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北京市生态林补偿机制的背景、进展、评价及其他情况的论述,提出了北京生态林补偿制度的设想,并结合生态补偿制度和生态力评价,分析了如何构建、完善生态林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维护山区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推进山区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作出了建立山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大决策.市政府于2004年8月下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通知》,开始了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田子如 《绿色财会》2005,(10):16-18
为全面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维护山区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推进山区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作出了建立山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大决策.市政府于2004年8月下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通知>,开始了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山区集体生态林补偿机制的思考——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研究北京市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平谷区山区集体生态林补偿机制实践,对森林生态效益评估、产权等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必须通过有效的机制,才能找到一个兼顾效益和公平的合理契合点。  相似文献   

5.
正核心提示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流域作为完整的地理与生态系统区域,是探索实施生态补偿的最佳单元,能有效解决相邻区域、上下游与更高层次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本文梳理分析了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实践特征与制度差异,提出了我国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各类规划管制制度的实施将土地资源分为生态资源优势区和经济发展优势区,造成了管制区域内外耕地保护权责的不对等,加之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具有尺度依赖和空间差异的特征,因此构建差别化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是提供有效耕地保护激励的关键和难点。本文采用文献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从规划管制背景下生态补偿机制对耕地保护的激励作用、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机制以及尺度依赖、空间差异与差别化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本文提出应在考虑尺度依赖和空间差异的基础上对差别化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为我国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下的耕地保护由"被动"变为"主动"提供理论支撑,助力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2001年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补偿)工作以来,国家已大幅度提高了生态公益林保护投入,取得了良好成效,但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商品林和生态林收益差距加大,生态公益林保护面临许多新情况和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北京山区生态林补偿项目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研究和野外调查,对北京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实施背景,总体目标、补偿范围和标准,管理机制和机构安排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其中存在的管理机构能力问题管护效率低;基础设施缺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在政策和规则的公平性;加强社区建设能力;提高基层管理组织的机构能力建设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浅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设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是以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为主的基础产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森林按培育目的不同可分为:生态林、商品林和兼用林.育林基金解决了采伐商品林的林木更新资金,修正后的<森林法>提出的"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以下简称"生态补偿基金"),从而解决了禁伐生态林的林木补偿资金,并为我国建立林业基金制度开辟了新的筹资途径.本文仅就"生态补偿基金"的设立发表粗浅议论,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补偿)工作以来,国家已大幅度提高了生态公益林保护投入,取得了良好成效,但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商品林和生态林收益差距加大,生态公益林保护面临许多新情况和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森林资源非常有限,并非绝大部分都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如何才能够为森林生态效益的提供者给予一定的补偿,实现生态的公平性,建立出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就显得尤为关键,同时这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话题之一。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对森林生态补偿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问题出发,通过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制度建设来完善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绩效棱柱法与专家评分法,从农户满意度、政府贡献、政策战略、政策流程以及政策执行能力5个方面设计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效果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这些指标权重与补偿政策执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农户满意度、政府贡献、公正的政策、公开的政策等项目水平"一般"甚至"较差",是导致福建省现行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效果综合评价结果 "一般"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根据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探讨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生态补偿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利益驱动、决策行为和依据以及主体间交互作用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分析在不同情境下影响林农和地方政府演化博弈均衡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大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和策略演化方向依赖于初始状态及其演化路径,并与博弈矩阵的参数有关;地方政府的行为决策直接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可持续性;作为项目的直接实施主体,林农的积极性与响应度直接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效果。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构建政府主导、林农参与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农业生态补偿有两大基本原则,即污染者付费与受益者付费,我国以政府买单为主的实践方式不可持续,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构建有助于农业生态区域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方法]从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价值理论论证实施农业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运用DPSIR模型阐述农业生态补偿产生的必然性。[结果]通过对苏州农业生态补偿实施情况的总结,发现苏州市在农田、水源地、湿地、公益林保护等农业生态补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府主导的农业补偿模式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研究滞后、长效机制欠缺等问题。[结论]基于此,提出苏州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路:一是完善苏州农业生态补偿主体和方式的选取以及标准的制定,二是通过优化生态补偿资金支付方式与使用途径,将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纳入农业生态补偿的范畴,引导并推动其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三是从行政激励、法制建设、政策保障、氛围营造等方面完善苏州农业生态补偿保障体系,最终形成苏州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央财政在3年试点的基础上,2004年正式建立了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通过介绍我国公益林结构、区域分布及补偿现状,分析了公益林管理与成效,总结提炼各地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经验,提出生态补偿制度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及完善森林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高质量发展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现状,阐释了退耕还林可持续性问题与破解思路,归纳了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农户生计变化与福祉保障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户福祉交互耦合实现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路径。未来的研究需要紧密结合"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区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与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创新需要,关注退耕农户福祉改善的迫切需求,厘清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退耕农户福祉变化的内在联系,明确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户福祉交互耦合的退耕还林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生态补偿标准形成机制与对象的空间选择机制,推动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供给能力有效地转变为现实而长期改善人类福祉的能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生态补偿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互制约,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宁夏隆德县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从隆德县森林、草地、农田和水域4个方面展开分析,对隆德县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生态补偿进行估算。[结果]在黄河流域宁夏地区,隆德县作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其生态服务价值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为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补偿额为6.447亿元,在总补偿标准上占据绝对地位,其次为农田、水域、草地生态补偿,且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符。[结论]根据宁夏隆德县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结果,草地生态系统外溢补偿标准相对偏小,仍需继续改善,后期应对土地利用规划及时加以调整,为草地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8.
森林旅游企业环境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森林旅游企业环境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指出政府进行环境监管的概率与成本、对森林旅游企业实施的惩罚、森林旅游企业因实施环境行为为自身带来的收益及所花费的成本是影响森林旅游企业环境行为演化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建立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森林旅游环境监管体制、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等促进森林旅游企业实施环境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公民环境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是国家重视和保护公民环境权的有力措施。《森林法》规定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奠定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法律基础。为进一步保护公民环境权,国家应加强环境法治,保障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20.
选择贵州省具有代表性的集体林区锦屏县,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在对三个村、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该县集体林区公益林在确权发证、森林分类区划、经营管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做好确权发证工作,切实维护集体和农户权益,调整森林分类区划,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实行森林分类经营,逐步实施生态补偿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