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解决好“内部人控制”问题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产生“内部人控制”的原因,并对如何治理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内部人控制是两权分离条件下的一种普遍现象,尤其在转轨经济条件下,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诸多消极,不利的影响。本文从分析我国现阶段内部人控制的特点入手,近而从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机制两个层面指出现存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总结,给出了控制内部人控制的几种措施,并着重指出灵活的综合运用上述措施,切实控制内部人控制。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下的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和产权上的“超弱控制”,使政府不能对经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激励,导致了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给国有企业带来严重的危害。通过在委托一代理关系下构建内部人控制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必须要从内外两方面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4.
自《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颁布实施至今,各个高校已基本上实现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由于后勤服务企业的大部分资产主要是通过对高校原有的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重组和改制而成,所以后勤服务企业的经营者对后勤服务企业只拥有经营权,而高校则拥有后勤服务企业的所有权。虽然各个高校在名义上都成立了管理这部分资产的董事会,代表学校行使对这部分资产的所有权,但后勤服务企业的经营者则以“法人代表”的身份掌握着这部分资产的最终控制权,全权经营这部分资产。而高校与内部人目标利益往往不一致,内部人会因“道德祸因”而产生败德行为,并最终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后勤服务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确保后勤服务企业中高校资产的保值增值,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会计委派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有人认为,对后勤服务企业监督的弱化是诱发“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根本原因。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应加强对后勤服务企业的监督,会计委派制是加强对后勤服务企业监督的主要方法。笔者认为,高校后勤服务企业的改革实质上是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的,而委托代理理论不是企业理论,它不能真正解决后勤服务企业改革过程中出...  相似文献   

5.
论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出现了较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和趋势。这种现象和趋势如得不到控制,则会阻碍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使整个改革陷入困境。木文对内部人控制现象及产生的原因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应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由于现实中信息不对称,内部人控制是现代大企业股权分散情况下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西方国家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造成的问题相对较小。由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有着自己的特点。本文分析了产生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主要原因,认为减轻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需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内部人控制是指公司内部人滥用其依法或事实上掌握的控制权,或操纵、攫取公司外部人依法享有的控制权以追求自身利益,损害公司外部人利益的行为和现象.现有的控制内部人控制机制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公司债权较之股权具有期限性、现实性、确定性、优先性特征,可对公司内部人形成强大的期限压力、现实压力、依赖压力,对公司内部人而言是一种硬性预算约束.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对于控制内部人控制有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特征时,许多学者都是以“内部人控制”理论作为基础,并据以提出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措施。本文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内部人控制”理论的不科学性,说明其并不适合用来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然后分析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希望对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内部人控制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应从建立完善监管体系、形成分权制衡体系并推进基金的市场化运作等方面对内部人控制行为进行清理和根治。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和所有者状况,造成了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普遍存在,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既影响证券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也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等方法,分析了山东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的现状、不良表现及成因,探讨了后股权分置时期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新特点,进而提出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有关政策建议,以规范上市公司治理,扼制内部人控制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利益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参考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关于制度的产生、成长、成熟、衰竭;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的三结合),循依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的“制度-政策范式-认知(意识形态)”路径,就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从市场治理下产权论与非市场治理下的制度论提出问题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出现了大面积亏损,而且大有扩大之势,究其原因,从制度上讲主要是产权结构失衡,具体地说,这几年企业产权制度的急剧变革,原有的产权制度已经被打破,国家作为所有者和直接经营者的局面已不复存在,而新出现的企业产权结构则严重侵蚀了国家的权益,过分向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倾斜,已经出现了内部人控制(insidercon-trol)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意味着国家作为所有者对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人的监督力下降到十分微弱的地步.企业经营管理人可以不承担所有者的责任,同时他们还可以不费力气去经营自己所管理的企业,而靠…  相似文献   

1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企改革的方向,但近年来随眷国企改革的深化,国企出现了较深层次的公司制度问题,关于国企的“不积极”研究是其中热点之一。文中将其分为四个局面来进行探讨:国企制度性的“不积极”;国有投资人(政府)对企业的“不积极”;社会投资人的“不积极”;经理人的不积极。以期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对我国国企改革的难点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实现形式复杂化。因此,国企改革要关注内部利益分化问题,强化不同利益集团的相互制约,防止“内部人”控制,同时,要正确划分公权和私权;注重保护财产权利;从现代化大生产的新视角,促进要素优化重组,取得技术进步;充分考虑博弈各方的合理利益,才能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9~201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内部人交易信息披露的及时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内部人交易能够得到及时披露;内部人交易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内部人职位的高低、交易的数量、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和法律环境显著正相关,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显著负相关。另外,内部人卖出本公司股票时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对其信息含量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内部人购入本公司股票时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对其信息含量并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后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切实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彻底消除国企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换汤不换药”、“内部人控制”等现象,必须加快公司化过程,加快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本就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遵循的原则及其完善的对策,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有中小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着国有企业管理层和职工共同购买原国有企业产权,将国有企业改成员工所有制企业的改制模式,本文将其称为内部人改制。针对内部人改制,理论上争论颇多,本文综述了支持内部人改制的理论假设和质疑内部人改制的理论假设,以期加深对当前内部人改制的认识,也可为下一步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8.
国有集团公司是企业规模变大的产物,集团公司是复杂、多层次的两权分离组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颇多,委托—代理关系,母子公司的关系都需要内部控制来加以约束,控制失效体现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当中,现有控制理论的局限性、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我国特殊的内控环境都是造成内控失效的原因。对此笔者提出了三点建议,国企改革建立有效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内控健全性和建立统一的集成信息系统等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20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在政府过度干预和企业“内部人控制”之间摆动,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人的关系改革滞后于资产关系改革。本文认为,国企改革最终要解决的是委托代理关系问题,也就是人的关系问题,其关键是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选择问题。在国企经营管理者选择上,一是要理清管理层次;二是要建立产权代理人和经营者的选择机制;三是要把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四是要有合理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中国开始实行国有资本红利上缴政策,终结了国企只纳税不向政府上缴利润的历史。但是由于政府与国有企业内部人信息的不对称,国企内部人必然会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即将利润进行转移。运用委托代理博弈模型,分别考察了红利上缴前后,政府与企业内部人的行为。通过对模型最优解的分析,论证了国企红利上缴的必要性,发现在上缴比例扩大及企业内部人违规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政府收入成倒“U”型变化,同时国企内部人的利润转移程度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在国企红利征缴比例倍增的情况下,依据不同国企的经营状况,对不同行业征收不同的最优比例;另外降低企业内部人的薪资待遇,也能防止利润转移程度的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