为公司治理中的股东制衡和融资优化;战略投资者具有业务资源优势,主要作用表现为公司业务拓展和提升;员工股东具有人力资本优势,主要作用表现为员工效率提升.三类投资者共同作用能改进公司治理、促进公司业务转型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公司财务绩效.本文通过对东航物流混改案例分析,总结了国企混改中非国有股东引入和作用发挥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松 《新会计》2021,(1):29-31
本文以格力电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混改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格力电器进行混改的动因、路径和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公司治理的变化.本文发现混改后的格力电器改变了国有控股的局面,形成了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治理模式,避免了"一言堂"现象;且其在混改方案的设计上着重强调了对管理层权力的照顾,这种安排可以使决策更加专业和高效,提高治理...  相似文献   

3.
从公司治理层面完善国有控股企业的股权制衡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往学者仅仅研究了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很少研究两者关系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机理.因此,引入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这一概念,研究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在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股权制衡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在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两者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基于政治因素或委托代理的原因,国有企业的关联并购通常不会带来企业绩效的提升.在新一轮国企混改的背景下,引入非国有股东是否对国企选择关联并购行为产生影响?本文试图从股权制衡和高层治理两个层面展开探讨.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的股权制衡和高层治理均能够减少企业选择关联并购,进一步分析还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影响关联并购的机制同时...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引入民营资本的重要作用,归纳了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特点以及与互联网三大巨头民营资本合作现状,深入分析了民营资本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混改面临的障碍:民营资本进入国有商业银行的门槛较高、获得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的渠道有限、缺乏话语权、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混改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等.文章从拓宽民资进入渠道、提升民资股东与国有股东合作的基础、强化民营资本的股权制衡作用和治理效应、提高民资股东和国有股东战略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加快配套法规政策的落地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计方  刘星 《财政研究》2011,(3):69-72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非效率投资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股东的监督作用,其持股比率与公司投资过度、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监督与抑制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的过度多元化扩张和低效率多元化经营问题成为阻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困扰,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国企混改")既可能因降低国企的政策性负担,又可能因抑制国企高管代理问题而优化多元化经营。本文以2007-2017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减负效应与治理效应的双重视角考察了国企混改的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企混改股权结构的深入度、制衡度和控制权转移以及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参与公司治理均有助于降低多元化经营程度,但股权种类的多样性却未产生显著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在国企混改优化多元化经营行为的路径中,股权结构发挥了减负效应与治理效应,而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主要发挥了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与中央企业相比,地方国企混改优化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的作用更明显;市场化进程和政府质量强化了国企混改股权结构对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影响,而对国企混改高层治理降低多元化经营程度的效应无明显促进作用。最后,本文发现国企混改的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均提高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引入国有资本,民营企业逆向混改既能够缓解企业融资困境,带来政治资源,也能够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改善企业经营绩效,这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从而提升公司估值。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逆向混改对民营企业估值的影响。研究发现:(1)民企逆向混改引入国有资本显著提升了公司估值水平;(2)机制检验发现,民营企业逆向混改通过提高投资者信心,进而提升公司估值;(3)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代理成本较低的样本中,民营企业逆向混改提升公司估值的效果更为显著,因此,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始终是影响公司价值的主要因素;(4)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资本的加入提高了民营企业的估值,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更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民营企业自愿逆向混改的程度,也要关注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在逆向混改中做到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协同发展和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从横向比较的视角,检验了2007-2015年商业银行境外引资基本特征与银行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是否境外引资与银行绩效负相关,外资持股比例及持股时间与银行绩效均呈倒U型关系。以此结论为量化分类标准,本文首次将外资股东区分为战略投资者与财务投机者,进一步分组检验了商业银行境外引资后的股权结构特征与银行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战略投资者在帮助商业银行完善股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明显大于财务投机者。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商业银行防止外资股东从名义上的战略投资者蜕变为实质上的财务投机者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托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信托公司越来越多地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境外战略投资者来改善其公司治理机制以提高自身绩效。本文以2004-2015年我国11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信托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信托公司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前后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后发现,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后,信托公司在公司治理、盈利性以及资产规模方面优于引入前,表现为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地方政府持股比例的下降,以及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规模的提升。除此之外,与传统观点认为的境外战略投资者较易通过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不同的是,其更多的是通过完善治理结构即信托委员会的设立来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国有商业银行引进非国有股产生了金融安全问题和战略投资者蜕变为财务投资者问题,导致这两大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资本的逐利本性,主要原因在于引资对象的偏失,因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引进合格的非国有股东,并施以有效管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对中国银行的战略引资行为进行案例分析和反思的基础上,明确了非国有股东的引进类型、选择标准以及引进方式,提出了引进非国有股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是否能够实质性地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从而提升经营绩效,这是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以来备受实务界、政策层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我国银行业33家上市或非上市商业银行在1998~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境外股东持股如何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同时采用资产收益率和不良贷款率来度量经营绩效,并在控制了其他公司层面因素的影响后发现,境外股东的引入显著地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效力,提升经营绩效,表现为资产收益率的显著上升和不良贷款率的显著下降。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战略投资者及公司治理概述 战略投资者是指与对象企业业务联系紧密,以谋求长期战略利益为目的,持股量较大并且长期稳定持股,拥有促进对象企业业务发展的实力并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法人投资者。与一般法人投资者比,战略投资者持股的安定性更强、集中度更高、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更大,因而是一种积极持股股东和安定性股东。  相似文献   

14.
当前资本市场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投资者的利益.而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构,加强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从而保障公司内部财务制度的正常运行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可以将这两方面的内容综合起来考虑,一方面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出发,另一方加强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建立健全财务内控机制,提高经营效率,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防止舞弊行为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文章着重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内部控制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机构投资者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途径 机构投资者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大量的持股份额,改变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和过于分散的情形,促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趋向适度集中.在这种股权适度集中的公司治理模式中,机构投资者既能避免小股东"搭便车"的效应,又能降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他们通过行使代理投票权、提出股东议案等方式参与公司治理,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银行业全面开放与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利用财务绩效指标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衡量商业银行的效率状况,对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改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的行为,对被参股银行的财务绩效改善的作用较为明显,但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在华业务拓展行为总体上对中资银行的财务绩效有负面影响,对生产率的影响则偏正面,但都不够明显。未来银行业开放的重点在于吸引更多优秀的外资银行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对战略投资者撤资的现象则无需过于忧虑,中国银行业应着力从内部因素上改进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7.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与银行效率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给一国商业银行带来的绩效变化,主要体现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改善效应.外资银行的进入引入了新的技术和专业技能,从而增加了当地客户可获得的金融产品数量,因此外资银行的存在提高了效率并促进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于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优化资本结构、改善风险决策和管理技术等正面作用虽然得到肯定并逐步付诸实践,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作用效果仍然有进一步深入分析的必要.本文从外资金融机构与国有银行业改革的目标差异、利益矛盾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角度分析了影响境外战略投资者履行战略投资者义务的种种因素,通过构建和比较战略投资者委托代理模型和相互持股模式,得出了虽然互持股票模式的信息优势能确实保证战略投资者作用更为有效,但依然受外资金融机构自身利益的约束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本文以2009-2018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手工收集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和委派董事数据,计算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情况,以此考察其对国企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基于股权与控制权非对等逻辑,我们发现非国有股东仅仅委派董事并不能改善国企会计信息质量,只有超额委派董事(即控制权超越股权),才能有效地提升国企会计信息质量,而且这种提升在央企和市场化程度较好的地区比较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还能向资本市场传递特质信息,并抑制负面消息积累,有效地降低了国企股价同步性和崩盘风险.该研究在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混改研究领域进行了视角、内容和变量的创新,其结果为国企混改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有效解决部分国企的僵尸化现象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新时代全面深化国企混改背景下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去僵尸化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高层治理可以显著降低冗员规模和提升资本密集度,进而降低国有企业的僵尸化倾向,而仅持股等股权结构维度的治理影响较弱;当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治理的能力更强时,可以更好地发挥前述治理作用。通过细分僵尸企业识别指标,本文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可以在抑制低息贷款获取和改善盈利能力两方面降低相应国企的僵尸化程度,促使其正常经营运转。最后,经过良好治理的国有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价值得到显著提升。本文结论表明,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去僵尸化和发展壮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不仅对僵尸企业治理和国企改革的学术文献进行了有益补充,还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好地统筹国有企业中流砥柱作用提供了政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