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农村经济发展 向高效化看齐 旦八镇镇氏刘雪霖说:“统筹城乡发展,两个方面非常重要。一是,要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为农村经济输血,为农村发展助力;二是,要引导、指导农民的生产劳动向高效化看齐。向高效化看齐,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的生产劳动要高效率化;二是,农民的生产劳动要高效益化。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破除"城镇化就是农村变城市"的误区。城镇化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基本路径,这一过程中,一是要把涉农产业纳入国家产业大格局中,获得产业平均利润率;二是要使农村居民获得社会平均公共服务。解决这两个核心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工业化吸纳大量农民进城,让他们享有市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在农村人口减少、进城农民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同时,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因此,城镇化既不是把农村变为城市,也不是把农业变成工业,而是通过调整农村的生产组织方  相似文献   

3.
城乡统筹发展要求职业教育更新教育理念,优化专业结构,转变办学模式,以提升城乡统筹发展能力;职业教育为城乡统筹发展培育新型农民和技能型人才,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科技服务.只有厘清两者的互动关系,明晰各自的作用和要求,才能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发展与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廷柒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15-117
农民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力量。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必须正确认识农民素质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农民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科教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素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短缺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严重短缺,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现实需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短缺主要在于公共服务城乡供给分割、政府供给责任缺失、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合理;只有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才能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短缺问题,确保公共服务惠及广大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6.
王斌 《老区建设》2007,(1):28-29
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从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五个方面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乡镇"统筹城乡"怎么"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国家政策和上级政府的各种决策,最终都要靠乡镇一级政府落实,"统筹城乡"亦如此.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中,许多乡镇政府面临一种困惑.志丹县旦八镇党委书记沙志军说:"在我国,长期以来相对于城市,乡镇是个‘农村’的概念,乡镇人口绝大多数是农业户籍的农民.农民以村的形式散居在广阔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8.
一、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概念 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中,既要建设现代农业,也要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要增加农民的收入,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封闭在农村的内部,要和城市结合起来,包括加快推进中国的城镇化,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去,从事非农产业,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逐渐使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找到一个新的前途。而城乡经济发展是二元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师仓 《中国城市经济》2010,(9X):314-315
<正>统筹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又是"五个统筹"之首,这是我国现实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没有八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城镇化,没有农民的市民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仍是不断扩大的趋势。农村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新一代农民工边缘化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好城乡,重点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农村要发展,关键在农业;城乡要协调发展,关键也在农业;只有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才有发展的基础,城乡才有统筹的基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让核心产业成为统筹 城乡的加速器 城乡发展不均衡,核心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旦八镇党委书记沙志军说:"农村经济的难点在于产业发展难.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在一定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三十多年过去,社会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而农村的生产模式却基本没变,已远远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步伐.一家一户生产,规模太小,成本太高,对市场需求无法把握,很多地方出现了农民种什么赔什么的情况,抵御风险的能力太弱,靠传统农业很难增收.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近期撰文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既要鼓励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又要把握好方向,防止走形变样。一些地方以统筹城乡为名,统农村的土地资源多,筹农村的公共服务少;统城市的建设项目多,筹农村的民生工程少。这些做法背离了城乡一体发展的宗旨。从根本上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公平对待农民,使农民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权益,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鄞州坚持把城市和农村、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工业和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系统研究,以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建设为抓手,联动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和城乡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逐步走上了一条通过镇村建设带动农村集中城镇化、农民集居市民化、农业集群高效化的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子。针对城乡面貌反差大和广大农村居民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2012年,鄞州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在总结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作出了开展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建设  相似文献   

14.
改革农村建房方式,促进农民集中居住,是深化农村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不仅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集约节约土地、改善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还能有效促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重城轻乡”为特征的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以“偏爱市民、吝啬农民”为特征的市民偏向的分配制度、以“就重避轻”为特征的重工业偏向的产业结构,这“三个偏向”是陕西省“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陕西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障碍。统筹城乡发展,应着重解决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切实解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落后的问题;二是切实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缺乏与获保金额少的问题:三是切实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问题。相应地,必须实施“三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资金,统筹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三个突破”,即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上实现新突破,在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上实现新突破,实施“大弹性就业”战略.在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上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九亿农民奔小康的核心问题.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机制,解决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本文在把握城乡统筹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明确了"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工业化、城镇化为根本途径,市场机制为基本手段,党和政府为统筹主体"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构建收入分配、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五大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统筹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的城市化发展新思维,而选择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时机,则取决于市场机制和现有城市发展水平两大动力系统的准备程度。政府和组织化农民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导和主体角色,应各司其职而又紧密合作,唯有如此,城乡统筹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来,广西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还存在很大反差,因此,广西要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就要突出四个重点:加快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对接;以制度创新推进城乡居民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9.
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对广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分析广东省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从如何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改善山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间实现资源共享等六个方面归纳了浙江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出了几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人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考虑,充分利用城乡两种资源,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实现共同繁荣。统筹城乡改革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奏曲”,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种错综复杂关系,只有理清思路,理顺各种关系,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