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历来是全省乃至是全国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而在资源禀赋的影响下,又无法复制或借鉴中东部地区的经验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唯有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方能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一套评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指标体系,从经济失衡程度、分配失衡状况、社会不稳定因素三个方面对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宁夏、青海、贵州、西藏8个少数民族省区的失衡状况进行评价,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指数。  相似文献   

3.
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原因的文献非常丰富,本文对这些原因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将有关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因素概括为六种主要观点,并对这些观点做了评价,为进一步研究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迅速而有效地缓解和逐步消除广泛存在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极具挑战性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在新阶段扶贫开发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围绕中国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总体目标,多措并举,使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消除绝对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①民族地区非公经济的现状和问题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对其研究符合国家利益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6.
云南民族自治县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民族自治县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基于县域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社会民生和资源支持四个方面构建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发展失衡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民族自治县都存在失衡现象,并且绝大多数自治县已处于较严重的失衡状态。为使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地对策以降低失衡效应。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以来,昆明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把环境保护工作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紧扣建设现代新昆明这一中心,围绕富民、强市两大目标,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当前,昆明正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战略部署,加快把昆明建成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龙头、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重要桥头堡城市。  相似文献   

8.
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建设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破题之解.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可以使城市体系的经济扩散效应更好地被农村吸收,使农村的经济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在特色经济的联系和带动下,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互动,耦合城乡分离的地理二元结构,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最终解决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长期贫穷落后面貌,促进云南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影影 《时代经贸》2012,(20):25-26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云南作为多民族边疆省区,“倾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在共同发展道路上掉队”。然而,由于历史、自然、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发展存在基础薄弱,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基本情况的分析,结合云南扶持人口较民族发展政策实施的成效,以及扶持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原因分析,提出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云南作为民族大省,民族地区的时外贸易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族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比较小.因此,加快云南民族地区的贸易发展,对于促进云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学校布局、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要求,"集中办学"成为了农村学校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云南民族地区不仅是民族地区,还是边疆和山区,是中国欠发达的地区之一,想要同步实现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教育是关键。"集中办学"的模式能够使教育在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缩小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使教育能够均衡的发展。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云南民族地区的中小学集中办学进行分析,提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财务发展的正确路径,最终达到促进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集中办学的发展,促进整个云南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民族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基本确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然而我国的民族关系还有一些不和谐的方面,从政策策略上解决民族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民族矛盾等问题,对于完善和发展和谐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既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抓住机遇,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西部民族地区的“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发展现状、特征、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的合理配置与衍生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把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的衍生与发展放在民族地区现代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战略中进行思考,阐述了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在全面市场化过程中合理配置与衍生发展的本质,提出了民族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福建设区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要求、具有可操作性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对于推动福建设区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树立正确政绩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初云南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形态的景颇、傈僳、独龙、基诺、德昂等少数民族跨越几个时代,"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50多年过去了,生产关系实现了"一步走"的跨越,而生产力并没有实现跨越式发展,"千百步走"的任务还很艰巨,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我们需要反思生产力跨越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边缘化与生态环境脆弱共存的特征,本文提出生态经济是民族地区打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依据不同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特点,提出了不同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中国特色民族—云南傣族聚落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入手,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科学保护和协调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陈晓华 《当代经济》2016,(21):11-13
本文主要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可行性,论述发展生态经济是西部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阐述发展生态经济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包容性发展观,从发展低碳产业,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制定发展生态经济的相关政策,建立评价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推广绿色技术,制定与完善生态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提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加强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研究,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社会保障体系,既是适应云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及时有效地保障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基本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云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已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紧迫而又特别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