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产业集群品牌凝聚着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共同属性、价值等核心要素,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载体。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品牌建设还存在着诸多共性问题:产业集群缺乏具有核心内涵的集群品牌,品牌建设大多缺乏明确的思路和整体安排,普遍存在对集群品牌重使用、轻维护、不建设的行为,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能力不足,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策略:明确集群品牌建设主体和品牌培植模式,形成品牌建设规划;加强集群企业协同管理,建立和提升品牌联动效应;建立集群品牌识别系统,规范集群品牌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产业集群品牌塑造的公共服务载体。最后,以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例,探讨了推进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企业集群的生态学诠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集群理论一直是管理学界、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课题。以往研究多是沿着传统聚集经济的框架展开,本文试图从生态学角度考量企业集群与企业生态系统、生物DNA与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正向共生性与外部经济性、协同进化与企业集群的博弈机制概念之间的生态联系。文中赋予企业集群以生命特征,在当前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环境下,这种新的思考方式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引入生态学的理论及方法,定义了企业生态系统,探讨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概括出企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分析了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的条件和动因,运用生物种群演化的logistic模型描述了企业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并据此提出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集群企业生态位协同演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区域集群企业与资源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分析集群企业协同竞争的生态学基础。通过建立生态位协同演化模型对区域经济系统中两集群企业之间的协同竞争关系及其演化路径进行深入研究。特定集群企业要求特定生态位,特定生态位只能容纳特定集群企业。若集群企业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出现生态位重叠,必然会发生资源利用的竞争;集群企业如果进行生态位分离,将能够避免相互之间的资源竞争,实现协同共生。集群企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产品定位和技术创新的特点,实施生态位分离以更加有效利用区域资源。  相似文献   

5.
我国平台经济视域下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依据平台经济理论,提出了包含创新资源供给方、创新资源需求方和平台企业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演化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主体产业协同创新的演化路径和演化稳定策略,明确了影响不同创新主体演化行为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健全创新资源供给的奖惩补偿机制、完善平台企业的监督考核机制以及跟踪分析创新资源需求方利用创新资源状况3个方面提出提高产业协同创新水平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元胞自动机对产业集群的演化进行仿真,并得出产业集群的演化是从无序到有序,产业集群的中企业数量增长有类似于生物群落数量增长的logistic增长模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关信任及其作用机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但对于集群内企业信任机制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引入行为生态学方法,通过构建种群互相回报式合作行为博弈模型,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比较系统的讨论,得出了以下两点基本结论:种群互相回报式重复博弈使得守诺成为种群进化稳定对策,这构成了集群内企业信任机制产生的重要内在动因;集群内的"社会实施"有效地限制了企业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为信任在集群企业内的产生和维系创造了外部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8.
基于"复制动态"进化博弈理论的生态工业链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以工业生态链接的关键环节“谁负责废弃物处理”作为研究的着力点.尝试以数量生态学中“复制动态”模型,并结合进化博弈论知识对工业生态链接机制进行了剖析和研究。最后形成的结论是:企业的“生态型进化”具有自我维持特征.经济群落中已有的“生态型”企业的占有率、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原料的依赖度以及环境法规约束等因素对企业向“生态型”企业“种群”方向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其创新能力以及集群内部主体间相互交错的协同作用与协同创新.因此,要保持产业集群的先进性和活跃性,研究其协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产业集群和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概念、指标选取原则、指标体系和模型进行了综述,并就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商业生态系统由于其活跃的企业实践、广泛的应用领域而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组织现象。本文将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机制分解为吸引(排斥)—进入(脱离)—成长(衰退)等环节.开发了一个三维度的系统进化性能描述模型。根据此模型,对国内外33个核心企业所构建的商业生态系统进行了实证描述和聚类处理.归纳出广阔草原型、带状森林型、山丘森林型和簇状丛林型等四种典型的商业生态系统类型,并针对性地分析了这四类生态系统的总体性质、进化条件和退化风险。并由此归纳了商业生态系统战略的策略维度.以及由不同的策略组合所影响的系统进化路径类型。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了有关结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并对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和目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模式,产业集群经济现象备受学界和政府瞩目,对其生成机制和发展路径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视角进行研究,能够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产业集群演化和发展机理,把握其运行规律.说明人力资本对产业集群演化和创新的决定作用,对于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效应,推出一系列基于此的产业创新策略,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187,自引:1,他引:187  
企业集群是一种跨时空的世界现象,本文详细讨论了企业集群产生的供给条件,需求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网络效应在企业集群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发展企业集群的政策一要坚持看得见的原则,二要区分集群的不同成长阶段。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内部知识共享机制其基本内涵为:产业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主要是企业)为什么要知识共享、怎样进行知识共享、如何保证知识共享。这些分别构成了产业集群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的三个方面:驱动因素、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文章对此分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析。  相似文献   

14.
全球生产网络中战略隔绝机制的存在,使得依托跨国公司战略空间集聚效应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具有内在的封闭性,由此导致当地集群的“升级悖论”:集群内企业沿某一特定产品—技术路径升级越快,当地根植性与当地产业关联被弱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本文进一步以大陆台商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为例,对战略隔绝机制所产生的特定影响及其现实意义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是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经济共生体。共生技术是产业集群的生命线,促进产业群簇共生及持续提高产业群簇共生系统创新力和竞争力。产业集群共生技术创新动因趋向集成化,从创新动因角度看,共生技术创新模式分为外力推动型和内力驱动型,其典型组织模式有官产学研、企业技术联盟等,其有效实施途径有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大学科技园、组建重点实验室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经历了工业化和信息化之后,现在已经进入低碳化经济时代。低碳经济是立 足于非可再生资源保护和气候条件改善而提出,在当前低碳经济下进行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是顺应时代需求。本文首先阐述了低碳经济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集群的背景和基本内涵,然后再分析新能源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外在动力和内源动力,得知社会因素、政治因素是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外在动力,而内在动力主要从运输成本和价值链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从生产要素、产业规模与配套、政府作用3个方面论述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产业共性技术作为竞争前技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首先阐述了共性技术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群和共性技术的互动关系,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促进了区域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产业集群是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的重要平台。然后,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创新系统、扩散研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激励措施和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湖州历来有"丝绸之府"的美名,但是湖州丝绸产业却没有成为浙江产业集群中的明星集群。本文从产业集群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比较湖州丝绸产业集群构架与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构架,从湖州市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出发,以拓展产业链和提升产业架构为手段,探讨如何发展湖州丝绸产业,并切实规避产业集群发展中"盛极而衰"的致命弱点。政府应合理地招商引资、用文化服务经济,企业应积极地融入环杭州湾纺织产业集群以及自主创新、建立品牌。只有双方各司其职,协同合作,才是真正建立一个完善的湖州丝绸产业构架,才是切实可行的湖州丝绸产业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ims at analysing the supply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the luxury industry in order to find out (1) whether different clusters of companies could be identified within the luxury industry, on the base of a set of contingent variables derived from previous research, and (2) which supply chain strategy is currently applied within each cluster. Case study methodology is used. A sample of 15 Italian luxury companie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industrial sectors, was taken into account.On the basis of five classification variables (company size, selling volume, product complexity, product fashionableness and brand reputation) four clusters are identified; these clusters prese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Supply Chain strategy, as well as in terms of practices for managing manufacturing, sourcing and distribu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20.
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竞合关系”表现出“合作关系占主导,竞争关系为辅助”的关系结构;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经济主体具有长期合作的主观倾向;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机制可以分为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从关系结构与网络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分析入手,对高技术产业集群非正式网络治理机制——信任文化和声誉机制进行了研究;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信任体系结构包含五个层次,信任是网络型组织的基本运行机制,建立高绩效网络的最重要的要求是信任或社会认同。信任机制可以降低组织之间的交易成本;高技术产业集群以企业为主体的网络具有开放性,声誉机制的扩散效应更为明显,高技术产业集群声誉机制的重要含义在于拓展了交易范围与交易空间,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的资源选择,使潜在交易对象可以演变为现实的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