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上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不断加快对外直接投资为我国跨国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认识和分析当代跨国公司经营行为及当代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中的动向及特征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与借鉴。本文利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结合当前投资环境和模式,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医药产业的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国外的大型制药企业纷纷采用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国际化经营,近些年我国医药企业也不断尝试对外直接投资。本文从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和理论入手,重点介绍国际投资和贸易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医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并且运用理论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本文给予简单的促进我国医药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FDI理论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FDI)的规模不断加大,有必要对FDI理论进行分析研究。FDI理论研究始于发达国家,回顾FDI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对发达国家FDI理论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优势理论、区位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投资理论等进行评述,分析不同理论的科学性和局限性,为我国对外投资活动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IT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高新技术产业之一。本文在此背景下,运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结合我国IT产业的现实情况和数据,对我国IT产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进行了逐一的分析,以发现该产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优势与障碍之所在,并得出了有建设性的总结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以往有关跨国直接投资动因的理论,是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代表的。但是它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它适用于发达国家,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说服力就非常有限。针对这一现象,美国学者穆恩和罗伊又提出并逐渐完善了‘对外投资不均衡理论”。此理论认为,正是资源和要素方面的不均衡,才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特别是向发达国家进行投资。这两种理论虽然相对独立,但是也有联系,若是将两个理论相结合起来,就能形成一套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动因的理论:即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新折衷理论。  相似文献   

6.
战后西方跨国公司是在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急剧增长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关于跨国投资行为的分析,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理论模型。本文着重介绍了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伯克莱和卡逊的“内部化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并对上述理论的演变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大格局提出的我国面向21世纪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自2000年,党中央确立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概括叙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和我国对外投资理论研究的现状,介绍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动态,以期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局限及进一步发展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季红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7(9):93-101,107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主流理论对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行为的解释力存在局限性。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应吸收资源基础论和企业网络理论的合理内核,从而使理论的解释力更强,并更具动态性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阶段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邓宁FDI动态演进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邓宁在国际投资折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了“对外直接投资周期”理论。该理论旨在从动态角度解释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直接投资地位的关系,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该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应用。他指出一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由其人均  相似文献   

10.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十九世纪,而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对该理论进行研究,研究目的旨在对外商投资及我国对外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认识,力求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与我国产业结构更加相符。本文先就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进行阐述,再对我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最后论述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十九世纪,而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对谊理论进行研究,研究目的旨在对外商投资及我国对外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认识,力求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与我国产业结构更加相符.本文先就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进行阐述,再对我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最后论述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研究关于FDI区位选择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随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将区位分析方法引入FDI行为,提出区位优势是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因素后,国内外学者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理论进行了研究和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的研究也日益引起关注和重视。根据已有文献,国内外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的研究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研究;第二类是基于区域层面的外商直接投  相似文献   

13.
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极不相称。结合这一实际情况,通过对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适用性的分析研究,探索了适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理论依据,指出了这些理论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启示、指导作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高宇 《商业研究》2011,(12):45-49
早期主要运用国际化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方法,对对外直接投资(FDI)进行研究。随着贸易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在一般均衡框架下不断发展,FDI理论也被纳入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并将跨国公司加入到经典的H-O理论中对FDI进行分析。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模型下分析FDI,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是与FDI理论的发展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5.
牛文琪 《江苏商论》2004,(11):150-152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关口,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很快就会进入一个加速增加的时期。本文通过对垄断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分析,指出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并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对适应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地区进行的选择分析。  相似文献   

16.
吴敏华 《商业时代》2011,(21):49-50
本文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梳理,修正发展中国家逆向投资的战略资产寻求理论并借鉴邓宁的OLI折衷范式,根据企业所有权优势产生的FDI动机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进行了折衷分析。  相似文献   

17.
探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有助于我国依据这些优势深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差别性优势。  相似文献   

18.
跨国并购是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基于扩展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以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为例,分别从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要素整合优势和速度优势五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汽车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动因。  相似文献   

19.
基于投资要素理论的民营企业FDI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晨  毕誉馨  陈林莉 《现代商业》2008,26(12):21-22
本文基于投资要素组合理论来分析浙江省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文中首先介绍了投资要素组合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并依据投资要素组合理论来介绍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通过现象分析现有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中存在的瓶颈,最后根据其优势和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本文运用最新的经济统计数据,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此分析判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相吻合;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实际情况与理论预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