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德江 《走向世界》2011,(22):74-75
著名理论家邵大箴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位艺术家的作品要能吸引人、征服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面貌的独特性和内容的深刻性。”前者说的是作品的外貌、作品的形式,后者说的是作品的精神特质。若以此来印证青年画家王德亮的作品,我以为他的花鸟画作品是既具有独特面貌,又有较为深刻的思想内容的。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认为,对一个艺术家的研究,应该首先从他的生活入手,因为只有生活是不可否认的“真实”,一个艺术家无论他创作怎样的作品,都一定和他的生活“情景”息息相关,即使他是属于那种“幻想型”或“幻灭型”的。一个艺术家的生活和其他任何一个人的生活一样,和罪犯和“好市民”的生活一样,和科学家和工人农民的生活一样,和总统和恐怖分子一样,他脱离不了时代的阴影和光芒,局限于自身的眼界和智慧,也走不出自己的小圈子。所以,我也基于自己对杨少斌的所见所闻去描述他,虽然这种描述一定是带有“偏见”的,但我只能如此,所有人也都只能如此。生活…  相似文献   

3.
妙笔生情     
对在陕西及全国享有“画驴妙手”盛誉的军旅画家陈联喜,我并不陌生。早年联喜在军艺学习,我们就相识了。而近年其大名时有耳闻。他的作品在公开或不公开的重要场合见过;在名作精品荟萃的拍卖会上见过;在闻名遐迩的书廊、画坊及北京琉璃厂的展示大厅里见过;在朋友家古香古色的精堂雅舍中也见过……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收藏圈中,宫津大辅(Daisuke Miyatsu)是一个非常受人敬重的名字。他的盛名并非源自于他拥有多么丰富昂贵的藏品,而是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在近20年的时间里,宫津大辅靠着一个工薪族的微薄收入收藏了300余件名家作品,其中不乏像草间弥生、奈良美智、田中功起、蔡国强等如今已炙手可热的顶级艺术家的作品。宫津大辅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以及他在鉴赏上的独到眼光,使得他的收藏故事足以称得上是"传奇中的传奇"。  相似文献   

5.
孙谦 《中国西部》2012,(10):114-121
许是因为那些过往的生活磨砺吧,邓平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忠诚,作品总是逼真的展现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他见过的,经历过的人、物、景、事。我总觉得现实也好,抽象也罢,在邓平的心中其实就只有恬淡的时光。朋友说邓平,“如实观照,活在当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能活得如此明白,难得!难得!”那些作品里的山脉和岩石他都曾脚步很轻的从它们身边走过,无数个季节之后,他也就像岩石的菱角一样,再也凝结不成锋利的感慨了,残留下的仅仅是看得见的风景,看不见的时光在其作品背后。  相似文献   

6.
金秋时节,有幸读到著名书法家赵敬亭的书作。在此之前,有人告诉我,赵老先生1919年生,早已进入古稀之年。又说,他的书法有清人郑板桥的风骨,很有个性,非常奇特,云云。尽管头脑里先有些印象,但当他力透纸背的书法精品“幽兰”、“出师表”等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仍然吃了一惊。我惊奇:这就是一位77岁老人的近作?近观落款那一方印鉴,又叫人不得不相信。这两幅作品,撇如利剑出鞘,捺似奇峰突起,笔笔力重干钧。虽没有龙飞凤舞的潇洒跌宕,却有出神入化的雄浑苍劲。细细观摩品赏,越觉得意蕴高远,其味无穷。每一个字的点横撇捺,体  相似文献   

7.
熟悉崔亚斌的人,都会由衷地评价他是个“爱憎分明,敢说真话,是一个有良知的好作家。” 崔正斌曾任沈阳市文联副主席,著述甚丰,尽管已年愈花甲,但他创作起来仍显示出青春的活力。随着岁月的流逝,他所创作的作品更加成熟,更有韵味。  相似文献   

8.
《今日重庆》2014,(7):4-7
“一个人一旦错过了中学时光,要想再补救就有点晚了。”重庆育才中学金永校长的这句话,是他在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里思考得出的。  相似文献   

9.
“钢琴诗人”肖邦是一位伟大的民族作曲家,艺术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肖邦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情”,带给我们新的认识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谁是公民?     
在一个公民社会里,每个人都会为“公民”  相似文献   

11.
在香港亿万富豪中,支盈章属“上海帮”。“上海人在香港做生意,大都做工业做实业,炒地皮炒股票是少数,作风比较稳健。”他说。为讨欠债来香港从一开始,支盈章就脚踏实地。四十三年前,他从上海来到香港。受哥哥重托,追讨一笔欠债,价值是几条“大黄鱼”。说来像笑话,大海捞针寻到欠债人,非但不还钱而且伸手向他借。他居然照借不误,只因初出江湖脸皮嫩。一个宁波乡下人,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他连字也识得不多,只在乡村祠堂的小学里读了几年书,十几岁跑到上海,在哥哥、姐夫合开的染料铺里做帮手。来到  相似文献   

12.
虽然以时间界定为时两年的中法文化交流年已经拉下帷幕,但是中法文化交流的长河却源远流长而不息奔腾。10月14日至16日由山东文化交流中心等6家单位主办并于山东美术馆行展的“法中艺术家7人画展”便是其间一朵绚丽的浪花。法国人的浪漫与中国人的朴实在艺术家的笔端诞生出一幅幅迷人的画卷。站在法国艺术家皮亚扎精心创作的“仁爱之火”面前,既给人一种宇宙自然的真实写照,又具有梦幻般的境界。在“法中艺术家7人画展”的127幅作品中,皮亚扎就占有39幅。法国著名作家玛虑儿·侯贝莱丝这样评价今年80岁高龄的皮亚扎:他是一位很有才华的画家…  相似文献   

13.
若说起那名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迎着撤离的人流进入巴格达,等待美国“战斧”巡航导弹来袭,又是最后一个撤离伊拉克、第一个在以色列公开采访的中国记者,应该很多人都会有印象。他,就是新华社著名的摄影记者唐师曾,也被人们称作是“中国最玩命的摄影记者”。当西方记者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成为社会名流的时尚术语时,“老鸭”唐师曾已经结实地将他“铲平世界”的鸭嘴放在一本“语像”书中。10月上旬正式上市的《一个人的远行》,记录了唐师曾2003年新“唐僧取经”的历程,是目前为止唐师曾10余本作品中出得最气派的书,260张摄影图片占了绝对…  相似文献   

14.
重庆人王嘉杨没想到他还能在电视剧里“露露脸”,出演一些小角色,甚至还做上了副导演;更没想到,就在他春风得意地在荧屏上频频“亮相”时,却被人从电视里认出他是一个特大集资诈骗案犯罪嫌疑人。那么,王嘉杨是如何集资诈骗150万元巨款的?潜逃后又是如何当上演员的?人们又是怎样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路人     
曾经让彼此成长的人,已经各得其所。我是在出租车的收音机里听到刘若英的新歌首播的,心紧了一下,时间仿佛停滞,已无心再听歌。直到奶茶熟悉的声音从广播中传来,打断歌曲也打断我的思绪:"Hello大家好,我是刘若英,曾经我们都觉得有一些人对我们而言很陌生,甚至觉得他可能只是一个路人,但最后,因为相识相知而成为了我们最亲爱的,而曾经那些我们以为这一辈子都会是最亲爱的,最后,也只是一个路人,当我们相遇的时候,竟感觉如此的陌生,这就是这首《亲爱的路人》所要表达的……"  相似文献   

16.
TO BE 0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除了《圣经》以外,全世界一切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6个字。哈姆雷特在喃喃自语中说出的这几个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负盛名,因为哈姆雷特的话不仅是他内心的独白,而且表达了所有善于思考的人们的思想。是生存还是毁灭?是生活得丰富、充实而热切,还是生活得单调、平庸而贫乏呢? 有一次,一位哲学家问自己是否是活着,他的回答是:“我在思考,所以我还活着。”然而,我所见过的关于生存的最好定义却是处于另一位哲学家的笔下。他写道:“生存就是存在于和外界的联系之中。”  相似文献   

17.
谈修养     
《发展》2012,(2):50-50
修养是一个人的内在品性,是他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它没有服饰华丽,也不如外貌善交,它如谦谦君子唯有与之相处方可品读。  相似文献   

18.
袁丝语 《魅力中国》2009,(4):161-161,154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被称为“建安之子”,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慷慨激昂,后期作品虽然大多郁郁不得志,一生都似乎是个悲剧,但是作为诗人,他却极富浪漫主义情怀,他的作品《洛神赋》就是其浪漫主义情怀的代表作,是一部浪漫主义爱情名篇。  相似文献   

19.
<正>“这件作品的胎底是我自己制作的竹编,这件是用旧麻袋结合漆艺创作而成,上面还有缝补痕迹……”4月27日,在悦来美术馆·岩石空间,文森向观众介绍“重庆艺术家档案——文森·漆”主题展览的作品。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偶尔夹杂着几句英语和重庆方言。展览现场,文森接受记者采访,将他从法国到重庆,跨越万里的寻漆故事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20.
"一个真人",这是著名诗人白渔在姜维周先生结集出版的摄影画册近作一<柴达木自然奇观>序言中的赞语. 是的,姜维周是一个真正的、忠诚的柴达木人.他真诚,是因为他对柴达木有一颗永不泯灭的滚烫的心;他真诚,是因为他对摄影艺术有一份无怨无悔的追求;他真诚,是因为他是一个退而不休的"老干姜"(自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