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全面的系统性工程,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铁力市乡村工作实际,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农业+旅游+金融"创新思考,推动金融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支撑作用。以金融支持地方特色产业为着力点,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将金融资源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加强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积极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金融力量。  相似文献   

2.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农村地区金融内外部环境使得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力度和效率面临诸多掣肘。本文基于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的实践探索,在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梳理总结政和县以"党建+增信"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提出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主体的发展优势,更加务实有效地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主力军。顺应"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撑尤为重要。论文以乡村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发展支持乡村振兴入手,阐述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掣肘和瓶颈,并提出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如何发挥金融的"助推器"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与支持,破解乡村振兴面临的资金困境值得探讨。文章结合广东梅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现状,从资金供给、资金需求、配套政策、信用环境等方面分析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好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服务功能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一、乡村振兴金融需求多元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地陆续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本是落实规划任务的主要资金来源。具体到金融资金需求,呈现多元化态势。(一)金融需求主体多元化乡村振兴中"五大振兴"均不同程度存在金融需求,涉及农业产业项目、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各类主体。如在产业振兴方面,构建现  相似文献   

6.
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应积极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优化支农服务机制,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实施金融科技赋能,打造农信"铁军"。本文通过总结福建农信社系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提出农信社系统支持乡村振兴的深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要求。广东省梅州作为农业大市,围绕乡村振兴发展创新了"再贷款+公司+农户"农业供应链融资新模式,缓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推农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本文基于金融排斥理论,探讨了梅州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做法、成效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供了条件。本文就乡村振兴战略施行后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目前普惠金融发展已经取得的成绩,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普惠金融未来纵深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创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期我国"三农"事业发展奠定了基调。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和重点、难点及存在问题,借鉴国际上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法规和政策保障体系、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打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金融服务"三农"方式方法等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兴旺"列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之首,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满足各类经营主体发展的金融需求。论文首先对金融支持与乡村产业振兴逻辑关系作深度分析,对案例地区实践作模式提炼和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归纳当前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基层金融机构如何围绕总体要求,明确支持功能与自身定位,加快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进一步推动金融资源倾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金融支持,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福建省将乐县为例,通过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情况的调查,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进展及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继续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之年。为研究总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金融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和发展历程,进一步研究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探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方法、新路径,并结合"十四五"规划时期"三农"工作,《北方金融》将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征文活动,并评出优秀作者,希望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3.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当前是"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谋划的重要时期,研究探索新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特征,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方向,以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十四五"时期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扶贫攻坚、农村数字金融创新等重要领域,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和《农村金融研究》杂志将举办"‘十四五’时期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专题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当前是"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谋划的重要时期,研究探索新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特征,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方向,以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十四五"时期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扶贫攻坚、农村数字金融创新等重要领域,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和《农村金融研究》杂志将举办"‘十四五’时期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专题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河南省沈丘县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全面加强实施"财政+银行+担保+保险"四位一体合作模式,创新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改变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农业的传统做法,用财政资金撬动更多金融资金助力乡村振兴。本文通过对沈丘县开展"政银担保"四位一体合作支农模式试点做法、成效及创新特点等进行了归纳梳理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必将深刻影响今后赣州金融的发展格局。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金融的协同推进。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措施,也会对金融提出了新需求,为金融深化和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加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不能仅简单地加大农村金融供给,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共同着力。通过对江西省787户农村居民进行专题调查,发现农户对普惠金融服务站、小额信用贷款等金融供给比较满意,对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环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提出了期待。据此,本文提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要以农户的"五个期待"为着力点,推动乡村早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算全国30个省份的乡村产业振兴综合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基本呈现"东高西低"态势;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第三,在数字普惠金融二级指标中,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乡村产业振兴有明显的促进效果,且数字化程度促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以农民专业合作为依托,大力发展合作金融,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当前以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合作金融模式和路径进行梳理,认为合作金融在推广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结在于割裂了信用与生产、供销之间的关联。瑞安和浙江"三位一体"信用合作的实践得出,"三位一体"新型农村信用合作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可行模式。当前应以信用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实施"三位一体"信用合作来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刘刚 《青海金融》2021,(1):44-48
通过分析青海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以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总要求"为框架,尝试构建了青海省乡村振兴指数,并采用熵权法对2007-2018年指数进行了测度.随后,运用测度结果验证青海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成效.研究显示:2007-2018年间,青海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逐年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显著地促进了青海省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