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的匹配数据库,基于Tobit、IVTobit等多种计量方案实证研究了进口产品质量提升对出口产品质量和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一般贸易进口产品质量显著提升了对应产品的出口质量,且在高、低研发强度企业及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均得到一致结果;高研发强度企业加工贸易进口产品质量有利于提升其出口产品质量,低研发强度企业则呈现负向影响。(2)无论是基于OECD成员国、"一带一路"倡议抑或反倾销调查分组还是针对高收入国家,一般贸易下进口产品质量均显著提升了同类产品的出口质量,但低收入国家则不显著。对加工贸易而言,来自非OECD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产品质量会降低出口产品质量。(3)从影响机制看,不管是一般贸易还是加工贸易,进口产品质量梯度均对进口产品质量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形成正向调节效应;一般贸易下进口产品质量通过创新中介效应显著提升了出口产品质量;但加工贸易下该效应则不确定。(4)进一步拓展研究发现,一般贸易下进口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了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但加工贸易却降低了国内出口增加值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11年~2017年间我国286个地级市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调节与中介效应、PSM等多种方式验证了数字金融下融资条件的提高对不同贸易方式下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来看,融资条件的提高促进了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出口规模;从影响机制来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政府财政支持则表现出负...  相似文献   

3.
印梅  王光伟 《商业研究》2012,(12):60-64
基于技术附加值分布的视角,本文对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地区间的比较分析。结论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地区出口贸易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地区发展并不均衡,地区技术结构状况的"质"和"量"并不统一;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整体要高于一般贸易水平,加工贸易大大提高了东部地区的技术水平,也提高了我国整体出口贸易的技术水平;在剔除了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之后,出口技术结构高度化趋势呈现明显的"拱形"特征。从研究选取的11个地区来看,在2006年之前地区之间的相对出口技术结构差距逐步扩大,2006年之后差距逐渐缩小;上海、江苏的总贸易出口技术结构最优,北京、浙江的一般贸易出口技术结构最优。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中国海关贸易和工业企业的合并数据,通过构建企业运营资本投资敏感性指标作为企业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效应。计量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的进入边际以及扩展边际呈现显著的制约效应,对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影响不大,企业融资约束与扩展边际存在典型的"U型"关系。金融发展程度的提升能够极大改善企业的融资约束的制约效应;第二,从不同出口方式来看,融资约束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进入形成一定的抑制效应。在扩展边际方面,融资约束对从事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的高端出口能力产生极大的制约效应,而对一般贸易的出口能力影响不显著。此外,作为"看得见的手"的政府补贴并未对出口决策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也并未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对出口产生的抑制效应。因此,稳步推进中国金融改革进程,提高金融市场化水平,适时调整中国政府对企业的补贴规模与方向,可能会有利于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张磊 《中国商论》2023,(6):21-24
本文利用2005—2020年山东省出口和经济发展数据,通过出口扩展型生产函数模型对出口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发展,但其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定量定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结论一致;从出口贸易方式来看,2007年开始经过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调整期后,2014—2020年山东省一般贸易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较大;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企业除了国内市场外,发展出口贸易也是正确的,在贸易方式的选择上应优先发展一般贸易出口。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2—2012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和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变动对各部门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正向出口变动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变动显著降低了劳动密集产业主导地区的失业,这一效应在东部地区和私有部门更加明显;国有企业资本更加密集,正向出口变动增加了东部地区资本密集产业主导地区国有部门的失业。基于教育水平、性别、年龄的分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果。基于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结果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性证据。本文首次利用多年的连续家庭调查数据从不同类型出口变动视角研究了中国的失业问题,有助于理解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失业的影响,在贸易保护主义风险高涨的背景下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加工贸易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增长。目前国内学者对加工贸易贡献作用的看法不一。通过从一般贸易的出口、一般贸易进口、加工贸易的出口、加工贸易进口四个方面对我国GDP增长做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一般贸易进出口与加工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加工贸易进口增长会使GDP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问题》2021,(2):48-62
本文利用迭代法测算了企业出口复杂度,并考察了资本品和中间品等不同类型进口产品对企业出口复杂度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进口资本品可以提升中国企业出口复杂度,而进口中间品则抑制其出口复杂度;进口中间品对外资企业出口复杂度的抑制程度要强于本土企业,这印证了加工贸易低端锁定效应的存在;进口中间品提升了高技术制造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复杂度,抑制非高技术制造业和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复杂度;进口资本品只显著提升了本土企业、高技术制造业以及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复杂度;在影响机制检验中,进口中间品对企业出口复杂度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企业研发投入被抑制、研发部门人力资本被挤出而引致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成为研究的热点。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角度,研究贸易以何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经济的增长。通过对我国1981-2002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揭示出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口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方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不同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方式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本文运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投入品和消费品贸易、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口贸易、出口贸易都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大,而且进口还是推动我国出口的重要原因;第二,我国投入品的进口和出口以及消费品的出口都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投入品的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大,而消费品的进口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第三,我国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都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加工贸易要显著得多。  相似文献   

11.
出口贸易、后向关联与全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数据,首先采用DEA方法测算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成分——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随后考察了出口的水平联系以及后向链接对测算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总样本下水平联系对生产率及技术进步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效率变化影响不显著,垂直链接则均不显著;三资出口企业和内资出口企业的出口水平效应与总样本一致,三资出口企业由于多从事加工贸易而与上游国内企业联系不足,其后向链接不显著,内资出口企业以一般贸易为主,其后向链接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及其宏观影响因素,实证检验政府扶植与高科技产业自身的发展对提升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开放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后,政府扶持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负效应,而行业自身发展则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基于增加值的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标,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进而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生产率、贸易成本与出口额三种影响机制的作用。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程度对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发达国家互联网发展程度对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互联网对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生产率渠道与出口渠道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贸易成本渠道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等,研究2008-2013年人民币汇率与内外需求调整对中国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失衡治理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仅对中国一般贸易失衡改善有效,外部需求调整对加工贸易失衡改善有效,而调整国内需求对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失衡改善均有效。由于当前中国贸易顺差调整应以减少加工类商品出口为主,因此需以扩大内需和调整外需治理失衡,人民币汇率升值则应谨慎。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实证分析了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即融资约束的缓解提升了企业出口绩效,同时出口又促进了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双向因果关系因企业所有制类型、规模及贸易模式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融资约束对民营、中小型及一般贸易型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显著大于国有、大型及加工贸易型企业;而出口对民营、大型及一般贸易型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显著大于国有、中小型及加工贸易型企业。  相似文献   

16.
《财贸研究》2020,(4):18-35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逐渐步入后工业化社会,其中,产业协同集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依附于制造业并衍生于其内部的生产工序和环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好坏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具有重要影响。利用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系统研究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产业协同集聚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产业协同集聚对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影响显著,对高能耗类型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影响程度高于中能耗和低能耗类型企业,对国有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影响并不显著,对混合贸易类型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正向作用要远远大于加工贸易企业与一般贸易企业。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产业协同集聚会通过提升成本加成率和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的方式提高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研究还发现,法制环境和电子商务应用强化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存是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而贸易壁垒是影响出口企业生存的重要外部因素。为此,本文基于PSM-Cox比例风险模型,采用全球反倾销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考察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企业生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贸易壁垒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消极影响,即贸易壁垒会加剧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退出市场的风险;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生存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和贸易方式的不同而不同;贸易壁垒会加剧民营企业的生存风险,但国有企业对贸易壁垒的反应并不敏感;贸易壁垒会加剧一般贸易企业的生存风险,但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机制检验表明生产率效应和竞争效应是贸易壁垒影响出口企业生存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2-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进口额滞后一期处理,对现有出口复杂度模型进行修正,测算了行业层面与省级层面的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工具变量2SLS法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创新效率与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修正的模型消除了加工贸易成分的进口额大于同时期贸易总出口额的现象;利用工具变量消除内生性以后创新效率对出口复杂度的提升效应明显提高;在PSTR模型中贸易开放度作为转换变量时,创新效率影响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程度显著高于金融发展水平作为转换变量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鉴国内外学术界目前普遍采用的测度服务出口复杂度的新方法,测算了全球112个经济体2000-2011年的服务出口复杂度,并据此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对影响服务出口复杂度的可能关键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人力资本、服务贸易开放度、利用外资额、人均GDP水平、基础设施以及制度质量等,均对服务出口复杂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货物出口规模则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2)服务业发展规模以及人口规模变量对发展中经济体服务出口复杂度不具备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发达经济体却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FDI对发展中经济体服务出口复杂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发达经济体则不具备显著影响;(4)制度质量对发达经济体服务出口复杂度影响的程度及其显著性,均超过了对发展中经济体的影响。与现有关于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相比,本文不仅补充分析了影响服务出口复杂度的关键因素,并且识别了同种因素对"两类"出口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研究所得结论对于中国服务出口实现"量质齐升"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政策意涵。  相似文献   

20.
技术复杂度是出口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新途径。本文采用Hausmann等(2007)的方法,从整体上、不同贸易方式、不同企业性质等方面测算了2000-2010年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发展变化,并构建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出口技术复杂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整体的出口技术复杂度相对较高,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在四类出口中最高;出口技术复杂度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主要是通过一般贸易出口实现。此外,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的进一步分析还表明:出口技术复杂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增强效应。这些结论为当前我国外贸结构调整以及稳定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