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的利益集团根源于美国党政,在美国的贸易政策制定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本文从美国利益集团的厘定入手,在分析美国贸易政策制定体系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美国贸易政策与利益集团的关系,并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贸易政策是各种理念相互交锋、各种利益集团彼此博弈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贸易政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为了对日益加剧的中美贸易摩擦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本文从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出发,阐释了利益集团在美国贸易政策嬗变过程中的政治表现。20世纪80年代后,“利益集团”模型成了贸易政策分析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尤其是它的“政治献金”模型,更是给出了任何贸易保护的产生都是利益集团、政治家和选民之间均衡博弈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两重性——美国政府新世纪贸易政策目标与国内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国内政治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政治分裂和党派分化日趋严重,政治进程已经为少数特殊利益集团所左右。面对各种政治思潮和利益集团的掣肘,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目标同实际政策严重脱轨:一方面倡导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市场化和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却强化保护主义措施。这种两重性反映了全球化时代美国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  相似文献   

4.
经过相关调查分析可以得出,利益集团对国际贸易政策具有显著影响,一般能够通过政治捐献手段、政治途径、影响贸易谈判、影响本国政策几个方面来影响国际贸易政策。实际上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要人物就是企业利益集团,可以看出早在1929年美国修订《关税法案》时就已经受到企业利益集团的影响。随着科学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理论、观念的产生,对于利益集团对国际贸易政策政策影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变得更加完善,通过学者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政府与公众、个人、集体之间都存在着利益分歧,但是利益集团往往都会利用多种方式向政府决策者施加政治压力、以此来影响对外贸易政策,可以说贸易政策就是政府对利益集团妥协后的结果,这些受到利益集团通过政治手段影响后的贸易政策,往往都会对利益集团有利。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国际贸易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是国际贸易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针对影响贸易政策制定的原因,现有研究文献集中关注了众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因素,许多学者对国会在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制定中的地位,及其政府与利益集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例如,O’Hal-loran(1994)从政治过程的角度研究了总统与国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何因思(1994)从立法角度对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过程进行分析,介绍了美国贸易政策制定中,总统与国会的角色和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6.
理解美国贸易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 ,美国有着世界上最为精巧复杂的对外贸易政策决策机制 ,一项对外贸易政策往往是各种理念相互交锋、各种利益集团彼此博弈的结果.在美国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文献中 ,多元主义 (利益集团论 )、制度主义 (政治精英论 )、整体主义 (国际体系论 )三种方法并驾齐驱 ,成为理解美国贸易政策的三大主流范式.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一个盛行“宪法崇拜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世界上最为精巧复杂的贸易政策决策机制,宪法赋予总统、国会和政党彼此制衡的政治权力,总统、国会和政党在贸易理念上枘凿不容,在权力分配上彼此倾轧,在贸易利益上相互争夺,几乎所有的贸易政策问题都会卷入错综复杂的利益之争。美国的“贸易政策问题,实际上就是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这两种传统的贸易政策意识形态的冲突与争论,它反映了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之间的博弈过程。一、国会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从1789年到20世纪30年代“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出笼,美国国会主导贸易政策长达142年之久。…  相似文献   

8.
<正> 一、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1.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 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反映出“三权分立”的思想。美国宪法授权国会征收关税和管理对外贸易,外贸最高调节权属国会所有,所有的贸易法案、法令以及对外贸易条约的签订,都需经国会投票表决通过。政府在外贸政策上的权力完全由国会通过的法律授予。国会对于外贸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视,它通过立法决议草案等形式确定外贸政策的指导方针(如1934年的《互惠贸易法》、1947年的《贸易改革法》、1949年的《出  相似文献   

9.
由于一些国家经常采取各种手段,实施不公平竞争,导致了农产品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一方面,任何农业贸易政策都是政治市场均衡的结果。发达国家的政府为获得农业利益集团的政治支持,倾向于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另一方面,农业目标必须与其他行业目标保持平衡,同时,农业贸易政策目标也是多元化的,存在各目标彼此协调的问题。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农业政策的形成具有连续性和惯性。  相似文献   

10.
<正> 中美贸易关系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双方贸易额从几乎零状态发展到1994年的300多亿美元。研究中美贸易关系不难发现,美国对中国贸易政策选择所考虑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而且更重要的还有政治、国际关系、历史、文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对贸易摩擦的研究一般从国家层面进行分析,而实际上,贸易摩擦背后的推力大多是企业的利益和行为,更多表现为跨国企业之间竞争和争端在国家和政府层面的表现.本文从企业利益集团的角度探讨中美贸易政策的制定,剖析了两国政府贸易政策之间的博弈以及贸易摩擦形成的过程,揭示了贸易摩擦的产生与企业的利益集团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卡车跨境运输争端是美国与墨西哥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下发生的涉及卡车跨境运输的服务贸易争端。该争端前后历时16年之久,全面展现了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在对外贸易政策制定方面的影响力,更凸显了美国“实用主义”的国际法观及其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国内政治博弈特点。而该争端的解决为世界各国如何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处理与贸易相关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制定与实施 1.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 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反映出“三权分立”的思想,美国宪法授权国会征收关税和管理对外贸易,外贸最高调节权属国会所有,所有的贸易法案、法令以及对外贸易条约的签订,都需经国会投票表决通过。政府在外贸政策上的权力完全由国会通过的法律授予。国会对于外贸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视,它通过立法决议草案等形式确定外贸政策的指  相似文献   

14.
3月初,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代表布什政府向国会提交了《2006年贸易政策报告和2007年贸易政策日程》报告。报告从美国政府全面参与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推动区域和双边贸易安排等方面,全面总结和回顾了美国2006年贸易政策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007年美国贸易政策日程,  相似文献   

15.
<正> 无疑,美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已由全球主义退守到区域主义,这一退守不仅仅是贸易策略的转移,也是美国面对国际竞争力下降不得不做出的选择。1987年里根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宣称:“我们将乐意永远成为贸易伙伴,而不再做贸易傻瓜。”从里根政府开始,美国的贸易政策由身行力导贸易自由化、多边主义转向强调公平贸易、互惠主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贸易政策是指能直接影响美国进出口地理方向和进出口商品结构、跨国投资的政府措施。必须从经济和政治结合的角度去理解美国的贸易政策,美国贸易政策的本质是实现美国国内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工具或手段。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自由化都是美国利益的实现方式。认识美国贸易政策的本质为认识中美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2006年3月,W TO根据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对美国完成两年一度的贸易政策审议。笔者通读了两个主要报告———美国政府陈述的报告和W TO秘书处的报告,即Reportby the Secretariat和Reportby the U-NITED STATES,对美国贸易政策归纳为开放性、保护性、制度性建设和政治性四个特征,具体阐述如下:一、特征之一:自由贸易旗帜下的开放性1.开放性是美国贸易政策的基本特征。美国政府认为:“美国贸易政策的基本特征是在国内维持一个开放和竞争的市场,对外遵守W TO的义务和领导多边贸易体制。这些特征不会因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而改变。”“我…  相似文献   

18.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最终目标,是促使成员更好地遵守WTO多边贸易规则,该目标的具体表现,就是受审议成员根据审议结果自动调整其受其他成员批评的“问题”贸易政策。成员国是否调整其贸易政策取决于成本与利益的权衡。本文通过TPRM对美国审议实践的分析发现,由于美国贸易政策很强的自主性和对国家利益原则的坚持,TPRM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影响极其有限,但从长远来看, 美国坚持不调整其贸易保护政策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贸易政策取向是特朗普总统就职以来备受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基于对贸易与就业关系问题的传统认知,特朗普力主以就业保护为核心的贸易保护政策,将美国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归因于贸易,主张"购买美国货,雇佣美国人"是解决就业问题的路径,认为美国受到贸易伙伴国的不公平对待,主张对那些与美国有贸易顺差的国家实施贸易限制,美国贸易政策渐入保护主义新阶段。虽美国贸易决策机制存在对总统独立推行贸易政策主张的政治和经济性约束,但美国贸易政策的就业保护倾向短期内难以改变,贸易协定的谈判也将愈加艰难。  相似文献   

20.
在克林顿总统的贸易政策指引下制定的“国家出口战略”实施已近两个年头.商务部长布朗在他向国会提出的报告中,大肆宣扬这个出口战略所取得的成效.但是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对克林顿的贸易政策及其出口战略的内容与其实质加以评述,特别对他提出的“新兴大市场”作为美国扩大出口的重点对象提出质疑,认为这种战略难以实现其消除贸易逆差的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