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维 《金融研究》1958,(4):52-58
(一)中国的农村信用合作,开始试办于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村根据地。1953年在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后,以群众运动的规模在全国范内普遍发展起来。它从属于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总要求,从属于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社会义主改造。是过渡时期农村中两条道路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在农村借贷关系方面实行革命的转变。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了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单有国营经济而没有合作社经济。  相似文献   

2.
“剥夺剥夺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论证的基本结论。社会主义制度与以往自原始社会以来的一切社会制度的本质差别之一,在于社会主义是一种非剥削社会制度。但是,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剥削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在实践上,1949-1952年间,消灭了封建的、官僚资本主义的和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剥削制度和剥削方式。但是,在新民主主义制度框架下允许资本主义剥削方式有限度的存在。1953-1956年间,伴随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善,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基本被消灭,但依然存在“定息”这一名义上的资本主义剥削方式。1956年,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一直到1979年,虽然不再存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是,伴随着对刘少奇“天津讲话”有关“剥削有功”观点的批判,在思想理论战线保持着对剥削行为和剥削思想的高度警惕。1979年以来,剥削开始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尽管“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中存在无可否认的剥削事实,但是,人们似科难以真正从理论上承认其合理性,人们讳言资本主义经济而言私营经济,讳言外国资本主义而言“外资企业”。可见,长期以来,人们只是从合法性角度对剥削事实无可奈何地予以接受,而于情、于理,人们对剥削是拒斥的。然而,自从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以后,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地说明社会主义下的剥削现象,如何说明社会主义这一非剥削制度与剥削现象的关系,就成为理论上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合作工作,是党在过渡时期对农业实行社会改造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农村信用合作事业有了迅速蓬勃的发展。1952年,我国农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结束,各地开始试办的信用合作社已有2,271个。1953年,我国开始第—个五年建设计划,为了配合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积极领导稳步的进的发展方针下,信用合作工作就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到1953年底各地建立的信用合作社已达9,400多个,比1952年底增加了将近4倍。 1964年,我国信用合作社结束了重点试办阶段,转入普遍发展。这一年在农村  相似文献   

4.
我们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主席指示我们说: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指示我们,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党对农业必须采取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中共中央在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和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先後发出关於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关於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更是这个指道精神的具体化。现在各地党政在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指示与号召下,正在积极的开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这一伟大的艰巨的工作。已经接受过总路綫教育的广大的农村干部与劳动农民群众,更是欢欣鼓舞地响应首这一号召。这由各地的互助合作运动最近的开展上可以看出:去冬今春农业生产合作社已发展到九万五千多个,常年或短期的农业互助组也有很大的发展。与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的同时,农村信用合作社  相似文献   

6.
《金融博览》2005,(11):16-17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 “一五”成就: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  相似文献   

7.
党和毛主席教导我们,在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这种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的斗争,反映在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我们对于过渡时期的这种阶级斗争,千万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阶段,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发展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举行了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这次会议,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新阶段的里程碑。社会主义国家,在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仍然存在着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是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还是半途而废,向资本主义倒退?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在人们面前。毛泽东同志总结和吸取了我国革命和国际共产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全国范围内几乎消灭了私有企业,只有在穷乡僻壤还存活着9万多的个体户.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早在1876年《反杜林论》中,在揭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探索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基本原则时就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①,这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11.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环节。社会主义工业化,一方面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另方面是要把非社会主义的工业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工业,最后使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工业中唯一的经济形式。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需要动员和分配亿万资金到工业中去;需要合理地使用积累,厲行节约制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有稳定的市场。苏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信贷制度的作用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一、动员与分配货币资金,最大限度地动员现有的一切货币资金,并把它用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事业上去。从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二九年,银行的信贷资源增加1.25倍,信贷总额增加1.5倍。其中工业放款的比重由一九二五年的42.5%增加到一九二九年的56%。信贷的发放是以优惠的条件,并大规模地贷给了国营企业、合作社。同时,在发展农业生产,扶助贫困  相似文献   

12.
谈商业信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仍然存在着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贷款的形式提供的信用。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国家对商业信用是采取取消的政策,现在又要有限制地开放它。这是什么道理呢?  相似文献   

13.
有计划的组织与调剂货币流通,只有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之下才有可能。资本主义社会时,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占统治地位,根本谈不到什么有计划的组织与调剂货币流通,在那里,货币从无限不同的各点出发,并且回归到无限的不同各点。过渡时期新中国的情况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已在国民经济中确立了领导地位,社会主义经济法则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商品生产和价值法则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同时在国民经济中,还存在着  相似文献   

14.
曹静  王璐璐 《中国外资》2008,(10):161-161
过渡时期是允许资本主义发展的,本文通过分析过渡时期为什么允许资本主义的发展入手,来分析我国如今私营经济的发展。通过对二者进行分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献言献策,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陕西省正像全國各地一样,展開了農業合作化和私营工商業、手工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随着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到來,農業上將展開巨大的增產运動。农業的改造和增產,有力的促進了社会主义工業化的速度。在工業生產和基本建设中,也提出了五年計劃四年完成的口号。这些情况大大有利於有計劃  相似文献   

16.
一、银行利率在南斯拉夫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南斯拉夫是一个实行工人自治管理的社会主义国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经营的基本目的,是要以最好的方式和最小的成本向企业和其他机构提供它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的资金,而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因此南斯拉夫银行利率的制订与运用,与资本主义制度下银行利率所起的作用有本质上的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金融市场要完成其融通资金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利率这一调节手段来进行的。目前的南斯拉夫,由于实行社会计划,金融市场也不发达,因而在影响资金供求方面,利率并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资产阶级自由化鼓吹者为使社会主义“和平演变”到资本主义,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机,大肆攻击社会主义公有制,宣扬“私有化论”。有些人也跟在他们的后面,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百般挑剔,大做文章,总想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身。发表在《新思维辑刊》1988年第五期的《社会主义需要私有制吗?》的一文,极力主张以“社会主义私有制”来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这为我国的股份制改造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股份制改造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三年开始实施的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是国家在过渡时期一项较长期的重大措施。它是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它在社会经济结构各方面已经而且日益发生深刻的影响,对于国家银行的信贷、结算和现金工作自然地也起着极大的影响。目前计划收购的规模已经很大,除粮食外还包括了油料和棉花,此外,菸、蔴等虽不是计划收购,但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一个有着亿万群众参加的伟大的社会主义经济事业,是与农村人民公社、供销合作社密切联系,相互促进,从而巩固农业集体化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组织。它是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事业在农村信贷领域中,打击资本主义势力,巩固农村社会主义信贷阵地的重要力量,是国家银行的有力助手。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是正确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所阐明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结果。信用合作社在社会主义阶段的重要作用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是依附于资本主义经济,为地主、资产阶级垄断农业信贷、高利盘剥农民的剥削活动效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