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潜亏”这一名称(也有人称之谓“隐性亏损”、“虚盈实亏”)近二年来在会计界广为流传。企业潜亏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已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严重危害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最近,财政部颁发了《会计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要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的会计模式。笔者就会计制度改革联想到企业潜亏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不少企业存在着一种危险倾向——隐性亏损,且有上升与蔓延趋势,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则后患无穷。 一、潜在“隐性亏损”的表现 所谓“隐性亏损”是指财务帐面上没有反映而客观实际已经存在的潜在亏损,它不仅反映在供产销的各个环节,而且涉及到资金回笼,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其表现主要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上海会计》 2000年第 6期发表了丁春贵先生的《谈企业经营亏损弥补的会计处理问题》一文,文中提出了现行亏损弥补会计处理的规定中五方面值得商榷的问题。对于其中的某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在此,与丁先生作进一步探讨。 1.第三个问题“亏损年度以前结余的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可否用于补亏”。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并不存在。因为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年度经营亏损的金额体现为从“本年利润”帐户的贷方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帐户的借方发生额。试想一下,如果“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帐户以前年度有结余的贷方余额,本年发生…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2001年底出台了《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目的是利用制度建设的手段,提高造假成本,阻塞造假漏洞。由于《规定》的执行时间为2001年12月21日,因此有效防止了上市公司的突击重组,对上市公司2001年报显现出了强有力的约束力。如笔者注意到,“国投原宜”和“鞍山一工”两家上市公司因为关联交易不能计入当期利润,前者因连续两年亏损而被特别处理,后者因连续三年亏损而被暂停上市。但笔者认为,尽管从实际执行结果上达到了《规定》的初衷,从企业的实际操作层面来分析,真正从会计处…  相似文献   

5.
1997年第4期《上海会计》发表了姚明安同志《现行财会制度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姚文》),读后对作者的几点质疑不敢完全苟同。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一、关于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问题盈余公积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按《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如果企业有被没收的财物损失、违反税法规定支付的滞纳金和罚款,以及以前年度的亏损,应先从税后利润中扣除,然后才能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所谓的以前年度的亏损,指的是超过所得税前利润抵补亏损期限,仍未补足的亏损。《姚文》认为:按照《工业企业财务…  相似文献   

6.
查增所得额税务处理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提及的查增所得额,是指经税务机关检查后核增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查增所得额是否允许用于弥补亏损? 在查增所得额是否允许用于弥补亏损这个问题上,税务检查人员就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允许用于弥补亏损,另一种是不允许用于弥补亏损.笔者认为: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理由,却又不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7.
胡永康 《上海会计》1992,(11):35-36
《上海会计》1991年第7期刊载徐文丽同志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的价值补偿问题探讨》(以下简称《通文》)一文,以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对将现行制度按资产的原始价值补偿调整为按重置价值补偿问题作了理论探讨,读后深受启发。但对文中有关销货成本中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调整问题,笔者持有不同看法,特提出商榷。 《通文》认为:“有必要将现行制度按资产的原始价值补偿调整为按重置价值补偿,以达到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大体一致,保证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笔者与《通文》的分歧不在调整的必要性,而在调整的程度上。笔者认为,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应该一致,如两者存有偏差会阻碍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对发表在《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85年第十期《关于商业贷款经济效益的考核》(以下简称《考核》)一文,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很值得与作者商榷.首先,在《考核》一文中,作者提出:“考核商业贷款的经济效益,广义上应从企业的效益、银行的效益和社会的效益三个方面去考核,侧重点是考核企业和银行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这种提法是不够恰当的.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经济的含义广泛,考核的难度大,  相似文献   

9.
政策     
《中国税务》2011,(1):7-7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0号) 公告就税务机关检查调增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问题进行明确。公告称,税务机关对企业以前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凡企业以前年度发生亏损、且该亏损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应允许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弥补该亏损后仍有余额的,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上海会计》1992年第10期发表的邓小洋同志的《介绍一种比较亏损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一文,笔者觉得该文提供的方法,不仅存在理论错误,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无法应用。 1.如把例1中企业A的年产值假设为1250万元,则企业A的百元产值(销售)亏损1.44元,B企业百元产值(销售)亏损1.5元,实际效益B比A差;如把例2的上年度年产值假设为1200万元,则上年度百元产值(销售)亏损1.58元,本年度百元产值(销售)亏损1.8元,实际效益本年度比上年度差。实际结论与资金利润  相似文献   

11.
国税函[2004]296号2004年2月24日重庆市国家税务局:你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虚报亏损税务处理问题的请示》(渝国税发[2003]145号)收悉。关于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称《征管法》)实施后,如何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下称企业)虚报亏损进行税务行政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会计法》着重强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问题。企业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及不守法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或失效。笔者认为,研究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已成为当前最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月读     
《细节决定利润》作者:【美】乔纳森·伯恩斯翻译:苏鸿雁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定价:45.00元推荐理由: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的伯恩斯博士,是专门帮助公司消灭隐性亏损、大幅提升利润率的专家。他20多年来为50多家大型企业提供利润解决方案——破解企业获利的迷思:从成本、供应链、客户服务到公司文化,从首席执  相似文献   

14.
《会计师》2010,(12):F0003-F0003
<正>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0号现就税务机关检查调增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问题公告如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的规定,税务机关对企业以前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凡企业以前年度发生亏损、且该亏损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应允许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弥补该亏损后仍有余额的,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检查调增的应纳  相似文献   

15.
去年《会计研究》第三期上刊登才茂同志《成本与经济决策》的文章,作者在该文中,对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问题,介绍了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即用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或用边际收益与固定成本的关系式,求解在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工业企业里,一种亏损产品的生产对其他盈利产品获利的影响,那是采用固定成本不变的分析比较方法,来确定亏损产品应该不应该生产的经济决策的。  相似文献   

16.
评析企业潜亏的因与果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张玉妹企业经营成果的好与差,人们习惯于从会计报表上反映的利润或亏损来评价,只重视帐面的明亏,而忽视潜在的隐亏。企业存在隐性亏损,危害性极大,这是一种只顾眼前利益,坐吃山空的败家行径。本文试对企业出现潜亏现象的因与...  相似文献   

17.
贵刊于1997年第9期发表了匡朝阳同志的《企业债券投资核算之我见》一文,对《匡文》所谈观点,笔者有不同的看法,特以己见与匡朝阳同志商榷。《匡文》认为短期债券投资“其主要目的并不在投资获利,因此短期投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债券投资,它类似于企业存款”。笔者认为不妥  相似文献   

18.
对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年初以来,尽管与《企业所得税法》配套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填补了很多政策执行和征管衔接上的空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部分政策规定和征管衔接缺位的情况。本文从执行层面就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与《企业所得税法》的优惠政策叠加享受、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以及境外所得弥补境内亏损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第六十三条规定,对于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应作为税后利润分配的一项内容。因此,有的企业在日常发生这类经济业务时,也视为收益的分配,而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利润分配贷: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笔者认为,这样的帐务处理值得商榷。因为:(1)“利润分配”帐户,按《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只有在年终企业结转本年实现税后利润或发生亏损时使用。企业日常发生被没收的财物损失等,不宜通过“利润分配”帐户核算。(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时,被…  相似文献   

20.
《理财》1995,(12)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亏损弥补办法豫国税发[1995]210号为加强企业所得税亏损弥补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一、亏损弥补范围凡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发生的年度亏损均可按税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