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志祥  王东东 《商业时代》2008,(6):61-62,6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一切都与我国资源环境法制的缺陷特别是农村环境法制供给不足有密切联系.所以,在分析我国现行环境法制的基础上,加强农村资源环境法制建设,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法律体系,充分发挥法律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的预防作用、救济作用、惩治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生态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举措。贵州是一个经济较为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欠发达地区,通过对其消费模式的研究,探寻其构建生态消费的有效实现模式,对实现贵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分析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发现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着基层政府管理水平低,行业法规缺乏,粗放型经营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缺少文化内涵和创新模式,旅游配套支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经营管理,依托资源创建品牌形象,新辟生态型发展路径,严格把好质量关的具体发展生态乡村旅游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优化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河南省针对地方环境污染严重、新农村中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等现状,提出了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的生态优化实施路径:走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单单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谓新农村,应体现在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上。因此,建设新农村要更加注重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6.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拥有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古村落的新农村建设中,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是必须面对的一个全新问题.我们在研究分析古村落保护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索了本溪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从特色农业型、生产经营型、区域建设型、生态旅游型和龙头牵动型五个方面进行了本溪市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8.
贵州是能源资源富集地区,是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有中国矿产资源宝库美称。本文对2000年—2015年贵州省工业三废与人均GDP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表明: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是先倒U型后正U型,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是倒N型;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是倒U型的左侧部分,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却是倒U型的右侧部分。最后,提出贵州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动机制及建议,旨在为贵州守住两条底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提供相应决策支持信息。  相似文献   

9.
一座座青山,一处处大果园,一幢幢小洋楼,点缀着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农村。那里的天很蓝,空气很清新,环境很优美,日益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10.
李靖 《商场现代化》2008,(1):322-322
我国有些地方根据当地的的实际,积极有效地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如:农业产业化主导型、现代工业主导型、旅游开发型、商贸市场带动型、农庄带动型、劳务经济带动型、对口帮扶型等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不少困难与问题涌现出来,亟须加以引导与解决。如何去解决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难题?文章重点总结了灵山县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模式,期待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携手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民日常生活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生态破坏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生态文明观念在农村牢固树立".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需要;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的必然要求.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从制度层面上向农村倾斜,加强对农村领导干部的环保培训,树立注重生态效益的发展现、政绩观,广泛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提升全社会对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最终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村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固.  相似文献   

13.
国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对比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韩国、欧盟、日本新农村建设模式,经过对比研究,分析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道德是经济发展的特殊生产力。贵州生态道德的建设对建设生态文明贵州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道德的建设需要从教育入手,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同时要注重发掘贵州农村传统的生态道德文化以重塑农村生态道德体系;通过政府引导、奖惩并用、社会参与,构筑贵州生态道德高地,建设生态文明新贵州。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是我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高素质人才的投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也是新农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通过经济发展、政策引导、教育辅助、舆论宣传、社会保障等渠道,积极引导城市中人才供给相对过剩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投身到人才紧缺的新农村建设中,既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良好途径,又是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制胜法宝。在大学生、新农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达到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得以实现,新农村的人才需求得以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得以繁荣,最终推动全社会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同时兼顾我国全面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担当着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双重任务。因此,贵州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两者有机结合,妥善解决好扶贫开发与林业地占用、环境污染治理以及人口基数大文化水平低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为特色的生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万菊 《消费导刊》2013,(3):25-26
我国农村土地权利的配置主要存在立法配置、行政配置与市场配置三种基本方式。但这三种配置都有自身的缺陷,如法律上对权利主体界定的模糊性,政府规划的不科学,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农村土地权利配置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的价值取向,从立法完善、政府调控、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兰个层面构建土地权利配置的生态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的发展也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生态环境。我国的生态环境中,有一部分是属于生态脆弱区,顾名思义,其生态环境易受到破坏。所以,实现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共赢便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从根本上来说,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但是在真正的现实生活中这两个方面却做不到相辅相成。笔者根据多年经验以及相关研究,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手段,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新农村建设是当前的重大课题。一些发达国家在利用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上,独具特色且收效显著,并有十分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其经济特征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需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20.
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在评述城步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新农村建设中城步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