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颍县的人才输出模式促进人才向一线城市流动,一定意义上促进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本文针对临颍县人才发展,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化优势产业、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方面出发,为促进当地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提出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2.
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是我国依据城乡关系所具有的变化特征所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而要想振兴乡村,就必须基于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完善的体系制度。所以,应采取对制度进行改革、对机制进行完善的方式,使城乡之间进行双向流动。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土地制度的相关改革以及投融资相关体制的改革,实现农村资源和城市资源的相互流动,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和激励机制,留住农村人才,引入城市人才。  相似文献   

3.
以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力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出,给乡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振兴必须将人才振兴置于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之中,让更多的人才留在乡村和流回乡村,为此需要以破除二元户籍制度为前提促进城乡人才合理流动,以构建风险防控机制为重点加强对下乡返乡创业的支持,以创新有效激励机制为动力推动人才智力服务乡村,以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为关键促进乡村人才培养,以激发主体积极性为保障强化乡村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激活乡村人才振兴的内在动力,引导更多的人才智力汇聚到乡村振兴的洪流中来。  相似文献   

4.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是我国现实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无不显示出巨大的正面效应,理应成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新突破口。本文从现有的城市带动农村发展途径的问题分析出发,提出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乡村旅游来加快城市信息、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从而达到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乡村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这种单向的流动严重影响了乡村健康发展。近年来,陕西省乡村劳动力呈现流出量远大于回流量的趋势,外出劳动力更倾向于在城市落户扎根。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发展势在必行,如何吸引劳动力回流成为陕西省乡村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根据陕西省乡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结合发达地区劳动力回流的状况和经验,分析了陕西省乡村劳动力回流的必要性及劳动力回流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寻建立引导劳动力健康、有序回流的机制,为陕西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聚力量,推进陕西省乡村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6.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重在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目前我国乡村与城市在经济发展、公共福利、环境条件方面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不利于提高人才服务乡村的积极性。促进人才向乡村汇聚,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是构建人才分类激励机制。对市场主体应采取规定性、激励性、考核性措施,对于专业技术人才应与职称评定、工资、津补贴、社会保障等相挂钩,对于党政干部、公职人员应与干部交流、职务晋升、工资套改、体检休假等相挂钩。二是构建城乡区域人才对口服务机制。构建城市与乡村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人才对口服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来实施。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够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收、改善生态环境,还能有效引导更多资源要素由城市向乡村流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选择四川战旗村和贵州花茂村这两个典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研究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的发展经验,以期为我国其他具有相似特征的乡村发展旅游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的历史阶段,作为城市与乡村之间双向流动的重要人力资源—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方向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聚焦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及其研究困境,通过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政策导引,可以进一步扫除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进一步唤醒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主人翁意识。本文基于乡村振兴的视域,提出不断夯实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流入地城市政府保障性政策支撑和不断拓展流出地乡村政府福利性政策输出的新生代农民工城乡双路径发展设计,以强化该群体在融城和归乡之间进行有效互动和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格局基本形成,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但乡村人才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状况仍是制约各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乡村内涵的深度挖掘,可以吸引城市的人才、资金和信息等向农村流动,最终实现城乡的等值化。但是,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路径,以求为全域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采取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策略是符合我国现实状况的。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差距。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本文中,笔者深入分析乡村旅游在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应从开放、创新、绿色等多个角度,借助乡村旅游的发展而实现城市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最终实现城市带动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传统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农业产业效益偏低等原因,乡村大量年轻人流向城镇就业,而城市人才不愿进入乡村,形成乡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困境。从乡村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优等制约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入手,提出人才引进逆向回流、借力借智聚积乡村人才振兴合力、多方请进人才、分类培育人才等对策,对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江苏各地广泛吸引各类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尤其是以大学生返乡下乡为引领,推动城乡高层次人才的逆向流动,促进乡村土地、资金、产业汇聚,形成良性循环、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为江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良好基础。乡村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土江苏在吸引大学生返乡下乡方面走得比较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作出了"到农村去"的主动选择,  相似文献   

14.
推动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江苏省高度重视乡村人才工作,积极培育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着力推动城乡之间人才自由流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但对标乡村全面振兴要求,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乡村实用人才数量不足、素质不齐,专业人才队伍老化、服务后劲不强,农业高层次人才作用发...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仍以农户分散生产为主,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等形式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的空心化和乡村经济发展的萎缩。发展农村新型生产经营组织,有助于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在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失现状。  相似文献   

16.
<正>让进城与入乡都畅快起来,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分析城乡人口、人才流动的不同类型,有必要建立四项机制。一是要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户籍制度,提高城市包容性,让更多有意愿在城镇落户的农民工进入城市、融入城市。二是要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重点是要吸引人才来乡村、留住人才在乡村、用好人才为乡村。从高校、职业院校、外出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流动,从乡村向城市的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中的关键力量,而农村道路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可以促进农村地区非农业部门的发展,增加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机会.本文利用5个省份25个县100个样本村20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在控制了农村劳动力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村庄特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的体制是抽水机的体制,农村的人才基本抽到城市,所以城市非常繁荣。甚至土地,农民建房子是小产权房,只有地变成城市土地,卖给开发商,建了之后才是合格的。人、财、物都流向了城市,未来想振兴乡村,城乡资源流动的障碍必须要打破。农村宅基地接近3亿亩,农民家里的房屋因为不可交易,处在巨大的闲置状态。前不久中央已经出了文件,农村土地流动可以通过出租的方式实现,未来除了基本的农田和  相似文献   

19.
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户籍藩篱日渐松动,加之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获得更好的收入和生活条件,大量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出现在城市和乡村流动居住的"城乡两栖农民",其思想动态呈现出与传统农民不同的特征,对农村的发展产生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需善加引导,促进农村和城市的互动共进。  相似文献   

20.
<正>“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年来,义乌乡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等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义乌市全面加大农民培训工作力度,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农民所需与未来导向,实施“‘义’起乡创”培训行动,丰富课程内容、师资及培训形式,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及农村实用人才1000人以上,提高培训针对性、参与度,推动人才向乡村产业流动,助力乡村人才成长。义乌现有省级农民培训实训基地1家,农民田间学校3家,承担农民培训的各类机构有7家,已形成多部门合力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