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浮梁茶外形美观,紧细多锋,色泽乌润,汤色红亮,甜香醇爽,滋味醇厚,回味隽永。浮梁——瓷之源,茶之乡,瓷茶传承千年,成就了"江西浮梁,瓷韵茶乡"之美誉。浮梁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属黄山及怀玉山余脉向鄱阳湖过渡的丘陵地带,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1%,境内山间终年流泉飞瀑,茂林云雾缭绕间,一垄垄茶树云蒸雾养,超尘绝俗。浮梁产茶历史悠久,汉代即有僧人种植和采集茶叶。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其名著《琵琶行》中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描写,说明当时浮梁茶叶市场  相似文献   

2.
江西是产茶大省,好茶、名茶不少。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来自江西的"浮瑶仙芝"在"中国好茶"的评比中获得金奖,为江西茶业又赢得了荣誉。江西茶产业近些年的发展,除了对传统茶文化的保留和延伸外,更加注重茶叶的绿色品质和生态涵养。"喝得健康"成了江西茶人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茶叶种植已经有着深厚的历史经验,优质的茶叶是茶文化形成的主要素材.近年来,我国的茶叶种植以及相关栽培管理技术出现了一些问题,经营分散,栽培技术缺乏创新,茶叶的管理较为粗放等,导致我国整体的茶叶质量不高,本文以江西省德兴市为实例,从茶叶种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栽培管理技术方面进行论证,希望能够对相关方面能够有所帮助,生产出越来越多的符合人们需要的绿色产品.  相似文献   

4.
<正>峨眉山茶属绿茶类,其发现、种植、利用与品鉴在峨眉山发源较早,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种植、加工工艺,其显著特点是"扁平直滑、嫩绿油润、清香高长、鲜醇甘爽"。由于峨眉山卓尔不群的自然环境与得天独厚的茶叶资源及悠久的宗教文化,形成了品种繁多、品质优异的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特别是其佛茶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峨眉山茶始于楚昭,发于汉晋,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唐朝名儒李善在《昭明文选注》  相似文献   

5.
正茶叶是我国传统饮品,根据史料记载,神农尝百草时偶然发现了"查"(汉唐时期才正式使用"茶"的说法)这种饮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茶树种植、采集、炮制技术不断成熟,茶作为饮品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将茶作为饮品进行销售。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茶不仅仅是饮品,更多的是以茶为线索的文化体系传承与发展。根据史料记载,茶在汉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商周时期茶叶是重要的贡品,汉唐时期茶是文人雅士修养的象征,茶文化盛行时期更有斗茶、功夫茶、敬师茶等社  相似文献   

6.
江西历来就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区,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茶叶生产得以持续稳定发展,并逐步向优质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推进。(一)我省现有茶园面积72.9万亩,采摘茶园54.8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6.2万亩,良种普及率比较低,无性系良种仅占总面积的8.5%。1998年产茶35.1万担,名优茶4.1万担,主要是春茶名优茶。茶叶产值3.81亿元,占全省种植业产值的1.18%。全省90多个县(市、区)均产茶叶,其中婺源、浮梁、修水、遂川、金溪、丰城、上犹、崇义等山区县已形成了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7.
福建是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闽茶功业深厚,传给后人的恩德广远。福建地处中、南亚热带,丘陵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物多样,是种植生产茶叶最佳适宜区。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奠定了八闽全国茶叶大省的位势。2011年福建省茶叶总产量达29.6万吨,居全国第一位;茶园面积317万亩,居全国第五位;  相似文献   

8.
北京西客站南的马连道,是个茶叶集 销地,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叶经销商在这里 聚集,他们在这里打拼,在这里开拓他们 的市场,打造他们的梦想。在绿谷茶城里, 有一个来自江西省浮梁的复员军人耿永 松,他也正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用他 的话说就是:"浮梁是我的家乡,我是在 那里的茶基地里长大的,我有责任为推 广浮瑶仙芝茶而努力。"面对记者,耿永 松坦露了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当前茶叶种植与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理念背景下,茶叶绿色、生态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同时对茶叶产量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为了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加快茶叶生态种植及生态管理成为一项重要工作,能够在解决生态污染问题的同时,促进茶叶产量及质量的提升,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概述了茶叶生态种植与管理的内涵,分析了茶叶种植与管理现状,以及基于生态理念的茶叶种植技术,探讨了生态理念下的茶叶种植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与人生关系极为密切,与政治经济、教育卫生、科学技术和文艺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是世界的茶叶祖国,我国茶叶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各国的物质文明生活。现就我国茶文化的传播,简单谈一些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茶的传布,包括对茶的饮用和种植两方面的意义,它受到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以人类生活及其经济活动的影响最为显著。茶的传播也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茶被古代巴、蜀山区人民利用以后,首先是作为商品的药材,供应治病之用,以商业形式转运各地进行贸易。继而,茶发展为日常饮料,茶叶便成为贸易中重要的商品,先后向国内外传播。  相似文献   

11.
正镇江市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镇江市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成立于2016年3月,以原镇江市丹徒区茗缘茶业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主要从事茶叶的种植、加工及销售,致力于夏秋茶抹茶的研发推广,逐步转产"抹茶"新产品,推动本地区的茶叶加工产业升级。2019年公司全面启动了"水月雨"茶产业转型升级及茶文化旅游新体验项目,建设生产加工配套设施区域1600平方米:建设抹茶体验馆体一验区域、茶文化展示区域等7000平方米;园区道路及景观绿化等,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2.
正金寨县露雨春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前身为金寨县油坊店乡"露雨茶叶生产合作社"。公司位于安徽省金寨县油坊店乡面冲村,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研发、销售及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现有金寨县面冲"六安瓜片"、"皖西白茶"、"金寨野茶"等名优茶种植基地两千余亩。2015年9月,公司组织三十余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成立金寨县面冲六安瓜片联合社,实现了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三种不同经营主体有机结合和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10月,谢裕大(六安)茶叶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位于金寨县响洪甸村,是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茶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企业。公司基地设在金寨县麻埠镇响洪甸水库上游,总面积约4公顷,二面环水,山峦起伏,风景秀丽。秉承"做茶如做人"的经营原则,作为谢裕大的子公司,六安公司致力于谢裕大瓜片的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播,积极发展绿色健康的茶经济,努力实现谢裕大在瓜片领域的领军位列。公司始终坚持"世代相传、千锤百炼、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理念,运用传统瓜片古法工艺和现代先进技术,对茶叶各个环节进行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茶叶质量以及茶企自身等因素,近年来一直制约着中国茶叶出口的持续增长。这个难题如何破解?7月6日?8日,在第三届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举行期间,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同期举办"第二届茶叶出口国际座谈会"和"第一届茶叶出口国际采购洽谈会"两大活动,以促进中外茶企交流合作,加速中国茶叶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正在全球语境中,"茶"是一个很东方的词汇。在我国,可考证的茶饮制作历史在三千年以上。早在先秦时期,茶叶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东方文明中一个醒目的符号,几千年来,我国的茶文化都是世界各国竞相仿效的对象。然而,从当前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内的茶品牌大多局限于文化茶、礼品茶的定位,使得消费群体圈层小众、市场规模瓶颈凸显。与此同时,国外的一些茶品牌却突破了茶叶千篇一律的传统样貌,走出了姿态各异的品牌发展道路,使古老的茶叶焕发出全新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源于中国。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国是茶叶的产销第一大国,目前我国的茶叶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之首,面积占60%左右,产量占40%左右。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渗透于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翻看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画卷,每一幅都散发着清韵茶香。  相似文献   

17.
茶叶是浙江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而浙江平水日铸茶更是一项具有特色且发展前途可观的产业。分析了江浙地区茶叶栽培的发展前景,阐述了浙江平水日铸茶的种植技术,并提出了茶叶栽培管理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话说单丛     
黑褐的茶叶、白净的茶器、金黄的茶水、淡淡的兰香、缕缕的茶气、甘甜的回味,这就是品单从茶后的感触。喝茶的感触有千万种,千万种的感触划分了千万种的茶文化,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也锤炼了茶文化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2013年3月9日,四川雅安蒙顶山,一群乔装打扮成大熊猫模样的小朋友在世界最贵茶叶的种植基地体验采茶活动。小朋友通过这项活动增进对中国茶文化、采茶制茶过程的了解。这也是由熊猫粪便种植的"熊猫茶"2013年春茶的首次采集,开园春茶中的"极品"售价一斤最高达22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0.
《农民科技培训》2004,(12):41-41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大国,茶目前雄居世界三大传统饮料之首。为了提升我国茶产业的整体形象,同时也为了营造一种茶文化的氛围,在10月21日开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众多茶业组织联合发布了《中国茶业北京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