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6年,是共和国成长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一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为两年之后中国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提供了历史契机和重要条件。 30年弹指一挥间.可是,正是在这一挥间.中国的巨大变迁却让世界震惊。 当然,能够实实在在体验这种巨变的还是中国的老百姓,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亲历过不知多少个“第一次”第一次看上黑白电视、第一次别上BP机、第一次用上电脑、第一次开上属于自己的轿车…… 不过.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改革.带给人们的并非完全是喜剧,不同人群社会位层的起落沉浮.让一部分人成了富人.另一部分人则相对成了穷人。与此同时.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也随之拉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经济》:您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意义?郭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一大亮点。如果说七十年代末农村率先推开了我们中国改革大门的话,那么现在着手的新农村建设则是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第二次农村改革;如果说前者使“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乡镇干部在中国人眼里似乎成了招人嫌的对象,一些嘲笑的民谣也随之而来,什么“喝白酒、打白条……”什么“一天一只鸡,三天一头羊……”乡镇干部之所以成了众矢之的,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乡镇干部腐败或者工作作风粗野等原因,但乡镇干部直接与中国社会最基层的群众打交道也是一个直接原因。本期“公务员手记”记述的是两名乡镇干部的故事,也许通过他们的酸甜苦辣,我们更能读懂“乡镇干部”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吕途  王平 《走向世界》2008,(4):16-20
2008年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热“闹”荧屏,让人再一次提到“鲁剧”这一品牌,而《闯关东》里经常说的一句“俺是章丘朱家峪的”,蓦然间让朱家峪这座“江北第一古村”闪亮在人们的视野。一时间,从旅游线路、景点建设、山东菜系、旅游工艺器等四个方面入手,朱家峪要被打造成“山东乔家大院”、“中国北方的周庄”。  相似文献   

5.
从1993年开始.作为中国第一批做艺术博览会(下称“艺博会”)的策展人,董梦阳见证了中国艺博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和努力之后,他终于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消费”艺术,让艺术品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锁在保险柜里的“保值金条”。  相似文献   

6.
王璐璐  汪先平 《魅力中国》2014,(10):41-41,50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代表了几代中华儿女振兴中华的夙愿。无数仁人志士和爱国精英为了救亡图存、兴国富民,使中华民族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做了一次又一次英勇无畏的艰难探索。历史证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追逐”中国梦”的脚步从未停歇。  相似文献   

7.
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白皮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丕才 《西部人》2003,(3):48-51
无论怎么说,上个世纪50年代那次5万女兵远嫁天山,也是中国当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她们当年的婚姻,直至今天还在不断地被人们演绎着、评说着。有人说:那是“共产党继长征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共产共妻”。还有人“站在人权主义者的立场上”说:“3000湘女进疆、8000山东姑娘出塞……是世界妇女史上的一次史无前例的人权践踏。”更有甚者,说:“几万如花似玉的女人,被一身廉价的绿军装骗进了新疆,分给了王胡子(指王震将军)的大兵们。从此,她们成了新疆人,一辈子守着天山南北的不毛之地……”历史果真是这样的吗?西北戍边之余,我闯进了这片天地。费3年之时,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走访了上百名当年进军新疆的阿姨们。当数百盘的录音磁带和上百万字的资料堆在案头之后,我才发现,历史一旦被人强奸,生出的后代不仅是畸形儿,而且后果可怕。作为良知未灭的中国人,有必要大声疾呼关注这一事件的人们和那些压根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历史唯物主义一说的“文人”:请站在国家、阶级、政权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上客观公正地,去说、去写、去关心、去评判五万女兵进军新疆的历史作用和她们的婚姻。让历史告诉我们的后人,再过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新疆之所以还是中国之新疆,那是因为20世纪50年代,有5万多名他们的老姑奶奶,  相似文献   

8.
1997年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关键的一年,主要是因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召开了本世纪内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不仅仅是一次例会,而且是在中共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去世以后的第一次大会,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和策略性问题,在大会上给出明确无疑的解答。所以,尽管有极为辉煌的事件(香港回归祖国),也有极让人担忧的现象在蔓延(国有企  相似文献   

9.
浮萍 《中国高新区》2009,(10):110-115
翻开60年的共和国历史长卷,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上,无不挥洒着科学技术的浓墨重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无以替代地支撑了我们共和国的和平崛起。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60年筚路蓝缕,上下求索。从“两弹一星”到“太空行走”,从第一条国产地铁到动车组飞驰……,60年,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精尖,在这条充满艰辛的科学探索道路上,敢为人先的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奇迹。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最终目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毛泽东主张走“让大多数人同等同步富裕”的道路;邓小平继承、发展并超越了毛泽东这一思想,提出了一条“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从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共同富裕道路.二者各有其一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历史的、思想认识的根源,而邓小平提出的道路是现时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 ,这并非天生使然 ,而是环境使然 ,机制使然 ,历史使然。有才华的人可能都会有缺点 ,但人们应该包容这些出类拔萃的人 ,中国过去常常是枪打出头鸟 ,中国人怕冒险 ,中国文化需要改变 ,要鼓励冒险和创造。中国文化塑了很多“恭、俭、让”式的企业家。“恭、俭、让”是个好东西 ,修身养性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大受欢迎。但这对企业家而言 ,不应是第一品性 ,其第一品性应该是他们的天份 ,但问题是中国文化缺少包容另类的气度 ,这使得选拔企业家时 ,往往将“恭、俭、让”这些品性放在评判的第一位 ,这使得中国企业家普遍…  相似文献   

12.
保护财富     
近来关于财富的话题多了起来,有人说财富在普通人眼里“总是与丑恶、血腥、龌龊沾得上边”,社会有一种“仇富”心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中国人多年生活在贫困中,谁不想富、盼富、千方百计致富?邓小平同志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目的是通过示范、影响和带动,达到共富。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就是要创造更多的财富,让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在致富的道路上,有多少老百姓在苦苦挣扎,有多少企业家在殚精竭虑地奋斗,有多少干部为群众致富在鸣锣开道、服务助威……应该说,仰富、求富、富而思进是社会的正常心理和主流。保护财富,我们中…  相似文献   

13.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最终走向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辩证思想和科学设计。文章试图结合中国建国后的两次社会发展重心转移,运用辩证法,分析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走向共同富裕的对立统一关系,并认真把握二者的度量关系,论述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对所有制结构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分配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主要是实行了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从时间顺序上看,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要克服平均主义;二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要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  相似文献   

15.
恒口,陕南山区中一个美丽的小镇,历史上素有“陕南第一镇”、“西北小江南”的美誉。2012年,恒口成为第三批国家发展改革试点城镇、省级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千载难逢的机遇犹如为恒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短短几年,美丽的小镇日新月异,让人产生恍如隔世之感……  相似文献   

16.
信息平台     
中国需要进行第三次“解放农民” 胡鞍钢撰文指出,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始终是农民问题。新中国历史上已有过两次“解放农民”,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一次“解放农民”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通过土地改革的方式,使  相似文献   

17.
言堂 《东北之窗》2013,(23):6-6
东北三省的2013年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晚些,但多地连日降雪量纷纷突破历史同期极值,让东北黑土地很快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千里雪原。刺骨的寒冷中,高速公路封闭、市内车辆阻滞、中小学停课……的确,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就如社会责任的检阅场,既是一次对城市管理的考验,也是一次对于全社会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上海成功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喜讯传来,万众欢腾。陈良宇市长承诺:上海将把2010年世博会办成“最精彩、最难忘、最成功的一届世博会”。世界需要注入新的活力,需要创造新的惊喜。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选择了一个发展中国家作举办国,就是希望和相信中国上海能够承载让世界激动、让世界发展的重任。因此,中国申博成功,是中国的幸运,上海的荣耀,也是世界的精彩。  相似文献   

19.
曲松 《辽宁经济》2002,(7):54-5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方针的贯彻落实,使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社会整体的发展变化中,社会分配制度的改革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回顾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历史,社会分配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 一、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明确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分配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全国就业量大幅度增加,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国有经济占据了国民经济的绝对的比重。  相似文献   

20.
“引领风气之先”的气魄一直沉淀在合肥人的骨子里。1993年,合肥掀起“万燕”的红盖头,世界第一台家用VCD诞生了。历史上,合肥拥有不少第一:生产出中国第一台空调,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建成中国第一个同步辐射实验室……他们在各自的产业领域均引发出革命性的效应,然而合肥却没能借此东风扶摇直上,赚个钵满盆溢,那些本应成为合肥高新技术的龙头企业先后转投他乡,在外省发扬光大。一场轰轰烈烈的科技造富运动,让合肥感受到切肤之痛:作为造富运动的发起人,合肥多次扮演了“替他人做嫁衣”的角色,没能为自身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合肥是全国屈指可数的科技城市,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是合肥人现在最关注的话题。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机遇之门再一次向合肥透出一条缝隙——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地和能源稀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内移至华东经济板块的腹地,产业梯度转移规律与安徽省“东向战略”的经济发展思路不谋而合。2004年11月12日,科技部正式下文:同意合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合肥科学城”隆重地从幕后走到了台前。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肥,正在开垦一块自主创新的试验田。为使机遇不至于再次掠合肥而过,作为第一个科技创新试点城市的领头羊——合肥高新区,在这场对接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战役中,当仁不让地站到了风口浪尖,创新成了这里的最强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