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正处在实施的交汇期和关键期,既要有效衔接,又要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尤其是经济"双循环"概念的提出,为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双循环"发展格局与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关联,探讨了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双循环"背景下二者协同推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基和关键举措,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全面实现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支撑。从建国以来,我国产业扶贫的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的分析框架,对产业扶贫模式的变迁历程进行梳理,分析产业扶贫模式的变迁逻辑和影响因素。根据多源流理论,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构成了产业扶贫模式变迁的问题源流;国家领导人的执政观念和扶贫理念构成了政治源流;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构成了政策源流。在三源流相互交汇下,最终使我国的产业扶贫模式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带来了全球经济的低迷,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河南省农业发展在双循环格局下存在内需市场巨大、居民食品安全关注度增强、农产品需求结构转变等一系列发展机遇。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提升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畅通农业人才引进培养机制等措施把握机遇,实现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河南经济持续性增长。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常态下,旅游扶贫作为解决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保证脱贫人口不返贫的最重要举措。金融扶贫作为"造血式"扶贫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以贵州省为例,分析旅游扶贫与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探究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旅游扶贫模式的融合方式,以期加速贵州省脱贫工作的步伐,同时也为全国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盐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积极创新产业扶贫结构业态、帮扶模式和体制机制等,探索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走出一条盐城市产业扶贫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通过产业扶贫和综合施策,滨海县2017年脱贫0.63万户、1.67万人,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和10个县级重点帮扶村实现新"八有"目  相似文献   

6.
<正>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云南省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顶梁柱",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优势为依托、以"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为思路、以"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融合化、品牌化"为方向、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为抓手,推动扶贫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走出了一条产业有特色、带贫有机制、增收可持续的产业扶贫路子。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脱贫攻坚实践中,四川省通江县根据自身作为国贫县且减贫任务重、致贫因素多、返贫风险高的特征,以破解脱贫攻坚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为导向,探索形成了农村主体利益均衡机制、产业发展多元带动机制、发展要素系统整合机制、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机制等四大具有区域特征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为当前形势下贫困地区提高扶贫绩效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实践样本。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迫切需要提高扶贫资源整合性、金融保险覆盖面、贫困主体参与度和政策措施引导力。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红卫农场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创新产业扶贫机制,构建"产业+基地+贫闲户"扶贫模式,以服务大局、服务职工为着力点,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构建帮扶体系、全面推进产业帮扶、全面构建帮扶网络,努力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9.
林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由于其特殊性在我国精准扶贫中尤为突出。林业高校作为林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主阵地,参与精准扶贫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文章结合林业高校精准扶贫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对的机遇与威胁,构建战略矩阵,运用SWOT分析法对林业高校精准扶贫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系统地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托林业高校学科、人才、科研等优势与特色,提出"全方位"教育扶贫、"全链条"产业扶贫、"全领域"人才扶贫的"三全"模式,为提高林业高校精准扶贫成效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6年以来,六师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各项扶贫开发政策、深化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和低保兜底各项工作,脱贫攻坚取得一定成效。本文梳理了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强化脱贫攻坚作风为抓手,探索出一条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的路径和办法助50团和北塔山牧场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11.
正产业扶贫是所有扶贫政策的重要基础,培育产业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近年来,全国上下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必须抓好产业扶贫的决策部署,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各地积极探索了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利益联接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在产业扶贫中仍存在三大不容忽视的问题:一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四川省通江县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形成"以产业发展政府主导为机制,产业扶贫‘1+1+1’体系为模式,产业扶贫‘扶志扶智’为抓手,产业扶贫‘增量奖补’为创新"的"产业发展+扶贫"工作体系,奋力走出一条秦巴山区产业扶贫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县范围内完成发展特色食用菌、精品茶药、优质干果、  相似文献   

13.
2018年,黑龙江省七星农场围绕"三个坚持三个确保",打造立体式脱贫攻坚模式,以自营经济带动扶贫、项目产业助力扶贫、企业反哺社会拉动扶贫、政策对接优化扶贫的办法,打好脱贫攻坚战。到2018年底,全场36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省脱贫标准,且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推动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成果,使七星人民幸福感有效增强,七星民生福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最为严重的地域,而且其扶贫成本大、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的特征极为突出,解决好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同时也是脱贫攻坚的短板,在众多扶贫模式中,产业扶贫可以说是最有效、最根本的脱贫措施。本文基于恒大"精准扶贫模式"的执行逻辑探析,归纳总结了恒大集团的产业链精准扶贫模式,对比分析了以往传统扶贫背景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链的不足,进一步提出精准扶贫融资模式的创新的必要性,对PPP融资模式在西部地区精准扶贫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总结归纳了西部地区农业产业链构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了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指出了扶贫工作中存在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精准识别难以把握、产业扶贫项目单一、扶贫资金投入不足、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和群众意愿难以实现等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扶贫工作的措施及建议:开展"扶贫政策明白人"培训计划;科学设定程序,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做好扶贫责任机制落实工作;探索网络扶贫新途径;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带贫;加大行业部门扶贫力度;畅通渠道,健全机制,合力扶贫;建立扶贫工作容错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双重压力之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河南省作为粮食大省应及时把握发展机遇,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粮食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河南省粮食产业的发展现状,其次剖析了制约河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从推动农业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完善粮食产业的内循环体系、优化粮食进口结构、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河南省粮食产业“双循环”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前,黑龙江省2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8个省级贫困县现已全部脱贫摘帽,177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脱贫攻坚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其中,精准的产业扶贫带动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可以说,黑龙江省脱贫攻坚取已得了关键性进展.本文在分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精准扶贫情况的基础上,发现还存在产业扶贫项目缺乏科学长远谋划,乡村两级尤其是村级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扶贫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科学的产业项目规划,健全完善产业发展机制,增强扶贫产业带贫富民能力,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发展扶贫产业、群众参与产业扶贫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正>前不久,第三届(2017)中国驴业发展大会暨第七届驴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驴业从业者,以"推动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共商驴业发展大计,推动"毛驴扶贫"。大会通过举办高峰论坛、实地参观、毛驴选美等活动,围绕毛驴养殖、扶贫模式、食品加工等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抢抓机遇攻克难题农业部畜牧业司段宏超在开幕式上介绍,近年来我国驴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  相似文献   

19.
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宁夏实现脱贫富民战略的根本之策,它不仅为贫困人口搭建了可持续增收的平台,也为宁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经济保障。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宁夏扶贫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实际中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从而为宁夏脱贫攻坚后续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有效实施和落实是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一道难题,经过不懈努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进入了尾声。在"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下,有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成为我国急需破解的重大问题。以东乡族自治县为例,对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的现状、政策认同感和困难等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问题的成因并从法律视角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