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余仪 《农村经济》2000,(5):28-29
一、依靠科技挖潜力 ,努力实现粮食总量平衡四川武胜县是个典型农业大县和粮食主产区。针对人均耕地仅 0 6 7亩 ,人增地减的严峻现实 ,我们坚持“争早避灾稳面积 ,依靠科技攻单产 ,全面开发上总量”的指导思想 ,努力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效益。1 以早争主动 ,创造条件稳粮。我们坚持早育苗 ,早移栽 ,早收获 ,每年 2月下旬开始育苗 ,做到水稻、玉米、红苕“三苗”同步 ,每年 4月上旬栽玉米 ,5月 2 0日前栽完水稻。为开发菜玉米 ,去年我县鸣钟乡于 1月 15日前利用 36床钢架大棚和小拱膜育糯玉米苗 ,3月初移栽 ,5月份全面上市。早育早栽 ,…  相似文献   

2.
红薯切块栽培是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通过反复栽培试验摸索出来的一套红薯高产栽培新技术,它一改过去那种用种薯育苗,再在土中定植薯苗的传统方法,省去了薯种育苗的过程,使薯苗具有扎根早、发苗快、结薯早、抗旱能力强等特点。经试验测产,平均每亩产鲜薯达5280千克,比传统栽薯秧  相似文献   

3.
佚名 《农家之友》2014,(12):58-58
<正>茶苗定植要做到"四不栽",即:地不平整不栽,土不细不栽,土不潮湿不栽,病苗弱苗不栽,晴天烈日不栽。定植方式在整平的梯面上开一条深10~15厘米的沟或根据株行距打坑,沟或坑要随上梯埂而弯,然后轻剥除营养袋,注意不要把营养土捏烂,以免损伤茶苗根系;根据种植规格放在开好的沟(坑)内,回拢挖出的细土,加以轻压营养土周围的部分土,使回拢的土与营养土密切结合,注意不要挤压营养土;深度以整个营养土覆盖严为宜;插穗切口朝同一方向,植株朝风向顺风倾斜15度左右,有利于薅锄及茶  相似文献   

4.
<正>大新县是全国龙眼生产的八大基地之一,种植出来的龙眼果大,汁多,味甜,风味极佳,现简要介绍大新龙眼树幼龄树早结果、连年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栽培技术:1.合理密植、种植大苗。(1)选择适合矮化密植的优良品种如选种石硖,储良等树体矮化,枝条开张,极易成花挂果的品种。(2)确定合理栽种密度一般大面积采用每亩25株的种植密度。将树冠的高度控制在2.5米以下。亦可选用每亩栽40~60株的密度,并用宽行密株的三角型栽种方式。以利通风透光,充分利用光能。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食品饮用菊花的栽植及田间管理(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常用的栽种方式1.压条栽种利用压条繁殖方式进行栽培,是近年来推广的一项高产技术。不仅可节省菊苗。又有利于挖掘土地潜力和充分利用光能,促进早活苗、早成株、早分枝。压条栽培因其立地条件不同,可分为单栽与套种两种,两者在压条的时期、次数、选苗的长短上。略有差别。  相似文献   

6.
新栽果树管理十措施江涛,德勇一棵果树从培育砧木、嫁接到出圃需要2-3年,栽树2-4年就可结果,一株10年生树可收果100余斤,所以要加强新栽树的管理,提高成活率,培育健壮幼苗,为早结果、早丰产打下基础。具体措施如下:一、修好树盘:新栽小树必须留出树引...  相似文献   

7.
水稻旱育抛秧更兼有育秧方法简单易懂、育后管理方便、秧苗素质好、抗性强、抛栽后立苗发根迅速、分蘖早、产量高等优点,对水稻高产更加有利。经多年试验示范,旱育抛秧水稻平均亩产可达65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旱育抛秧更兼有育秧方法简单易懂、育后管理方便、秧苗素质好、抗性强、抛栽后立苗发根迅速、分蘖早、产量高等优点,对水稻高产更加有利。经多年试验示范,旱育抛秧水稻平均亩产可达65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9.
《农民科技培训》2006,(6):14-15
6.“人参果”定植技术 定植时的适宜温度指标是最低不低于5℃,距温室前部40厘米处10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起苗前2天浇小水,以便起苗不散开。起苗时尽量保全根系。起苗后要进行选苗,选茎粗、节短、无病虫害的健壮苗定植。苗不匀时要大小分开栽。以便分别管理。栽培时,畦面按40-50厘米行距栽植2行.株距为35—45厘米。每亩约2500—3000株。  相似文献   

10.
对新育成的或是新引进的稀有良种,在极度缺乏接穗的情况下,如何加快繁殖种条,迅速投入果苗生产,是果树生产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介绍两种新方法:塑料棚内繁殖种条。繁条的砧木苗,最好是利用苗圃中的粗壮的实生苗,秋季或第二年春季嫁接上稀有品种,就地扣棚。也可以在2月初扣棚,然后移栽砧木苗后再嫁接。一般棚宽2~3米。砧木苗采取密植的办法20厘米×(10~12)厘米,1平方米可栽40~50株。棚内温度发芽期白  相似文献   

11.
李鸣 《农家之友》2005,(7):21-21
水稻旱育稀植是采用旱育秧的方法培育秧苗,扩行减苗栽植,配套高产栽培的一项耕作技术,在我国北方和南方稻区均可推广应用。它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节本、增产、增收等优点。水稻可提早成熟3-5天,一般比较湿润育秧苗节省水50%,节省种子30%,节省秧田80%。旱育秧苗矮壮,根系发达,抗性强,栽后生产快,分蘖早,成穗多,产量高,每亩增产50公斤-80公斤,增产10%-18%。  相似文献   

12.
一、适时栽植 栽植林木及果树应在落叶后萌芽前进行。此期苗木处于休眠期,体内贮藏养分较多,蒸腾量较小,根系易恢复生长,故栽后成活率高。黄河以北,冬季严寒,冻土层深,秋植易发生“抽条”或枯死,以春季栽植比较适宜。 二、春季早栽 林木及果树在休眠状态下栽植,随土壤返浆和气温回升,有利于苗木萌动,同时根系的再生能力强,伤口愈合快,缓苗时间短。所以,早春是栽树的最佳时期,时间以土壤地冻后立即进行为宜。  相似文献   

13.
美国黑提葡萄是当今世界高档名牌水果 ,也是我国目前极具开发前景的水果品种之一。其栽培技术是 :一、建园定植以背风向阳坡地为好 ,土质要求保肥保水力强的沙壤土或壤土。定植前 ,开挖深100厘米 ,宽80厘米的定植沟。沟底667平方米(1亩)施土杂肥4000 -5000公斤。苗木选上年压条苗或扦插苗 ,要求须根多 ,枝蔓健壮 ,芽体饱满。定植前 ,将苗木用清水浸泡1 -2天 ,让苗木吸足水分。然后根据苗木大小 ,挖穴定植。株行距采用1米×2米 ,667平方米(1亩)栽333株较好 ;栽后浇水 ,让苗木沉实。二、肥水管理葡萄定植当年…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油菜移栽质量,除栽前深耕碎土,开好“三沟”,排渍爽土(稻茬田),施好安蔸肥等之外,应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措施: 一、取苗勿伤根。取苗时应带护根土。护根土既能使根系不受或少受损伤,又能带肥土移入大田。使油菜栽后缓苗时间缩短,返青快,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5.
实践证明,旱地秧苗根系发达,白根数量多;植株矮健,素质好;可早播早栽更好地利用早春的温光资源,抗寒能力强,栽后早发性好,低结位分蘖较多,为增产增收打下了基础。水稻旱地育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罗氏沼虾最适生长水温23℃—30℃。在海南、广东等地,一年养两茬甚至三茬都有可能。而长江流域适应罗氏沼虾的生长期大致上只有120天左右,在这么短的生长期内要养好二茬虾,得要采取一定措施才能达到。 一、锅炉加温培育早繁苗 养殖户要选择锅炉加温培育的早繁苗,苗的规格要求在2cm以上,在5月10日前后,当水温稳定在18℃—20℃时适时放苗,有条件的养殖户最好自己用锅炉加温自己培育早繁苗,亩放早繁大苗2.5万尾。  相似文献   

17.
药牡丹为毛莨科植物 ,喜凉 ,畏热 ,喜干 ,忌湿 ,适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壤肥沃的地区栽培。药牡丹以根皮入药 ,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一般采用分株法繁殖。寒露前后 ,将根系全部刨起 ,选粗壮的大根留作药用 ,余下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中小根作繁殖用根。每墩原株能分3 -5株 ,每株至少带2 -3个嫩芽。分蘖之后要及时栽植 ,如不能马上定植 ,可选荫蔽处假植 ,并盖上草苫。定植时按80厘米的株距开穴 ,每亩大约栽700棵。栽培深度应比分株前的原墩略深一些。填土踏实 ,浇水 ,待水下渗后 ,把坑填平。分株苗到翌年早春即可萌芽 ,…  相似文献   

18.
提高抛栽质量,是直接关系到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是保证足穗大穗和创高产的关键。抛栽的三大目标是:第一,抛走穴数,达到个人所设计的密度,我地区适宜密度为1.6-2.2万穴/亩;第二,穴距之间要抛得匀,不重叠,不出现大空间;第三,抛后立苗活棵快,隔天能发根,5天立好苗。要实现上述三大目标,须切实抓好以下八大关键措施,即一提高,二施肥,三衔接.四早抛,五合理,六推薄,七坚持,八协调。一、提高整地质量。水稻抛栽秧苗对整地质量要求较高。整地要达到深、平、软、净(20厘米以上,平如镜子面,泥浆软、田间卫生好),…  相似文献   

19.
一、栽培 1.栽植密度。①土层较好的平地,按株、行距3m×4m,每667m^2栽56棵。②山坡地或土质较贫瘠的平地,按株、行距3m×3m,每667m^2栽75棵。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品种及移栽 选择早光、长虹二号、明磊或明晶等高产、抗病、优质品种。忌选重茬地(采用脱霉苗和进行土壤消毒者除外),定植前整地施肥,采用小高垄栽培,垄距90~100厘米,垄面宽50厘米,每垄栽双行,行距18厘米,株距12~15厘米,亩栽8000-10000株。选用5片叶以上的壮苗,尽量选阴雨天或晴天下午4点以后带土坨移栽,做到“上不埋心,下不漏根”:新茎的弓背一律向外.栽后浇透定根水,以后保持土壤湿润。定植深度以苗心基部与土表平齐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