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童 《金卡工程》2008,12(9):112-112
茶道同中国佛教文化的深厚渊源古采流长.禅宗初传伊始,茶于中国佛教就被赋予了神话般的意义.直到宋时圆悟克勤禅师提出"禅茶一味"之后,禅与茶更是名正言顺地形影相随了,几乎寺必备茶,而僧必饮茶.究其主要原因,不外有二.首先,茶以其独特的自然属性,成为出家人修身养性、静坐禅修时不可缺替的好材料;其二,在禅与茶的结合中,从禅道中创立出了一套茶道,并以佛理为其流程寓意,终成就了"禅茶一味"的千古绝飨.  相似文献   

2.
姜林 《金融博览》2013,(6):66-67
在湖北钱币博物馆众多藏品中,有不少是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珍贵钱币。在这些钱币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在此,向读者介绍三件极其珍贵的钱币珍品。镇馆之宝——"马克思银元"湖北钱币博物馆收藏的这枚印有马克思头像图案的银币,被认为是国内唯一的一枚马克思头像银币,系博物馆"镇馆之宝"。马克思银元正面主图案为马克思正面头像,长胡须,穿西装,系领带,头像上部有"中国苏维埃共和国造"字样。银元背面主图案由镰刀、斧头  相似文献   

3.
中国钱币博物馆对历代钱币的收藏蔚为大观,博物馆收藏的古今中外钱币及与钱币有关的其他文物达上千余种、约30余万件.这30余万件藏品穿起了中国历史,形成了系统完整、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内涵博大的中国古代钱币文化.  相似文献   

4.
《广西金融研究》2005,(A02):1-1
由中国钱币学会主办,广西钱币学会承办的“中国与东南亚古代货币发现及研究研讨会”于2005年12月6——7日在美丽的绿城——广西南宁(沃顿国际大酒店)举行。人民银行总行参事、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戴志强,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黄锡仝,中国钱币博物馆副馆长呼和少布,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王永生、副处长王雪阳,人民银行南宁中支行长、广西钱币学会名誉会长白鹤祥,副行长、学会会长李彬,工委主任、学会副会长李应权,广西社科联主席庞汉生,  相似文献   

5.
1986年,本人有幸代表广西钱币学会去新疆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货币研究会"成立大会,并收集到不少新疆钱币,这些钱币上都闪耀着东西方货币文化交融合璧的绮丽光辉,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继而联想到东南亚有"洋元一分"、"百分之一"、"六百分之一"等等,一面中文一面外文有方孔有圆孔的钱币,这些也正是"东西方货币文化交融合璧的产物",同样闪耀着东西方货币文化交融合璧的光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诗词的文采与内在精神是不可分离的.有人认为古代文人只喜爱吟诗、玩诗,而不重视诗词的内在精神,如道德感悟、哲理思考等.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事实上,一个优秀诗人或一首优秀诗歌本身包含着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思考,不可能脱离一定的理论思维和人生信仰,否则就不会达到应有的高度.因此,中国大多数文人通过诗词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感悟和精神寄托,从而确立或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中国主流哲学即儒、道、佛思想与诗词融合在一起,对中国文人的生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游戏钱是我国古代钱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一般是用当时流通的钱币(至多是某种特定的钱币)来充当游戏钱。打马钱则是游戏钱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种类,它是专为打马格游戏铸造的一种游戏钱,它不同于一般的钱币,以名马图案和名称为主要内容。打马钱名曰钱,实际并不用于流通,只是借用了钱的外壳,充当打马格游戏的一种道具。据有关史籍记载,  相似文献   

8.
所谓“起义币”,系我国古代农民战争中由农民政权铸行的钱币的统称。我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总计大小数百次,已知曾经铸造过钱币的仅十余起。最早的农民起义政权钱币,始于公元10世纪末北宋“大蜀王”李顺所铸“应运”钱。公元14世纪中叶元末和17世纪中叶明末的几次农民起义,则多有铸钱。这些钱币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为了与历朝一般钱币区别鉴赏与收藏,现集中介绍如下:一、最早的农民政权钱币———“应运”钱北宋淳化4年(公元993年),茶贩出身的王小波率百余名贫苦农民在家乡发动起义。王小波牺牲后,起义军…  相似文献   

9.
本文共分四个段落部分来论文章的内容.一、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古代外国钱币;二、外国出土发现的古代中国钱币;三、丝绸之路-古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国际通道;四、东西方钱币文化在中亚地区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交流和融全.第一段落主要介绍中国境内20世纪以来出土发现的古代外国钱币,如拜占庭金币、贵霜钱币、波斯萨珊银币、阿拉伯金银币以及突厥汗国的钱币.出土发现的形式有墓葬,有窖藏,也有传世品.第二段落主要介绍印度、中亚地区、地中海沿岸、北非地区出土发现的中国钱币,如五铢钱、开元通宝、宋代钱币等.其中以宋钱数量最大.尤其宋代钱币大量外流,引起所谓的"钱荒",说明宋朝对外贸易出现巨额逆差.第三段落主要介绍中国汉、唐、宋时期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以及西方大国,如罗马帝国、波期帝国对中国丝绸贸易的控制权.第四段落主要介绍西方钱币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钱币文化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如东罗马(拜占庭)帝国金币、波斯萨珊王朝银币曾在中国西北地区充通使用,而中国的钱币样式影响到中亚地区,突厥汗国的突厥文五朱、突骑施钱币、康国钱币都是方孔圆钱类型.  相似文献   

10.
货币文化就是指结晶于、体现于货币上的人类精神、思想意识、道德准则、价值取向等形态;也就是指钱币的形制、制作、文字、图案等设计、加工、书法、美化艺术等。文化的魅力来自于文化的个性。中华文化以其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世界各种文明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我国的古代钱币是世界两大货币体系——东方货币体系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点。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如何深入认识货币文化、挖掘货币文化并探索货币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金德平 《中国金融》2000,(12):53-56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 ,中国古代的钱币也是源远流长 ,辉煌多姿 ,展现着东方货币文化的风采 ,在世界货币史上占有着显著的地位。中国古代金银币   一、古代金银货币的使用黄金、白银因其价值高、美观、坚固、不易氧化锈蚀 ,在世界上很早就用来制作贵重的器饰 ,并且因其价值相对稳定 ,可任意分割 ,适于交换、收藏和转让 ,也很早就用作货币。在中国 ,金银用作货币也有着久远的历史 ,《管子》一书中谈战国的货币情况是 :“以珠玉为上币 ,以黄金为中币 ,以刀布为下币。”在《史记·平准书》中又记载着 :“古者皮币 ,诸侯以…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古就与世界各国有着长期密切的交往和贸易关系。特别是近邻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交往、贸易频繁,钱币文化深入人心。我国古代钱币的形、文之美.设计之科学对他们有着重要的深刻影响.这些国家及人民都乐于接受.并开始了在本国的铸钱历史,仿铸中国古钱。尤以越南、日本为甚.不但仿唐钱,而且仿了宋、元、明、清各代钱币。故中国各地不时出土其钱币。我国的古钱币发行.有它自己的含义,其中以纪年最为显著。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铸有纪年的元丰通宝钱.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 ,中国古代的钱币也是源远流长 ,辉煌多姿 ,展现着东方货币文化的风采 ,在世界货币史上占有着显著的地位。中国历史货币中 ,最具代表性、流通时间最长的钱币形态是方孔圆钱。如果从秦始皇统一中国 ,在全国推行方孔圆钱算起 ,一直到清末民初铸行的最后的方孔圆钱为止 ,方孔圆钱竟流通了两千一百多年 !若再加上其前身———先秦时期的地方性货币圜钱 ,流通的时间就更长了。为什么在先秦众多形态铸币的角逐中 ,方孔圆钱能脱颖而出 ,并成为其后两千多年的主流货币呢 ?这自然与横扫六合的秦国有关 ,战胜者…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钱币博物馆对历代钱币的收藏蔚为大观.博物馆收藏的古今中外钱币及与钱币有关的其他文物达上千余种、约30余万件。这30余万件藏品穿起了中国历史,形成了系统完整、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内涵博大的中国古代钱币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钱币从春秋战国开始就铸有文字,或表示货币的名称和种类,或表示货币的称量,或表示货币铸行的年代,这一现象前后持续了二千多年,一直到清代末年才宣告结束。把二千年来的铜钱排列起来,铜钱上的文字篆、隶、楷、行、草体应有尽有,百花齐放,各臻其妙,无疑是一部生动的书法演变发展史。  相似文献   

16.
黑狐 《金融博览》2014,(10):72-73
2014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佛教圣地(蛾眉山)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3枚,银币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自然景色与佛教文化的融合中国佛教圣地(峨眉山)金银纪念币是中国佛教圣地金银纪念币系列发行的延续。  相似文献   

17.
百年金融㈩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货币是随着商品的流通而自发地产生的.中国的货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具有典型的东方货币文化特征.为弘扬中国钱币文化,上海市银行博物馆专门设主了中国钱币陈列展厅,内容分中国古代钱币、中国近代钱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钱币三部分,陈列钱币精品七百余件.这两期分别介绍上每市银行博物馆陈列的中国古近代钱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钱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钱币历史长河中,在众多群星荟萃的钱币里,有一种独特的钱币,叫做"对钱".它是世界钱币史上的独创,是中国传统对称美学思想的结晶,是东方钱币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因此很早就被国内外泉家所重视.但由于没有史料记载,虽然经过国内外泉家近两个世纪的收集和研究,时至今日对"对钱"的起始和组配等问题还在争论不休.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解决什么是"对钱"的问题,也就是"对钱"的定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钱币收藏作为一种文化被世人所热日本的政府、社会团体以及钱币爱好者个人,均参与了对各种钱币和相关资料的收藏。收藏对象主要是中国及日本的古代钱币、现行流通货币、金银纪念币、世界现行货币以及与钱币有关的纪念章、有价证券等,而收藏的目的除了展示、陈列、投资等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学术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纹章瓷作为中国古代瓷器产业巅峰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与其独步天下的独特生产工艺密不可分,至今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让我们叹为观止. 18世纪70年代至18世纪末是纹章瓷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纹章瓷的成熟期.这一时期,纹章瓷器型和纹饰都逐渐稳定,既有中国传统器型,也有西式造型,个别器物如茶壶、咖啡壶造型与之前相比有了比较大的变化,更加精美和实用.纹章瓷中的纹章摆设变得灵活,纹章图案又逐渐变小,边饰变得更加简单,开始有了固定的模式,且以几何图案和细碎花纹为主,装饰工艺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大量使用釉上蓝彩描金等新的装饰手法,同时也采用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彩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