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农户传统销售观念的影响,多数农产品仍采用线下交易方式,而农村电商为农产品线上交易提供了新的机遇,尤其是新兴的直播带货模式,大力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户的增收。阐述了农产品直播带货的发展现状,基于农产品直播带货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怀远石榴直播带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助力怀远石榴直播带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因为销售渠道单一、信息对接不畅等原因,农产品销售面临巨大的困境。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直播带货进行农产品销售,为农村经济发展打开了全新的局面。阐述了直播带货营销模式的特点,对直播带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了分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直播带货"已成为打通各地农产品销路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决战脱贫攻坚的有力措施。不少领导干部积极参与直播助销,得到各方点赞。"干部直播带货"解决的是当前农产品销路问题,若能以此为切口,建立电商直播长效机制,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更会产生多重积极意义。作为北京的基层干部,笔者在疫情防控期间参与了3场不同的"直播带货"活动,深刻感到"屏对屏"  相似文献   

4.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地方各级领导干部为了帮助农户扩大农产品销路,推动精准扶贫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纷纷走进电商直播间,与众多电商平台的带货主播进行合作。尤其因疫情原因,许多农产品受到影响而滞销,各地政府对"直播带货"网络营销模式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使领导干部直播带货成为潮流。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一形式存在形式主义、质量问题、后劲不足、产生不良影响等诸多问题。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对精准扶贫背景下领导干部直播带货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探究,望能促进领导干部直播带货成为常态,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5.
在2020年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的背景下,我国的直播带货模式具有较大发展,也逐渐广泛渗透到各个行业、不同领域。在我国农村地区,兴起“政府+农产品+网红”的组合带货的破圈合作方式,政府入场搭台,各地纷纷启动“政府+网红”带货模式便应运而生。为推进该销售模式的常态化、机制化发展,需要有法制化的管理体系建制,因此,本文在剖析直播带货模式其中利弊的基础上,根据当今经济情势,对该销售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产品逐渐被引入到新媒体网络直播带货中,但在总体直播带货的商品中农产品所占比例较低.因此,本文主要以抖音平台上的农产品直播带货为主体,通过访谈和调研,得出黑龙江省农产品利用抖音直播带货平台进行营销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迅速崛起,众多农业生产商纷纷借助抖音、快手等直播带货平台进行发展。本文通过对抖音、快手等直播带货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进行研究可发现:借助直播带货,可打造互联网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从而增加农民家庭的营收。但也存在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产品网络直播营销意识淡薄、农产品网络营销物流配送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直播带货营销意识、强化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上半年,疫情给全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农业产业也因此遭遇了农产品消费市场萎缩、农产品和农资流通中断、客商和工人无法聚集等困难。但是疫情也让直播带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风口,西瓜、抖音、快手、淘宝、拼多多等新媒体和电商平台的各类直播带货成了疫情期间宅在家的百姓购物消费的重要选择,"小朱配琦""央视boys"等成了热搜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农产品直播火得一塌糊涂。尤其是全国各地的市县长纷纷发力农产品直播。销售额更是破百万、甚至千万...因受疫情影响,餐饮、旅游等传统消费几乎停摆,而直播带货等"宅经济"则风生水起,其中,4月1日中国第一代网红罗永浩首场直播带货,销售额超过1.1亿元,一度被视为直播电商的里程碑事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催生了大批新市场,农产品直播带货兴起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运用SPSS 21.0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消费者对于在线购买地理标志农产品意愿的作用机制,得出电商直播模式下消费者信任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购买意愿领域成立且有一定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直播带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政策对直播助农的倾斜下,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其中,把直播带货作为破解农产品产销矛盾,助力地方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新路子.本文分析地方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现状,以盱眙龙虾为例,分析其淘宝直播平台和龙虾节直播对其销售的影响,找出直播带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不得不承认直播带货很火,直播带货能为农产品带来巨大流量,甚至能解决滞销问题。县长带货,几分钟卖出几十万斤苹果;明星助阵湖北,几秒钟卖出几千万农产品;网红直播扶贫,几万斤猕猴桃十秒被抢光;……现在这样的标题在网上泛滥,无处不在验证着"直播带货"的无限魅力。但是,大家都在惊叹销量和销售速度的时候,很少去问:这批货赚了多少钱?前两天,某县长直播带货,一不小心把价格弄错,原价70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农产品直播带货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探究农产品的直播带货情况,文章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信阳毛尖为例,借助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中关于消费者直播购买信阳毛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内部因素、产品外部因素、直播情景、消费者动机均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基于影响因素提出加强品牌建设、注重营销宣传和加强运营监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檀金玉 《山西农经》2022,(23):161-163
随着以抖音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平台完成市场下沉,农产品直播迅速兴起。以走在农产品直播前沿的屏南县为例,通过资料梳理,分析了屏南县获得成功的主要动因和直播带货为农民和农村带来的影响,探讨了农村直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以期总结出可供其他地区参考和借鉴的屏南“短视频+直播”助农经验,为未来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数字经济的发展,延长了产业的销售链,刺激了多元营销方式的出现,在农业领域,电商直播农产品带货的出现,无疑是农业产品组织化营销、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数字经济全域式推进的全面展示。但是由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电商直播农产品带货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了数字经济在农村区域的推进。有鉴于此,本文主要就数字经济背景下电商直播农产品带货出现的必然性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新零售和新业态快速发展。2016年开始,"直播+电商"成为一种新兴的网购引流方式;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让电商直播在"宅经济"的助推下席卷全民。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农产品滞销难题,今年一季度100多位县长、市长走进直播间,为当地农产品"代言"。他们展歌喉、秀厨艺、讲网络流行语,和观众对党政干部的固有印象形成鲜明反差,不仅引来了流量,也带来了销量。乘着精准扶贫和直播带货的东风,农村电商直播迅速成为扶贫工作的新潮流、新亮点。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快速迭代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利用“技术+平台”形式赋能农业扶贫领域意义重大,各领域的直播带货新业态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及辐射效应,但不同的带货主体都有自己的优劣、机遇和风险。基于此,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目前的多元主体互联网直播带货模式效果进行现状整合及分析,主要从地方官员直播、网红主播直播、官媒主持直播、官媒+网红主播直播四个主体方面进行分析,为互联网新业态赋能“三农”振兴与发展提供理论现状支持。  相似文献   

18.
张晓艳 《农业经济》2023,(1):133-135
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和平台的发展,延长了农产品的销售链,刺激了农产品多元营销模式的创新,在农业领域,农产品“网红”直播带货方式的出现,无疑是电商助农作用和优势的全面凸显,也从根本上激起了农产品营销的浪花。但由于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助农工作开展时间不够久,农产品“网红”直播营销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了电商助农+“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在农村区域的高效应用。本文就电商助农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红”营销必然性、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涛 《现代食品》2022,(4):39-41,45
淮扬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有着"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的美誉.然而,在当今以直播带货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传播热潮下,淮扬菜的营销现状、企业规模及品牌建设发展相对滞后.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淮扬菜的品牌建设现状,并通过针对李佳琦直播带货策略的案例分析,研究了新媒体时代网红直播带货模式对...  相似文献   

20.
主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带货是近年来网络自媒体时代兴起的一种新型营销手段。本研究以信息解释反应(I-I-R)理论和声誉分享机制为基础,构建了直播背景下卖方声誉影响消费者参与意愿的理论框架,通过将卖方声誉细分为直播购物平台声誉和带货主播声誉,验证了影响消费者参与直播意愿的心理机制。结果表明:带货主播声誉通过声誉分享机制对直播购物平台声誉产生正向影响;带货主播声誉和直播购物平台声誉均对消费者参与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带货主播声誉和直播购物平台声誉均对消费者感知风险产生负向作用;感知风险对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作用,且感知风险在带货主播声誉和直播购物平台声誉与消费者参与意愿关系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个体创新性在感知风险和消费者参与意愿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当前直播购物营销模式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卖方还需要加强自身声誉能力建设,利用良好口碑降低消费者对交易的感知风险,激发消费者参与意愿,并最终影响消费者的持续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