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何仁军 《中国西部》2008,(4):100-100
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们再次就官员财产公示进行了荐言。大家都知道,社会各界要求官员财产公示呐喊已经多年,然而,效果似乎并不明显,不是代表自身利益的官员们保持沉默,就是用种种理由回避,说公开有难度等等。于是官员财产公示始终处于民众“期待”之中。  相似文献   

2.
明年1月1日起,新疆阿勒泰地区将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把官员“收入申报”扩大为“财产申报”,并承诺在阿勒泰廉政网和当地主流媒体上公示官员的“财产申报结果”。一项对阿勒泰和新疆其他一些地州市官员进行的随机调查显示:反对者七成,无所谓者两成,坚决支持者一成。  相似文献   

3.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周刊》2012,(15):10-11
01官员财产零投诉 多地官员财产公示遇零投诉,专家称应先调查再公示  相似文献   

4.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2,(15):10-11
01官员财产零投诉 多地官员财产公示遇零投诉,专家称应先调查再公示  相似文献   

5.
伍良会 《魅力中国》2014,(10):318-318
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本形成一套长期有效的反腐制度和惩防机制,目前已进入依靠制度反腐的重要时期,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推行,也是顺应制度反腐的需要。我国从1987年至今,在官员财产公示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官员财产公示入法,在我国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陈勇 《东北之窗》2010,(8):30-32
慈溪官员晒家底被解读为财产公示,令慈溪市纪委有些无奈。但不管怎样,廉情公示在媒体的高度关注下,使慈溪市纪委多了几分被“屈打成招”的意味,并和他们当初的设想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道》2009,(5):84-85
2009年初,一个因为遥远而很少被人提及的城市——阿勒泰却频频出现在全国的报纸和电视中,而和这三个字联系在一起的,是“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表公示”,这被称之为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设上的破冰之举,而由阿尔泰地区纪委、监察局和预防腐败办公室制定的总共8章23个条款的《规定》,也被人誉为中国建立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的“良好范本”。  相似文献   

8.
上月,长沙天心区规划局局长张力被人黑了一把。有人在网上发帖,称这位官员率先公布个人财产,乃长沙官员财产公示第一人。张局长随即现身辟谣,并向媒体公布自己的真实家庭财产,这下子真的成了长沙官员财产公示第一人。  相似文献   

9.
上月,长沙天心区规划局局长张力被人"黑"了一把.有人在网上发帖,称这位官员率先公布个人财产,乃"长沙官员财产公示第一人".张局长随即现身辟谣,并向媒体公布自己的真实家庭财产,这下子真的成了长沙官员财产公示第一人.  相似文献   

10.
浙江慈溪市开始推行干部廉政情况公示制度,该市大部分副局级和局级官员的家庭财产、亲属从业等情况,将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示。(2月5日央视《东方时空》)慈溪市推行的官员廉情公示制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新疆阿勒泰地区年初开始推行的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如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实名、人大代表述职与官员财产申报表面看来是并不相干的三件事.实则却有共同的特性。既然官员对财产申报有难言之隐,人大代表述职又面露难色,又何以强求互联网实名?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逐渐剥逝而去,既然要网民“露”,网友都能“露”。人大代表何以就有述职之苦,官员财产就不能“露”?  相似文献   

12.
《新财经》2009,(5):94-94
在日前结束的“两会”上,有某省级高官在被问到官员财产申报时,反问记者“为什么老百姓不公开财产”,此问引发众多民众积极响应。在此之后,俄罗斯颁布《反腐败法》,把公开财产的范围扩大到公职人员的配偶、子女。为敦促公职人员,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决定带头,为官员做出表率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月5日,《长沙晚报》发表《官员财产公开的示范需要掌声》一文立刻引起广泛反响。“新年第一天,新疆阿勒泰地区55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填报的个人财产申报表,如期在网上公示接受监督。官员财产公开的呼声早已有之,但真正实现却是在新疆阿勒泰地区,这令人感叹。当然,阿勒泰地区55名县(处)级领导财产公开不是很完善,也不是全方位公开,但毕竞走出了最为艰难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官员财产公示不能搞清算,应有条件赦免。腐败分子将收受的全部贿赂匿名清退了,并且在案发后,经查实退回的赃款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即可得到赦免。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官员财产申报,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考量:一方面,官员申报了没有.只要没有申报,就是违反规定;另一方面,官员有没有隐瞒财产,特别是隐瞒了来源不正当不合法的财产.如果有,就应当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基于官员财产公开“时间上不可能马上、空间上不可能全部”铺开的现实,笔者赞同一些反腐专家学者对陕西从“不申报不提拔”入手,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积极评价.这种做法具有现实的破冰意义和积极作用,不仅表明财产申报不再成为官员们尘封的档案,而且给有意升迁的官员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不申报不提拔”今后将成为常态.这种改革可复制、易推广,大大强化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刚性,将有效防止“边腐边升”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热点     
正一天之内中纪委公布10厅官被查8月13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信息称,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潘晓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这是中纪委当日公布的第10名被查处的厅局级官员。中纪委当日还发布信息称,贵州省黔东南州3名厅级干部被免职并立案审查;湖北省有3名厅局级官员被免职;山西省有3名厅局级官员被"双开"。此前,8月11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一天之内公布了9名厅级官员被查处的消息。这次一天公布10名厅级官员被查处的消息,再度刷新了纪录。根据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案件查处"栏的通报,今年上半年被查处的官员多达330余人,超过去年全年被查官员数。  相似文献   

17.
热点     
一天之内中纪委公布10厅官被查 8月13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信息称,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潘晓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这是中纪委当日公布的第10名被查处的厅局级官员。中纪委当日还发布信息称,贵州省黔东南州3名厅级干部被免职并立案审查;湖北省有3名厅局级官员被免职;山西省有3名厅局级官员被"双开"。此前,8月11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一天之内公布了9名厅级官员被查处的消息。这次一天公布10名厅级官员被查处的消息,再度刷新了纪录。根据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案件查处"栏的通报,今年上半年被查处的官员多达330余人,超过去年全年被查官员数。  相似文献   

18.
在公众对官员财产公开普遍、强烈期待的现实语境下,陕西省这一规定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但也存在局限性,一是申报对象范围较小,二是规定强调“申报”,并非“公开”. 实际上,我国早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但是由于申报只是在内部进行,并不向社会、群众公开,就连问题官员也无所畏惧.尤其是申报内容是真是假、全面不全面,也没人来核查,官员只要把相关表格填写完整上交,就算过关了. 毫无疑问,如果止步于官员财产申报,无法实现信息公开,那只是耽误了官员一点“填表时间”而已,起不到实质性作用,收不到实质性效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官员财产向社会公开,假的,群众能辨别出来,漏的、冒的,群众都能“补齐”.官员财产公开,让群众监督,符合民意,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国际惯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任重远 《发展》2013,(2):21-21,35
有“阳光法案”之称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被普遍视为反腐利器。目前,中国也在试点和研究相关立法,并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实施了一套类似的“干部财产申报制度”。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就开始对“阳光法案”有所关注。  相似文献   

20.
老区报道     
《中国老区建设》2012,(8):44-45
湖北:枣阳市用“放大镜”加大惠农补贴透明度 今年以来,枣阳市在每家每户将全组种粮户的补贴面积、补贴金额等相关数据进行公示,使一户可以观看全组的情况,接受群众监督。该措施使原来公示环节“平光镜”式的监督变为“放大镜”式的监督。图为农民正在仔细观看《一户见全组公示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