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纵观内部审计发展的历史,自1941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成立以来,期间一共发表了7个有关内部审计的定义。这七个内部审计定义在62年间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很好地反映了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的过程。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提出最新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9.
10.
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内部审计的外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产物,它的工作重点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应组织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着的,不同时期的内部审计定义也不相同,取决于社会组织需求变化和内部审计自身能力的演变。本文就我国内部审计外包的可行性,主要形式,内部审计外包的优点、缺点,及我国内部审计外包的对策进行了很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12.
内部审计权威性就是人们对内部审计结论或建议的接受或采纳并采取相关行动,从而使得内部审计处于权威的性状,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接受或采纳审计结论或建议,二是基于审计结论或建议采取针对性的行动。内部审计权威性与独立性、客观性具有差异,在有些情形上,可能存在独立性、客观性,但是不存在权威性。对于内部审计制度效果来说,权威性比独立性、客观性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独立性、客观性、职业谨慎、专业胜任能力是内部审计权威性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戴迪 《中国审计》2007,(3):51-53
首先,内部审计存在于组织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若受到不良组织文化的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在面对潜在的利益冲突时,虽然有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职业道德的规范和制约,仍有可能无奈地选择规避或沉默的方式来适应组织文化,导致内部审计质量的降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李学岚 《会计之友》2007,(10X):83-84
笔者针对目前多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从审计主体、人员素质和审计手段进行分析,提出由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与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共同组建新的审计主体从加大审计宣传,增加审计经费,落实审计责任,公开审计报告等方面强化高校内部审计,力争从根本上改变现有高校内部审计现状,为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服务本文就高校审计现状提出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运用,会计工作较传统手工操作更为快捷、准确、公正,而且减少或杜绝了人为的偏差,但同时也给会计领域带来了新的风险。针对新风险,企业管理当局采取了复杂的内部控制。对注册会计师来说,在进行会计报表审计时,就需要对企业计算机环境下的内部控制进行特殊考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或  相似文献   

20.
内部控制审计几个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