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突显了新的矛盾,并已成为影响当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要实现农村和谐稳定,一要增加农民收入途径,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二要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要着眼城乡统筹发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农民收入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在分析云南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大、地区不平衡突出、贫困人口多,从而制约着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跨越发展基础上,提出建设和谐美丽新云南应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抓手,发挥云南比较优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增强农民增收本领等举措促进农民增收和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以下称《建议》)指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的增加,关系到国内市场的扩大和社会整体购买力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党群关系的改善,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立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要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这一精神,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民增收问题上的积极作用,通过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及工作机制的转变,解决好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次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关键在于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农村成人教育主要是为了优化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增强就业能力,开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农村成人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许雅玺 《价值工程》2012,31(16):141
"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就是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文章论证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人口比例较大,而农民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所以三农问题仍旧是我国当前发展中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有效解决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所以对农民收入增长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大庆市农民收入为研究对象,对大庆市农民收入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同时对如何提高农民收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增加农民收入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强调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只有让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农村地区富裕了。农村地区的社会才会和谐,从而整个社会才会和谐。国家也才能长治久安。因而,增加农民收入在建设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艾。虽然说农民增收难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仍然可以从提高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水平及机会,以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第二、三产业,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业成本等方面去着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关系到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国家惠农政策、河北省创新的"送教下乡"办学模式和迁安现代农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为送教入村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送教入村,使中等职业学校可以直接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有效地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董婉姝 《企业研究》2013,(8):148+164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本文分析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状,并从产业因素、结构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制度因素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并根据其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与论述,提出了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转移农村劳动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政府扶持、明确政府职能、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等一系列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两种有效途径: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制度,增加财政对农业投入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继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富转移;通过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解决农民的土地财产所有权问题,帮助农民走向市场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通过增加公共财政对农业投入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以实现富转移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制度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根本性的,高效的。通过这一途径可有效实现农民减负增收,实现农民整体水平的提高,继而为农村劳动力的富转移提供坚实的基础。(一)托达罗模型…  相似文献   

11.
李嵘 《活力》2003,(10):6-7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是在农村,没有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我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努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2.
提高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结合上海郊区农民近年来的收入现况,分析影响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这对上海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促进农民增收 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宏军 《价值工程》2011,30(25):327-328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其收入水平对新农村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中阐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性,探讨了制约农民收入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在于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与农民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突出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充分了解农民收入的发展过程和现状,进而对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性意见与建议。为此,今春以来,我们深入到十几个镇区进行调查,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凤城市农民收入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建议,旨在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干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党在农村工作的一贯方针。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之前,江泽民同志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我们党在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和中心任务。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郊区农民增收问题。在今年市郊工作会议上,良宇同志明确要求到“十五”期末,郊区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实现同步同幅增长。农民增收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特别是上海郊区进入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确保农民收入增加,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农民增收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事关大局的大事,自然是工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惠农专项资金是中央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夯实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为目标,为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对农民的补助、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稳健、高效、持续发展以及特殊用途而注入的资  相似文献   

19.
试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应将其作为今后几年我国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目标。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就是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本文探讨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因素,并对解决问题提出总体解决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中央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连续出台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实现了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持续保持稳定。但同时应当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业增效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大多数地区农业生产效益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不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瓶颈,直接影响农村稳定,影响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影响和谐社会的实现。要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笔者认为,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外,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是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