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 我国特区经济的“四个为主”(建设资金以引进外资为主、经济结构以与外商合资或外商独资为主、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使经济特区向着生产国际化和经济国际化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必然使特区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认真研究国际价值规律在特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结合深圳经济特区的实际,就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  相似文献   

2.
经济特区的市场模式和价格改革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经济特区的经济条件决定了特区市场应承担与内地市场不同的任务。特区经济以“三资”企业(合资、合作和独资)为主,特区内的商品生产和流通只能主要靠市场调节。特区产品以外销为主,特区所需的相当部分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要进口。因此市场需要敏锐地反映国际市场供求和价格的信息。从而特区的价格,在市场调节广泛发挥作用,以及在与国际市场存在直接牵动和竞争的条件下,也需要有高度灵活性、机变性。这些都说明,特区市场的模式与内地的一般市场有很大不同,价格在特区发挥的作用比之内地也有很大差别,价格改革也必然需要有特定的具体要求。经济特区的市场究竟应具有怎样的特点,形成怎样的模式?特区的价格应怎样进行改革以适应特区建设的要求?这是理论上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海南经济特区20年的审视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办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成功的创举之一,海南作为我国五大综合性经济特区中最大的特区,20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目前,海南已初步开拓出一条极具海南特色的特区建设之路。在新形势下,经济特区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使命。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岛屿特区”要“重塑特区意识,重振特区精神”探索新的“特区”发展之路。实现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自由特区”“生态特区”“海洋特区”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从总体上来说是短缺经济,处于“紧运行”状态。经济特区之所以能够长足发展,主要原因:一是特区刚刚起步创立,中央给予了极度倾斜的政策,使特区能以内地无可比拟的优惠条件取得财政支持和银行贷款;二是国际上,特别是特区的周边地区出现了日益膨胀的国际游资。上述两大因素的存在,软化了特区经济的宏观短缺约束,促发了特区经济奇变迹般的发展。进入90年代,这种软化的宏观短缺约束一去难返,经济特区面临的是严重的资金短缺: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三十二年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经验证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实行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是无庸置疑的真理。现在的问题是,在我国经济特区范围内,是不是和能不能实行这个方针?我国现阶段经济特区有以下两方面的主要特点:首先是经济结构方面的特点。从所有制结构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特区的经济结构将是以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目前,特区中除了原有的为数不多的国营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之外,绝大部分是引进外资企业。引进外资兴办的企业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经营方式:“三来一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等。前三种方式属国家资本主义企业,这是主要的。以广东深  相似文献   

6.
一“香港特区”与内地“经济特区”主要差异“香港特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简称,是中国政府设立的地方行政区域.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和第62条第13项的规定,决定自1997年7月1日起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内地“经济特区”则是“经济特别开发区”的简称.内地“经济特区”的创立和发展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战略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A.“八·五”是经济特区发展最快的重要时期 本次特区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我国经济特区16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李鹏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重申了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对特区工作“三不变”的方针,并且指出:“经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杀出一条血路”等关于特区建设思想的指引下,深圳、珠海、汕头3大经济特区以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的精神和勇气,创造性地推动特区的经济建设,使特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当21世纪的曙光刚刚升起,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为指导,用生产力经济学理论分析、总结、探讨了改革开放对珠海经济特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和伟大意义。作者以近10年来珠海经济特区飞速发展的事实,论证了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特区生产力的成功之路。①改革开放带来了特区生产力的大发展;②改革开放促进了特区生产力的超阶段跨越和升级换代;③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加速特区生产力升级换代和特区经济的进一步腾飞;④超前抓好生产系统的基础结构建设;⑤以外向型经济为目标,发展特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的中国再一次进行了经济发展重大战略的调整──开发西部地区。这是在继20世纪80年代初以建立经济特区,探索中国经济现代化之路和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之后的第三个战略举措。今天的西部开发战略无论与特区设立还是与浦东的开发开放相比,显然具有不同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背景。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对不同于传统经济体制的试验与探索,因此,经济特区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先锋,在改革中寻求经济现代化之路,其基本的任务是为全国经济建设提供体制参照;浦东开发开放与经济特区设立相比,有了更多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一世界各国的经济性特区或开发区,一般都是为了特定的经济济目标而创设的。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国情(地情)、自然条件各异,所以其特区模式也不大一样。大体上,经济开发区或经济特区在世界上有以下几种模式: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区;以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主的智力密集型开发区(科学工业园区);以劳动、智力密集相结合的综合性经济区;等等。我们认为,广州的经济开发区应该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的智力密集型的开发区。我们提出这种看法并不是为了猎奇,而是有其一定的道理的。1.从世界经济性特区(含开发区,下同)发展情况看,有朝着向智力密集型发展的趋向。战后,世界经济性特区就蓬勃发展着。而进入七十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兴办出口加工区便形成了一股热潮,并以亚洲地区尤为突出。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第三次浪潮”的冲击,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性特区开始进行升级换代,出口工业区由  相似文献   

12.
<正> 世界上设置经济特区的国家和地区,一般都没有把农业列入特区经济的组成部分。而在我国,经济特区有没有必要发展特区农业呢?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经济特区与特区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呢?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加以研究的新课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从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目的谈起。众所周知,我们创办经济特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吸收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经营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与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不仅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旅游业、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落后,农业(包括林、牧、渔业)也落后,而为了  相似文献   

13.
何成颖 《生产力研究》1994,(2):19-21,29
市场经济下特区经济模式的选择何成颖一、对特区现行经济模式的评价我国经济特区是借鉴世界经济特区的经验创办的,世界经济特区的经济模式众多,特色迥异,但是根据其经济活动的基本特点,大致可以分为自由贸易型、出口加工型和综合型三种主要类型。自由贸易型以减免税为...  相似文献   

14.
广州是华南的经济中心,有责任支援特区建设,广州与经济特区建立经济联合是广州支援特区的一种形式。特区的经济建设以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为主要手段,但也不能离开内地中心城市的支援和帮助。因此,广州与经济特区实行广泛的经济联合是客观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开放也是改革。开放是把封闭经济改革为开放经济。开放经济是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经济,逐步实现经济国际化的经济。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经济的先驱。深圳特区是经济特区中的"排头兵",是中国开放经济的领头雁。深圳特区二十年的光辉历程,记录了中国开放经济的成功实践。一、办特区是改革开放中的第一只"螃蟹"先从经济特区的由来说起。关于特区的由来,有过种种不同的说法,其中还有一种污蔑性的说法,说什么特区的优惠政策,是从经济"寻租"和政治"寻租"而来。这纯属无稽之谈。办特区是改革开放中第一只"螃蟹",广东省委敢吃改革…  相似文献   

16.
深圳经济特区作为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的伟大实践,随着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体系的不断丰富而发展、成长和繁荣,从最初的要求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到随后提出的特区要发挥“四个窗口”作用以及“试验地、基地”作用,到1988年6月又提出了“要再造社会主义香港”.1995年底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深圳时指出:“深圳还要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于今年初视察了我们深圳经济特区并题了词,对特区的发展和经验作了充分的肯定,强调了、“是放而不是收”的重要思想。最近,中央决定在十四个沿海城市实行开放政策,这对我们特区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鞭策和鼓舞。办特区四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办好经济特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深圳特区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形势越来越好,从而也为我们特区财政提供了丰裕的财源,自一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国务院特区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经济特区的全面转型换代。所谓转型指两个方面,一是指宏观调控模式转型,从原来的优惠型转向功能型,二是指产业经营模式转型,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五大特区都大致走完了从第一代转向第二代的或长或短的过渡期。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4年就把“技术的窗口”作为经济特区的首要功能。但是在第一代经济特区,由于底子薄,起点低,只能凭籍劳力和土地的优势去吸引和利用外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生产并出口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所以尚不具备发挥“技术的窗口”的条件。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第一批特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第二批特区也已进入工  相似文献   

19.
一、合作造就领先全国的经济实力当今华南珠江口入海处,己经崛起实行“一国两制”的中国特区群落。它由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圳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等4个特区组成,在中国现有的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深圳、  相似文献   

20.
我市自一九八○年试办经济特区以来,在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经过全市人民的艰苦努力,各项建设事业和各方面的工作都开创了新的局面。随着特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四年来,在特区建设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急待解决的有关财政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必须看到,特区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特区,特区财政的本质同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是一致的。但是,同内地财政相比,特区财政有它的特殊情况。究竟特区财政的特点是什么?特区应建立怎样的财政体制?经济特区应否建立一级财政等等问题,摆在我们特区财政干部的而前。但对特区财政的探索至今仍是特别薄弱的一环,我们只能通过几年来办特区财政的工作实践,谈谈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