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用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需要建立一种诚实守信、诚信为本的社会信用环境。信用程度的高低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文明发展的状况。目前,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存在极其严重的信用危机。面对市场经济下的诚信流失,应当建立国家信用制度,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使国家的经济活动更加规范,更加有秩序,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信用经济,但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低劣的信用状况和脆弱的信用体制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信息信用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信息不对称,二是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其治理对策的重点是完善我国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3.
当前一些市场主体低劣的信用状况和脆弱的信用关系已造成社会性的信用危机,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构建信用社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刻不容缓。文章在分析了我国社会信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社会性信用危机的原因后,提出了构建信用社会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信用是马克思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强有力工具,与货币、生产过剩、价值论共同构建信用与危机的批判性理论体系。信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信用理论对于防范市场经济发展中蕴含和潜在的经济风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通过梳理马克思货币、信用在总生产过程中与经济危机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机理,结合VAR模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联动效应分析,有利于我国的信用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分析信用危机的原因入手,阐述了解决信用危机既要靠文化.又要靠制度,两种力量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规范和约束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在全社会范围内解决诚信危机,并从政府、行会、企业和公众四个方面提出了走出信用危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贷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场信用评级的危机,这场危机见证了信用评级误导对投资者及市场经济的伤害。针对次贷危机中的信用评级误导风险,结合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及信用评级中可能存在的评级误导现象,认为评级对象的复杂性、评级方法的不可靠、利益关联等是信用评级误导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今后,应改革信用评级中的收费模式,割断利益关联;加强信用评级的法制建设和监管框架建设;加快研发信用评级技术和模型等,以控制信用评级误导风险。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中政府信用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和基础。结合当前我国政府信用缺失现象,对政府信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商事信用缺失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突出的问题之一,而完备的民商法制度对商事信用缺失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当前,我国规制商事信用的民商事法律存在一定的制度缺位,导致商事信用缺失问题长期难以得到解决.需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善的民商事信用法律规制体系,从信用权、经营资格审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级制度、市场主体制度、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等方面予以立法完善,以解决我国市场经济的商事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枢纽,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不良信用,使整个经济将陷入危机的境地。面临新的形势,必须重整信用,再理市场。  相似文献   

10.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信用关系的形成和深化过程。信用的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信用制度,已成为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需要有制度来保障,企业信用体系是信用制度的核心。建立企业信用制度有赖于相关制度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后,我国的信用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的依和建设滞后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必须建立起适应WTO和网络经济所需要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急需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要努力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是银行、贷款机构、保险公司、讨债公司、政府职能部门等机构所记录信息的合体,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必将对经济金融的良性发展起到有力保障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法律与信用     
法律和信用是市场秩序运行机制的两个保障,从简单商品社会到发达市场经济社会,信用的法律化和法治社会信用机制作用的突出,使得追求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同时,现代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5.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立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该数据库采集、整理、保存个人信用信息,为金融机构提供个人信用状况查询服务,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提供有关信息服务。但是,个人“非恶意”造成的不良信用记录却客观地记录在个人信用报告里,并影响个人今后的信贷活动。如何避免不良记录,提高个人信用意识,完善征信系统,已成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信用是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是国家组织管理国民经济主要杠杆之一.其形式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银行信用和个人信用.在改革过程中,由于转轨机制不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尚未形成,社会信用遭到严重败坏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应采取四项基本措施,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切实把诚实守信当作推动经济发展、保持政治稳定的大事抓好抓实.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的演进过程中产生了普遍的“匿名交易”制度,而匿名交易的存在又与信用伦理发生了冲突。为了维护正常的信用秩序,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是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一个核心环节。基于我国经济体制正在转轨的现实,应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模式的优势,坚持企业征信体系与个人征信体系的协调发展,推进信用法制建设与提升信用伦理道德水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信贷业务是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资产业务收入来源和风险损失来源,随着经济形势、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以及信贷业务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银行的议价能力有所下降,银行的信贷经营面临着较大  相似文献   

19.
金融萧条的重现与信用迷失——从信用危境到信用迷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美国和日本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以金融部门为主导的经济萧条,被称之为金融萧条.当前的金融危机同样是以金融部门为主导的经济萧条,但与90年代经济萧条源于信用危境不同,当前的金融危机是信用迷失的结果.文章通过比较90年代的金融萧条与当前的金融危机,得出结论:信用货币体系中的内在缺陷是造成信用迷失的基础,要恢复实体经济秩序,才能保证货币或者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合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双方所采用的法律形式。合同的缔结、履行应贯彻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即诚实信用。诚实信用是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应奉行的道德规范,同时又是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