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目前在很多地方,农户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是较常见的方式。在合作社自主经营的模式下,由合作社统一种植、管理、核算,并在年终按股份分红,入股农民可自愿在合作社参加生产并按劳取酬,实现工资与分红双重收益。但现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对农民合作社应该怎样对土地经营权入股进行核算,缺乏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以下简称农地股份合作社),以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运用股份合作的机制,组建农民合作社的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既是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大胆探索,又是对农业经营方式的有益创新,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现就几个基本问题谈一点浅见。一、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主要形式。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资金入股设立农地股份合作社,分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效益。农地股份合作社,按照不同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股外租型。即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农地股份合作社,将承包地集中连片流转  相似文献   

3.
正土地股份合作的方式自主经营型:即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入股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年终按股份分红。入股农民根据自愿可在合作社参加生产,按劳取酬。内股外租型:即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合作社采取对外租赁、再入股的经营方式,将土地统一发包给专业种养大户或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这样就有效规避了无经营能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以来,四川省崇州市紧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为抓手,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农业经营体系,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成效。崇州市在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基础上,探索实践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公司"和"公司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两种模式,目前,共有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23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参与了试点,入股试  相似文献   

5.
利民土地合作社创立于2008年5月,是江苏省扬中市八桥镇利民村成立的该市第一家土地股份合作社.一年多来,利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坚持以稳定土地家庭经营承包为基础,以"公开、民主、自强、互利、双赢"为原则,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长期股权,实行土地委托经营,并按股分红.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合理利用财政政策逐步引导,形成以多要素为主、单要素为辅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在江苏已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试点的98个县(市、区)中,入股方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只有土地经营权参股的"单要素土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土地经营权与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共同参股的"多要素土地股份合作社"。由于"内股外租"的单要素土地股份合作社并不参与经营,  相似文献   

7.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的要求,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山东莒县积极探索,形成了两种改革新模式,实现了村集体、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和保障农民利益,建立起村集体、农户与工商资本三方共赢机制,让农村土地真正"活"起来。改革模式模式一:"农民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即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村集体以基础设施入股合作社,实行股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省吴江市在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基础上,加大了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工作力度,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目前,全市已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137家,入股土地面积19.14万亩。  相似文献   

9.
江苏农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模式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选择性越来越大,农村土地抛荒、耕地资源闲置、农地效率低下现象普遍存在.为了更好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作出创新性的探索,即:按照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农民以承包地的经营权作为主要出资方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并按照股份从土地经营收益中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这种土地合作经营形式,又称为农地股份合作社.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成立,是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形式,它丰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涵,对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去年以来,山东省禹城市大力推行农村党支部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践中,土地股份合作社多采取土地股保底分红与二次盈余分配相结合的方式。下面结合工作中的做法谈谈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如何进行业务核算,还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是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增加农户收入的重要手段,实践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面临诸多问题,入股的组织形式关乎其政策效果,与此相关的法律制度也尚不健全。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与评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地股份合作社、合伙企业和独资企业的可行性和需加以制度规范之处,并从农户权益保护视角给出改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制度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开展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旨在引导农民群众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进一步激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转变。2016年铜陵市义安区根据省、市农委部署要求,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制改革试点,并注册登记成立该区首个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对丰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发展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改革任务,2015年农业部批复在黑龙江桦南县等7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经过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为保护成员土地权益,降低成员入社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一些土地股份合作社积极探索"保底收益+年底分红"盈余分配模式,备受成员青睐。同时,也给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现以某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例,谈谈保底分红型土地股份合作社主要业务的会计核算办法。一、成员入股【例1】合作社成立之初,成员甲、乙、丙分别以8亩、9亩、10亩家庭承包土地入股,股份均折算为90000元。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探讨"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面临的法律问题,并设计相关法律制度。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可采取土地的年租金(或年均收益)乘以土地承包期剩余年限的方式对土地经营权予以作价,并在公司注册资本中标明其作价的出资额;(2)公司转让土地经营权或以其设定抵押的,应经农户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为宜;(3)公司利润不宜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方式分配;(4)当公司破产或解散时,土地经营权应归属于农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5)可构建公司取得土地经营权的资格准入制度、设立对公司使用承包地的监督机制。研究结论:《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应为"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的方式以及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公司运作、监督等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可分为入股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有限责任公司模式。农户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当然主体,集体法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基于农户的委托,也可以成为入股主体。以公开招标、拍卖、协商方式获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以家庭承包方式获得的经营权均可以成为入股财产。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郊区第一家土地入股的奉贤区柘林镇绿都农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12月,是一家以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实行保底分配加效益分红,实行统一经营,吸收多元资金投入多项现代化农业项目,农民实现职工化的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最近,笔者就其建立两年多来的运作情况,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省青州市按照农业部批复的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方案要求,积极谋划,务实推进,根据不同的产业特点、经营结构以及农民意愿,分类探索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同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三家试点,共计流转土地6597亩,其中以经营权入股的土地共计4950亩,占总面积的75%。分类探索不同入股模式。这三家试点单位分别为:南小王晟丰土地股份合作社、青州王坟有机农业发展有  相似文献   

19.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是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运用,并不是农民要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目前,我国在法律上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有所限制,针对此,我国应积极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的相关规定,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有法可依。除此之外,我国还应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体系,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提供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一、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经济效率:理论分析土地股份制是把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长期股权,农民把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委托给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依股权从土地收益中按一定比例获得分配的一种土地经营模式,即土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