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趋向。’华亭是甘肃典型的以工业为主导的资源型县之一,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同步发展中较好地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互动发展表明:工业化是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推动力,城市化的互动发展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城市化顺利推进的基础和保障.要实现 “三化”协调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继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强涉农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加深中小城镇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融合,为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1978年开始的改革,使我国农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世界各国的农村发展,都有一些共性,如都由自然经济向商品、市场经济发展;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从单一的农业逐步发展为和加工、流通相结合的综合经营;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并在社会经济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特点和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应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要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仅靠农业内部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实行城乡互动发展战略,即通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土地的合理流动、提高农户与市场对接,以提高经济效益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工业城市的农业发展战略选择——关于江西省新余市农业发展的思考蔡晓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一大批新兴工业城市应运而生,迅速崛起。然而,由于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不少新兴工业城市的农业仍然沿袭旧的发展模式,影响了农业由...  相似文献   

6.
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互动发展研究--胶东地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胶东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的实践为依据,使用胶东地区7市的数据,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Panel Data定量分析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之间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之间具有互动发展的关系,但是,这一互动发展不会自动完成,需要政府采取措施适度掌握国际化的进程,并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推进,发展小城镇已经摆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地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步伐,使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出现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良性互动的可喜势头,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些地方新发展的小城镇,没有产业支撑,只有广场、公园、街道等城市外壳,并没有为进城的农民提供多少就业机会在  相似文献   

8.
“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深刻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9.
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内在冲突与化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功能农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发展意图差别造成了多功能农业的经营行为和管理行为的冲突,使经营者选择市场自为发展路径、管理者选择政府主导发展路径。这两种发展路径的缺陷和多功能农业的共同运行目标决定着只有建立"管理者与经营者良性互动"发展机制才能保证多功能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推进“以工促农、以工投农”是落实“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具体实践和重要抓手。通过工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带农、投农、办农,既可以把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首要任务落到实处,又可以为工业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工农互动,实现工农生产要素的相互渗透,把工业的理念传递给农民,在工农互动中培育新型农民。推进“以工促农、以工投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互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文章以河南省为例,在对其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互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新农村建设与第一产业的融合互动存在农用地非农化、农产品市场发展不完善、农业科技贡献率与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互动存在产业链条短、缺乏规模企业带动、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与第三产业的融合互动存在消费带动能力不足、经营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最后,分别从加强土地管理、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深化农产品市场改革、加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建设典型示范性农村工业基地,延伸工业链条,强化生产技术等方面以及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创新运营形式等方面为新农村建设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经济非农化实践及其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经济非农化与城乡一体化的一般经验 马克思主义认为:农业与工业或非农产业发展的趋势是综合—分离—再综合。最初,农业和工业不是分开的,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是以家庭为依托、以自然分工为基础,这时,还没有城市和乡村的对立。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特点和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应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要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仅靠农业内部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实行城乡互动发展战略,即通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土地的合理流动、提高农户与市场对接,以提高经济效益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城乡关系是我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维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长期偏向城市的政策,导致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流动,从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作为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纽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和农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认真梳理劳动力转移对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影响机理,有针对性地分析出当前我国城乡间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经济互动发展中尚遇到的障碍因素,并根据障碍分析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实施“村企互动”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借鉴国外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提出了通过“村企互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本文认为,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综合带动效应,启动实施“村企互动”战略,引导龙头企业与其所在村或基地所在村之间,建立有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形成利益共同体,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并以经济的联系和互动为出发点,进而促进科学文化知识、市场竞争意识、民主管理理念等方面的相互交融,可以实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西南岩溶地区自然状况,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障碍,提出坚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切实做好扶贫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干部的领导管理水平,科技人员和广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及加强以科技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8项农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进一步明确水务管理职能,理顺水资源管理关系,发挥体制改革优势,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提出围绕发展城市水利,建立城镇防洪体系;围绕发展环境水利,建立城乡河道水环境防治体系;围绕发展农业现代化,建立高效节水、高效农业保障体系,创新水利行业管理,努力推进水务机制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8.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从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9.
舒欢  李云燕 《水利经济》2017,35(5):12-15
通过梳理江苏沿海港口及其经济腹地互动作用机理研究成果,结合江苏沿海港口和淮河经济带发展现状,将江苏沿海港口和淮河经济带纳入同一系统,对其互动基础进行分析,并据此构建基于演化博弈的互动发展模型,进而提出从规范市场竞争环境、提高区域间资源共享意识、搭建信息化合作平台、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等角度采取相应措施,为江苏沿海港口和淮河经济带之间持续有效互动发展、实现共赢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春 《山西农经》2009,(5):16-20
分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综合开发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综合开发为载体.建立发展现代农业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