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防范化解家庭经济风险对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具有现实意义。基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三期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微观家庭为研究对象,探究收入波动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以及保险参与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收入波动显著提高了家庭经济脆弱性,且这种影响在经济脆弱程度更高的家庭中更加明显。而保险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能够减轻收入波动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乡村地区或低资产水平的家庭中,收入波动使其陷入经济风险的概率更高,这会导致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更易返贫。研究结论为促进居民家庭的保险参与、提高居民家庭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9年的数据,改进了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度量方法,利用OLS模型研究商业健康保险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与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商业健康保险能够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该结果在剔除内生性后依然稳健;第二,风险转移效应、健康效应与资产配置效应是商业健康保险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的重要机制;第三,该影响存在收入异质性、地区异质性、参保层次异质性以及保费水平异质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保险机构以及家庭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和农业收入保险三种典型的农业指数保险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各模式实施的经济社会背景、保障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三种典型的农业指数保险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对冲农业生产者面临的自然风险、价格风险和市场风险引起的收入波动,保障了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同时各自也面临数据获取难、指数设定难等问题。文章最后从完善数据平台建设、优化保险合同设计和建立再保险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收入保险能够同时分散农户生产过程中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稳定农户预期收入,对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阿克苏棉花为例,综合考虑产量和价格双重风险,运用Copula模型对我国经济作物收入保险进行定价。结果表明:阿克苏市棉花单产和价格之间存在弱的负相关性(-0.0491),Frank Copula函数为其最优联合分布函数;在100%的保障水平下,收入保险的费率(纯费率4.92%,毛费率7.1%)与产量保险费率(7.0%—7.4%)大致相当。最后进行了归纳和阐释,并对开展经济作物收入保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5.
利用FGT贫困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结合我国30个省份的2010-2018年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数据,构建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我国对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的减贫效应的异质性,并分东、中和西部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存在减贫效应的区域异质性:随着贫困程度加深(分位点增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扶贫效应先增加后降低.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每提高1%,FGT贫困指数下降的范围为0.045%~0.15%.  相似文献   

6.
我国引入农业收入保险的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0~2015年全国农业保险数据,本文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品稻谷、小麦和玉米进行实证研究。由于农产品价格和产量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所以文章利用混合Copula函数和蒙特卡罗方法估算了不同保障水平下不同农产品的农业收入保险费率。结果显示:相比同一保障水平的农业产量保险费率,农业收入保险费率要低一些,随着保障水平的降低,两者之间的费率差别减小。为了分析实施农业收入保险所带来的经济效应,选用保险费率、保险需求、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变化率作为经济指标。研究发现:实施农业收入保险后,在相同保障水平和农业产品情况下,这五项经济指标都得到了较大改善;随着保障水平的增加,农业收入保险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农产品成本收益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FLIPSIM模型对农户经济行为进行模拟。通过分析发现:农业保险对农户收入和小额信贷风险的影响与保险保障水平直接相关,保障水平较低的农业保险产品对提高农户收入和降低小额信贷风险影响不显著,保障水平较高的农业产品可明显降低农户小额信贷的风险。与成本保险、产量保险相比,收入保险对提高农户收入和降低小额信贷风险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论文通过对河北、吉林、陕西三省的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需求进行调研,在消费效用视角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户主年龄、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对农业风险的认知程度、是否在购买农业保险中存在"跟风效应"、家庭年收入、家庭供养比、每亩农地的收益对农户是否购买农业保险产生了显著性影响.最后,论文从扩大农业保险推广、深入挖掘保险市场,增加农户收入水平、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优化农业保险品种、厘定合理保险费率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农业保险缩小收入差距的内在机理可分为发展、竞争效应和地区边际效应,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农险深度、农险密度、地方财政支持(DEA模型计算农险开展效率)和市场结构特征纳入农业险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农业保险发展及市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业保险在渗透率、保障程度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上的发展和市场集中度降低对城乡收入分配不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区域经济水平会影响农业保险的效果,农业保险改善收入分配的作用在欠发达地区更为突出。最后,文章从政府部门加大税收及财政政策扶持力度,与保险公司配合设定相应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目标,解决农业保险的公平效率问题等方面对农业保险助力共同富裕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Copula方法的河北省玉米收入保险费率测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收入保险可以为农户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对稳定农民种粮收益、玉米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和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国际农业保险和农业支持政策的发展趋势,近两年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利用Copula方法、河北省的玉米单产和价格数据对玉米收入保险进行了定价研究,确定了河北省玉米单产和价格的最优边缘分布形式和联合分布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计算出了不同保障水平下玉米收入保险的纯费率值。最后,对河北省开展玉米收入保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种粮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满足优质小麦的市场需求,河南省近年来重点发展优质小麦等高品质农产品。在优质小麦的生产经营中,产量风险和价格风险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农业收入保险因其能够实现对产量风险和价格风险双重覆盖,未来将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险种。选取河南省优质小麦主产区2003-2018年的单产和强麦期货价格数据,确定优质小麦的产量和价格的边缘分布,并通过Copula函数确立产量和价格的联合分布,然后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模拟收入数据,最后依据费率公式厘定出优质小麦收入保险在保障水平从70%提升到100%的过程中,纯费率从0.51%增加到5.76%,如将管理成本考虑在内,毛费率从0.64%变动到7.2%,费率的变动幅度大于保障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按照现行收入保险试点的政策要求,在85%的保障水平下,优质小麦收入保险的毛费率为2.31%,比传统小麦种植保险费率低3.69%,但保障水平反而提升50%,既能完全覆盖生产成本,又能保证收益。如果将优质小麦最低限价补贴转化为收入保险保费补贴,不仅有利于降低财政负担,保障农户收入的稳定,而且有助于促进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形成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人情消费是建立人际关系、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能够影响农牧民的认知程度,从而影响其经济决策。论文基于四省藏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方法探讨农业风险认知、农业保险认知、保险补贴认知这三个中介变量在农牧民人情消费影响农业保险需求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农牧民人情消费与农业保险需求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其中农业风险认知及保险补贴认知均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农业保险认知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农户风险应对能力、降低农户返贫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苹果主产区2255户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Ⅳ-Probit方法检验农户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与行为以及农业保险保障程度对其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参加农业保险以及提高农业保险保障程度均能...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保险能否引发农户生产行为转移,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采用实证方法和经济计量工具,对农业保险与农户生产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是:农业保险通过同一生产行为内部和不同生产行为之间的收入替代水平和农业保险补偿程度,从而影响农户生产行为。当前的农业保险收入补偿水平满足了大多数农户的收入风险分散预期,从而对农户的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行为产生固化作用。基于吉林省616户参保农户的面板数据,若以政策性补贴保险政策引导农户生产行为转变,可以考虑采取多种补贴模式:一是高保障、低补贴模式;二是低保障、低补贴等模式;三是高保障、高补贴模式。若保障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则宜采用高保障、适度补贴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尤其是新疆地区成为"涉恐涉暴"活动多发地,民众对暴力恐怖活动风险转移产生了迫切的需求,而我国"涉恐涉暴"保险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需通过对其不断地研究、模拟、创新来适应我国的国情并使其发挥应有的经济保障功能。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恐怖主义风险保险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发展"涉恐涉暴"风险保险的对策。尽快促进"涉恐涉暴"保险的发展,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恢复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家林  傅虹桥  宋泽 《金融研究》2022,508(10):58-76
促进消费对我国稳定经济增长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利用地级市层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时间差异,运用双重差分法估计了大病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病保险使家庭人均消费显著增长了约6%。使用了事件分析法、置换检验、改变回归样本和控制变量等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仍保持一致,且这一效果在期初住院率高、储蓄率高以及收入较高的家庭中更明显。进一步地,本文检验了大病保险对居民消费的三种可能影响渠道,发现降低家庭对未来医疗支出风险的预期是大病保险促进家庭非医疗消费进而影响家庭总消费的主要渠道,印证了我国居民对高额医疗支出的担忧是影响消费意愿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对于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促进居民消费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的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低保政策的瞄准效率、减贫效果及低保对家庭消费支出和福祉改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保的瞄准效果在农村不如城市,中部地区不如东部和西部;低保对缩小贫困差距、减轻贫困程度的影响大于对降低贫困发生率的影响,低保的减贫作用受到政策瞄准误差和保障水平的约束;整体上低保家庭并没有将收入优先用于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而是用于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投资,相比非低保家庭,东部和中部的城市低保家庭倾向于将收入用于教育的投资,农村低保和中西部城市低保家庭的医疗保健支出费用更高。因此,应提高低保政策的瞄准有效性和保障水平,加强低保政策与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政策的衔接,逐步实现城乡统筹,确保社会救助的公平性和长效性,充分发挥低保政策的兜底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8.
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改变农业生产者的预期收益,使其调整生产决策并最终对生态环境产生外部性。本文基于200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以2018年在六个省份开展的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试点开展对农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农业碳排放水平,主要通过经营规模扩张、种植结构调整和要素投入调整三条渠道实现,但对不同自然风险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异质性分析表明,试点开展显著降低高自然风险地区的农业碳排放水平,但对低自然风险地区的政策效果却截然相反。据此,本文为农业风险管理与农业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基于粮食安全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配置风险金融资产和购买保险作为家庭理财和规避风险的两种形式,对于提高家庭的财富水平和提升家庭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决策除了受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外,是否也会受到家庭保险需求的影响?为检验保险需求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建立包含保险需求和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理论模型,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使用CRITIC法构建保险需求指数,分析保险需求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险需求与居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概率和投资份额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这一作用在保险收益较少的家庭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家庭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缴费金额的增加均显著提高了风险金融资产的参与概率和比重,但商业保险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决策对社会医疗保险敏感性不高;保险需求的变化对农村居民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决策影响更大。结合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健康保险市场长期呈现高家庭保障需求与低市场投保率失衡发展的特点。本文基于逆向选择和正向选择理论,选取代表个体健康风险与风险态度的变量,利用2018与2020年CFPS数据,通过Logit模型以及Bi-probit等计量方法,对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健康风险越高越可能购买商业健康保险;风险偏好程度越高,购买健康保险的可能性越低,且拥有商业健康保险的群体多为高收入、高学历人群。面板数据回归结果表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同时存在逆向选择与正向选择,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证实了风险偏好程度差异对健康风险与参保间负向关系的干扰,说明正向选择的存在会缓解逆向选择效应。因此,要加强全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监测体系建设,增强民众保险意识,加强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制度衔接,厘清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