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是2004年外经贸工作中的重大事件,其核心内容是对超基数退税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担。出口退税新机制实施1年来,经过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总体运行平稳,“老账”基本还清,“新账”有章可循。在我们回味清欠退税成效,为“老账要还”目标的实现而长吁一口气的同时,我们又不能不为“新账不欠”目标的艰难推进而感慨。  相似文献   

2.
出口退税制度内在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退税政策再次发生了微调,超基数部分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从75:25调整为92.5:7.5,同时规范地方出口退税分担办法,改进出口退税退库方式,实行中央统一退库。  相似文献   

3.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它是在对出口退税机制进行重大改革的基础上推出的。新政策的五大改革措施是: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出口退税增量的新机制;新增加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首先用于出口退税;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推进外贸体制改革;欠企业的退税款由中央财政采取全额贴息解决。五大措施不仅解除了出口企业的后顾之忧,激发了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同时,也对政府尽快兑现退税承诺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以下对实行了2年的新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  相似文献   

4.
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同时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有利于促进外贸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缓解国家财政压力,调动中央和地方发展出口贸易、加强退税管理的积极性。但在我市运行1年以来,其给执行各方特别是给我市财政所带来的压力已逐步显现。出口退税的新机制必须尽快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了出口退税政策的性质和地位,进而阐述了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和政策经历的多次变革与调整,由此提出了当前我国出口退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一些关于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不堪出口退税的压力,一些地方政府想出了种种应对之策,态度是“宁可不要出口增长,也不能增加地方财政压力”。  相似文献   

7.
周彦  倪丽娟 《浙商》2005,(12):58-58
2004年6月1日.浙江省外经贸系统组织所有相关企业召开了预警会议,但是,出乎政府意料,只有83家企业与会。6月7日,35类反倾销正式立案;6月10日,政府及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召开了第一次应诉会议。从2004年6月开始一直到2005年9月16日最后终裁,政府一共组织召开了7场应诉会议,但是,其间与会企业的数量一般都在几十家。这样的数量是不能让人满意的。不过也有企业反映,他们没有参加应诉会议的原因是他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欧盟对35类纺织品反倾销审查立案”的信息,可见政府并没有全面通知和进行组织。  相似文献   

8.
商务服务     
《进出口经理人》2005,(9):15-15
◆8月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完善中央与地方出口退税负担机制的通知.通知规定:调整中央与地方出口退税分担比例。国务院批准核定的各地出口退税基数不变.超基数部分中央与地方按照92.5:7.5的比例共同负担:规范地方出口退税分担办法。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省以下出口退税分担办法,但不得将出口退税负担分解到乡镇和企业;.不得采取限制外购产品出口等干预外贸正常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稻葵 《新财富》2011,(2):36-37
不要指望以房产税抑制高房价它不能改变当前投资买房的期望。但这个税应该收.这是整体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关键是,这笔费用应该交给基层政府用于提高地方公共服务的质量.并且要求政府定期向业主通报税收使用情况。接受后者的监督.由此形成纳税人与征税人之间良性的互动,并以此让地方政府尽快远离出卖土地的收入模式。因此,房产税必须发力于业主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整体出口奇迹的背后是省级层面的区域出口增长.本文分别阐述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这两个制度因素促进我国各省出口增长的理论逻辑,并分别采用2002-2012年、1994-2012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这两个制度因素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以分税制为代表的财政分权作为经济激励因素,以晋升锦标赛为特征的地方政府竞争作为政治激励因素,两者都直接促进了我国省级出口增长.这一作用没有因为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而发生改变.由于两者的内在联动,财政分权还通过地方政府竞争间接促进了省级出口增长,这些结论在分别采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衡量财政分权变量时均稳健成立.  相似文献   

11.
谈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税权配置的进一步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波  于淑俐 《财贸研究》2006,17(3):58-63
本文从介绍政府间税权配置的基本原则及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税权配置的基本模式出发,认为目前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在税权配置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相对统一,有必要对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税权配置做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两个重要制度特征,本文研究了它们对我国出口增长的促进机制。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的留存税收比例越高,即财政分权程度越高,会导致地方企业选择出口;地方政府竞争激烈程度提高也有相同效应。这两者从转型经济特有的制度层面共同解释了我国出口整体高速扩张的制度背景。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结果也验证了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各省份出口的增长,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选择不同控制变量、采取差分GMM和混合回归估计等情况下保持稳健。  相似文献   

13.
杨方熙 《商》2014,(6):54-54
日本中央与地方财政关于事权与财权的划分问题一直备受瞩目。尤其是在我闺财政收入有了巨大提高之后,本文通过介绍日本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分析当前日本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财权划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进而对我国如何进行中央与地方进行事权与财权的划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分税管理体制在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现行分税制具有很大过渡性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过渡性的财力分配格局固有的问题逐渐显现,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5.
《商务周刊》2008,(Z2):43-44
1992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要逐步实行税利分流和分税制",同年中央选择天津等9个地区进行分税制试点。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分税制改革被正式写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读过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人都能意识到,这显然不仅仅是一个纯财政层面的改革。正如江泽民总书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关》2005,(1):17-17
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我国2004年出口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地方分担超基数出口退税部分的压力将会在2005年集中显现出来。由于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政府负担超基数部分出口退税的财政能力差异较大,尤其是一些中西部地区的财力相对不足.使得及时足额退税存在一定困难。同时,新的出口退税机制将带来出口增长越快、地方政府负担越重的问题,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不鼓励异地收购出口。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2002年至2011年全国三十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出让收入数据,使用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系统GMM分析方法,研究分税制背景下地方政府间横向竞争以及中央政府土地财政治理政策对不同区域集群的土地财政的影响政策评价,研究发现,从整体上将我国不同区域的土地财政发展状况分为四个阶段.对于多数土地财政发展阶段而言,地方政府横向竞争会进一步加大土地财政规模,而中央治理政策能够有效地起到控制土地财政继续发展的作用,而分税制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土地财政迅猛发展的现象.因此,提出改革政绩考核体制、贯彻土地财政治理政策、深化分税制改革、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是我国政府问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是调节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差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要载体。目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问题不在于其规模之大,  相似文献   

19.
2016年8月,《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是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的进一步落实。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重点是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而此次《意见》是针对央地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开展的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重点在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财政事权的规范配置是财政收支规范划分的重要基础。而正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忽视,才导致了我国央地政府事权与财力不相匹配、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相适应。此次《意见》提出研究起草政府间财政关系法,并提出构建财政事权划分动态调整机制,以解决新增财政事权在政府与市场以及央地政府之间的划分问题。但就如何具体构建财政事权划分动态调整机制,仍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本文从我国新增财政事权划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借鉴法治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从而思考如何构建我国的财政事权划分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财政转移支付是调节中央与地方、不同地方之间财政支出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财政部门的界定,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以实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而专项转移支付则具有各自特定的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