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经济运行内部的动力、约束机制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劳动者的经济行为,是影响经济增长、经济效益提高的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劳动者从事经济活动首先受动力的驱使,这是一  相似文献   

2.
2007年经济增长的几个重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07年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水平、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适度增长水平、稳定投资的重点、稳定房价的重点、国际收支不平衡条件下宏观调控的重点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我国适度经济增长率为10%;从稳定增长看,宏观调控的重点是稳定投资,特别是政府参与的投资增长;房地产市场面临需求过大的压力,调控重点是稳定需求;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短期难以解决,在此背景下,稳定证券市场也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根本因素,有效的制度安排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产权制度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经济制度,建立具有排他性、收入独享性、可自由转让性的有效的产权制度是保障经济增长的基础.制度变迁是一种制度创新过程,有效的组织在制度创新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种能提供对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性活动的激励约束机制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4.
宋承先 《特区经济》1994,(10):7-11,13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如何?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的目标和重点何在?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界关注的热点。宋承先教授撰写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一文,以西方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为基础,对以上热点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本刊分两期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一、2005年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2005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既是"十五"的最后一年,又是制定"十一五"计划的重要一年.宏观调控处在关键时刻,国际经济步入持续复苏阶段,我国基本结束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内蒙古工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基础、支撑条件、增长动力和增长方式都将发生新的变化,既有较多的发展机会,又有较大的发展压力和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4,(2):A001-A004
1月份,我国经济强劲增长,大多数宏观经济指标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走势,但未来趋势却因不确定因素较多而难以把握。不确定因素首先来自于市场内在力量和宏观调控力量的对抗,以贷款收缩为基本特征的调控政策带有明显的紧缩性质,而市场内在的增长动力却很  相似文献   

7.
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表现是经济增长格局呈需求约束,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成为加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后者则是主要动力。适度扩大投资的关键不是简单地放开对投资规模的控制和全面松动银根,而在构建新型投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8.
发展消费信贷有助于提高消费倾向,扩大内需,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动力,有利于改善银行和企业的经营效益,也有利于完善宏观调控机制。我国消费信贷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体制以及消费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9.
数字榜     
《西部大开发》2005,(6):15-15
据甘肃省发改委对甘肃省经济运行趋势预测,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将达到680亿元,增长9.5%左右。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约束的双重影响,今后一段时期,甘肃省投资增长和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会有所减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运行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年初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改善,资产泡沫化风险明显降低,经济运行整体上呈现出“高增长、低物价”格局。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这样一个转型经济的国家,体制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靠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职能不完善、财税体制不合理等是阻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性因素。因此,要从体制创新入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采取一系制度性措施,形成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基础。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和高消耗。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资源的…  相似文献   

12.
今年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趋势1994年将是中国经济的又一个稳步增长年。国家计委有关人士认为,决定这一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1994年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强劲的市场需求和基本的供给条件。去年下半年,由于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生产资料销售由旺转平,消费品的销...  相似文献   

13.
周泽炯 《特区经济》2007,(7):240-241
论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从消费、投资和进出口需求的角度分析了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并通过方差分解分析,研究这些动力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变动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和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2004年浙江经济运行呈现新的情况,2005年将是这一运行态势的平稳延续。在土地、能源、水资源等的约束下,促进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一个转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受体制和资源的双重约束,长期处于产品短缺状态,生产处于主导地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许多商品消费由供给不足变为供大于求,以至目前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并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转换。据统计,1978年至1996年…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增长态势阶段性变化的具体表现,其形成预示着经济增长动力和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新常态既是经济增长内在规律变化的必然,也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使然。坚持创新驱动是实现经济在新常态下良性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强“双政策”协同配合,在坚持宏观调控基本方向不变的基础上,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以改革化解风险,为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当前我国经济还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新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资本投入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其它要素投入的贡献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一、2008年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对2008年的经济发展,宏观调控首先要解决经济发展速度偏快的问题。2007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在高位上呈缓慢上升走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5%左右,为避免经济从偏快走向过热必须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依赖于农民,成败的关键在于新型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本文首先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失衡状况考察了发挥新型农民主体作用的必要性,接着从中国农民素养角度探讨培养新型农民的迫切性及其经济学价值,并进一步剖析了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制约因素,分析认为充分发挥新型农民主体作用应从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自律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运行机制的培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