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四个原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重视政府的作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遵循四方面的基本思路.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强调得比较多,而农业方面则有所不足.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事关农业的长远发展,也是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四个原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重视政府的作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遵循四方面的基本思路.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强调得比较多,而农业方面则有所不足.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事关农业的长远发展,也是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占有量较少,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更是不足,所以为了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更好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则需要进一步对农村改革进行深化,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在当前农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中对农业结构优化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加快农业结构优化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我国三大产业结构中的基础产业,其发展形势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挑战,农业循环经济可充分运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发展的优惠升级,保证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针对这一点,本文重点分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发展中水资源起到的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灌区的水资源,但是随着农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破坏也越来越大,这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要加强对灌区水资源的管理.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谈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友展中必须经历的空间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过程,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就业、规模、资金和市场等方面做出贡献的同时,又存在争夺资源和环境污染等不利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咏宾 《商场现代化》2007,(36):216-217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双赢发展,即人类、自然和谐发展;当代人、后代人和谐发展。这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但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奇台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农业资源浪费,农业科技滞后,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奇台县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是奇台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奇台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低碳经济的发展观念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推广,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发展方式上的积极转变,使其能够符合时代的要求,当前阶段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及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基于低碳经济对其发展方式进行转变能够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农业经济的进步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其实质是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文从西藏农业的制约因素出发,探求保障西藏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出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协调好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的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并对农业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的农业发展处于资源消耗快速增长阶段,必须尽快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武汉城市圈内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流通业的发展方式转变关系到流通业实现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流通业的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包括在发展道路方面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在发展手段方面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向注重人力资本转变,在发展目标方面从规模扩张向效益提高转变,在发展策略方面从零和博弈向合作共赢转变,在资源利用方面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共同促进中国流通业规范和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气候上的变化如温室效应、雾霾等及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低碳生活”应运而生.在今年“两会”上,低碳农业也便成为了最受关注的热点.低碳农业是保证农民高产增收的重要途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国家“三农”发展政策的重要导向.然而,长期以来,资金匮乏一直是农业发展方面的瓶颈,低碳农业的各项任务无不与财政金融支持关系紧密.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中还存在不足,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等,本文也对此些不足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有很多问题伴随着发生,比如人口过剩,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这是当今社会最为突显的三大问题;人口越来越多就会导致更多的自然资源的匮乏,也会带来更多的环境污染;而人口过剩也会导致当今社会的就业面临更多的压力;反过来,资源的匮乏以及环境的污染也会导致人口的限制,所以必须要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此时必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缓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坏后代人的发展,它要求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所以必须要使得当今社会的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使得人口的质量与经济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必须要提高当今社会的人口质量与素质。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等多部委近日联合发布《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高度依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农业快速增长给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发展绿色农业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改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农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评估和发展农业科技等方面提出环境约束下发展绿色农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为目标的先进经济发展方式。在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对于处理好农业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为目标的先进经济发展方式。在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对于处理好农业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5,(8)
工业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一方面给国家、给人们带来了福音,但是,另一方面,也让社会资源面临着赤字的威胁,所以,各国提出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兼顾资源效益与经济效益,让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农业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理论,分析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从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健全适应发展循环经济的农业管理体系、健全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广泛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加大农业循环经济配套设施建设五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吕志祥  王东东 《商业时代》2008,(6):61-62,6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一切都与我国资源环境法制的缺陷特别是农村环境法制供给不足有密切联系.所以,在分析我国现行环境法制的基础上,加强农村资源环境法制建设,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法律体系,充分发挥法律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的预防作用、救济作用、惩治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