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合理的定位可以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目前,我国政府职能还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因此,政府转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1.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必须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树立“人民  相似文献   

2.
陆立军 《浙江经济》2005,(24):36-37
“自主创新”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最主要的亮点之一,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4.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不排斥政府行为,还需要完善的政府行为支持。但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同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有很大不同。目前经济生活中突出的政府宏观调控问题与职能转变问题,已触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行为的性质、范围及其调整,对此作一番探究,有助于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一、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行为的性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与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为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首先,企业追求市场目标,而政府追求社会目标。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有利于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而,企业追求市场目标本身就是最经济、最合理的行为。 另一方面,政府追求社会目标也是必要的。因为单纯的市场目标有消极方面,它以各种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作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不能自动地反映社会需求的长期变动趋势,不能自动地实现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有效结合,容易产生某种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政府作为社会的代表,必  相似文献   

6.
提升政府诚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型过程中,政府诚信显得更为重要。政府诚信是影响信用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和有关法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打造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7.
一、政府转型的紧迫性 (一)政府转型是我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背景下,经历了一个非常规状态下的缓慢发展,当时的政府行为脱离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政府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建设的主体,经济发展采取了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相似文献   

8.
浅谈政府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全能型政府已显现出种种弊端,不能满足市场对政府的需求。只有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服务型”政府,才能建立起一个高效、务实、负责的政府。  相似文献   

9.
2005年广州市集体经济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围绕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开展了学术研讨、调查研究以及服务基层等活动,取得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而建设服务型政府是21世纪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因此要重新定位服务型政府角色,确立以人为本、维护公平正义的指导思想,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是进一步推动和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建设一个定位准确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结合我国政府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转变观念,正确定位,深化改革,强化服务职能,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模式与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文明、和谐社会是评价经济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正确实施经济转型路径,同时实现经济转型与和谐社会发展的平衡,对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实现深化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裴志军 《改革与战略》2007,23(12):148-150
社会性规制是政府为了保护广大的消费者、雇工及公众的健康和安全而对产品和服务、广告、工作场所以及环境质量进行的规制.为了保证市场的繁荣和有序、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和谐,政府进行社会性规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政府规制的失灵,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规制、激励性与协商性规制、联合规制、标准替代等政策选择,有效地实现社会性规制的目的,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观意义上的伟大变革。在推进和谐社会发展中,要着力于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三个基本维度。这就需要从思维方式上变革“实体化社会观”,因其实质是传统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它将社会视为在人之上的抽象存在。应倡导形成和贯彻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即“关系性社会观”,把社会理解成多重关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反腐倡廉,健全领导干部队伍培养机制,加强党的科技建设,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平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解决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公平问题,特别是分配领域的公平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必须营造一个维护社会公平的制度环境,完善社会分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自然是一个文明社会,每个公民的文明素质,都是铸就和谐社会的基础。公民素质的提高主要靠教育,图书馆是文化教育机构,是提高全民素质的终身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将对人们掌握广博的知识、丰富精神世界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兵喜 《理论观察》2005,1(1):11-13
建立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和谐社会的建立,关键在于制度创新。真正的和谐社会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社会;是公民充分自治的社会;是法律至上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应当树立正确的农民增收观,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解决农地矛盾和纠纷;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制度和县乡行政改革,解决农村干群矛盾;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改进农村教育质量,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再造秀美山川工程监管力度,消除工作中存在的不实、不公等因素;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