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朱执信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杰出战士。他1905年二十岁时加入同盟会,1920年秋被反动军阀杀害,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洒尽了热血。他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组织武装起义,无役不与。在艰苦繁忙的革命工作中,他还写下近百万字的论著,不仅有力地抨击了立宪派的谬论,而且“以主张为答辩”,从正面阐述和发挥了革命民主派的见解。特别是对于经济问题,朱执信作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在中国革命民主派中,除孙中山和章太炎以外,他是在经济问题上最有创见的理论家,代表了二十世纪初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理论成就。本文试就朱执信的财政金融思想作一粗略的评析。  相似文献   

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陆隔海相望。早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前。无锡乡贤、我的先祖杨宗瀚就曾为开发这个宝岛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一所会计、金融特色鲜明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上海金融学院于2016年合并组建而成。学院起源于1928年由"中国现代会计之父"、著名教育家潘序伦先生开创的立信教育事业。2011年获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在近90年的办学历史中,学院被业界誉为中国现代会计教育的发源地和未来金融家的摇篮。  相似文献   

4.
《商周刊》2011,(21):14-16
20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就在10月9日这天,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百年锐于千载”。这是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对19世纪的描述。而20世纪初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那场革命及革命后至今的一百年,更何尝不“锐于千载”?我们该如何打量辛亥革命这“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征途中,这场打晌亚洲民主第一枪的伟大革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一不同于以往王朝更迭的社会巨变之下,蕴藏着怎样的时代逻辑、提供了怎样的历史得失,又凝聚着怎样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社会主义改造问题过去一年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现在又在讨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这些讨论很重要,发人深思,解除了许多精神枷锁,把过去许多错误的观点推翻了。过去二十多年,有些时候不但有为生产而生产,还有为革命而革命的倾向。有些同志认为革命愈彻底愈好,生产的速度愈高愈好,不去考虑革命和生产的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的最后目的是发展生产,生产的最后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满足社会需要。但是,三十年来,有些时候革命的结果破坏了生产,生产的结果降低了人民生活。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就要脱离群众,使一部分群众怀疑社会主义究竟有没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浙江的启示     
钟沛璋 《江南论坛》2003,(11):15-16
二十年前,我曾访问过因被称为“资本主义复辟”而闻名的温州。二十年过去了,温州怎样了呢?一进温州,一眼望去,已经认不得了。原来不足20平方公里拥挤的老城,已扩大到110平方公里,修建许多六车道宽广的大马路,而且高楼林立。以古代太守王羲之曾在这里驾五马出巡而命名的“五马街”,其热闹程度不逊于北京王府井。温州是地级城市中第一个电话升到八位数的城市。温州人牢记当年曾在杭州大火焚烧成千上万双温州劣质皮鞋,使温州人抬不起头来的耻辱,把诚信作为经商  相似文献   

7.
上海裕科(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洪光明在做咨询工作时,曾了解到宝钢、上海医药集团、上海实业集团、以及中国石化在上海的一些工厂,这些企业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现象,即一些很高端的人才被其它企业挖走。  相似文献   

8.
《时代经贸》2008,6(6):115-116
自1905年孙中山先生住上海荣昌祥服装店创制第一件中山装以来,中山装作为中国革命的一大标志,现已发展成为展示中国气派及风范的经典服装。  相似文献   

9.
在何香凝一生的光辉历程中,大革命时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她在这个时期的斗争,说明她不愧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执行者和捍卫者。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先生一流人继承孙先生传统,苦斗不屈,为中华民族树立模范。”这是对何香凝革命活动最确切的评价。早期追随孙中山革命早在本世纪初期,何香凝与廖仲恺东渡日本留学期间,就结识孙中山,开始了革命的生涯。她是  相似文献   

10.
<正>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在中国旧民主革命时期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在辛亥革命中,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又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都建立了丰功伟绩。中国人民不仅要研究、继承孙中山的政治思想,而且要研究、继承他的经济思想(包括他的经济建设思想),这对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无疑都是有益的。本文仅对孙中山的经济建设思想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通称黄埔军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它哺育了众多的军事人才,为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黄埔军校的建立,是孙中山吸取了屡次革命失败的教训后,重整旗鼓,锐意革新,坚持革命的重大决策;也是他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真诚帮助的结果。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黄埔军校“在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反革命以前,这是国共合作的学校”(《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520页)。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在向孙中山提  相似文献   

12.
正"革命不能被肮脏的手玷污"1915年2月14日,托洛茨基在《我们的言论报》上发表了与帕尔乌斯的绝交信:《致一位活着朋友的墓志铭》,信中他感谢帕尔乌斯曾经给予他巨大启发和思想上的共鸣,但是接着说,1914年之前的激进左派在一战爆发后变了,我们的朋友,现在死了,"现在的帕尔乌斯再也不是以前的帕尔乌斯了。此时他已  相似文献   

13.
1916年,德籍俄人、药学博士马克思·霞飞先生在今天上海的淮海路上创立了信谊药房,主要售卖进口西药和自制药品,之后信谊经历近百年的社会变迁,从外商独资到纯民族资本,从弄堂小厂到"远东第一大药厂",直到今日成为上海医药的处方药龙头企业。代代信谊人为企业奠定了非凡的精神基础,在被时间和现实的验证中,成为这家百年老店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就是流淌在企业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在无数变革和困境中,在许多发展前进的机遇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今天的中国,那么多曾经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店逐渐销声匿迹,任其过往辉煌如是都只能无奈地离开舞台,而信谊依然活力十足。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基因被传承下来持续发挥着作用,经过近三年的史料查证和口述实录,本研究总结和提炼出了信谊百年来坚持传承的三个核心文化因子,即超越利润追求的信念和价值观、产品质量第一、管理创新求变。这三个核心文化基因单独拿出来,并不足为奇,但是集中在一家企业,并贯穿百年坚持不懈,就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三民主义,既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也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但是,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和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旧三民主义已经不适合领导当时的民主革命。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先生在国民党“一大”宣言中,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新三民主义形成的过程中,共产国际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孙中山认识到了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二是在思想理论方面对孙中山的指导;三是直接参与了国民党改组和“一大”宣言的起草工作。  相似文献   

15.
山西票号与清政府的勾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票号是适应国内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直接从封建商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经营商品交易中货币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明末清初民间虽然已经有了大量货币汇兑业务,但就现有史料,到清道光初年始有专业汇兑组织,这就是山西平遥人经营的票号(亦称汇兑庄)。从道光初年(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衰亡,历经一百多年。而它与清政府的联系,则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兴起以后开始的。票号与清政府的联系,步步升级,以至达到如膝似漆,直到清王朝的崩溃为止。此间大体分作三个阶段:咸丰元年(1851年)到同治三年(1864年),为票号与清政府的初步结托;同治四年(1865年)到光绪二十年(1893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前,是票号与清政府的进一步勾结,并充当清王朝的财政支柱;甲午战争(1894年)到辛亥革命(1911年),为票号与清政府勾结的顶峰。辛亥革命以后,票号失去靠山迅速衰败。  相似文献   

16.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中,上海的资本家阶级对武装起义的策动、组织和支援,都有很大的贡献,有过积极的表现。本文将以我们初步搜集的具体材料进一步考察辛亥革命以后一段时间里,上海资本家在经济领域里的实业活动,以便展示资本家阶级在革命以后的活动轨迹和资产阶级革命对近代实业发展的反作用,供研究近代经济史的同志们参考。 一 上海资本家阶级在辛亥革命后一段时间里掀起的一股兴办实业的浪潮是跟当时的政治局势密切有关的。 辛亥革命以后,代表资本家利益的南京临时政府积极提倡实业,它布告国民,“丕振实业”,以“增祖国之荣光,造国民之幸福”。它并制定和颁布了一些保护工商业发展的章程和则例,以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以后,也积极宣传“今共和初成,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莫要之政策”,而且认为:“为今之计,欲商业兴旺,必从制造业下手”,对近代工业的发展特别予以关注。这些,无疑都会对当时正在发展中的资本家阶级的实业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徐俊忠 《开放时代》2021,(6):171-184
孙中山晚年的政治反思,是他政治思想中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他认为,中国革命必须严肃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问题;推进中国革命需要反思"欧美革命思想",并转而学习"俄国革命圣人"列宁的思想;要取得革命成功,就需要建设一个以"主义"为信仰的"革命党",造就以"主义"为灵魂的"党军";革命还要避免欧美"政党政治"的结局,并努力造就一个"好政府",等等.孙中山的这些反思,对于理解其个人的生平和思想不可或缺,也是全面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及创制的新中国政治文明的前置条件.  相似文献   

18.
杨方东 《新经济》2005,(9):32-35
进入7月,上海楼市向下的标志性指标真的出现了,这一指标曾在香港出现时,香港楼市随即滑入5年的衰退期,在同期的广州出现时,广州一些楼价几年后被腰斩了一半。然此时,外资进入上海及其他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步伐并没有减慢。我们惊诧于外资在楼市下跌中继续套利的策略,更惊诧于他们的判断:今天的布局是在中国未来5年享受地产暴利的最后机会。  相似文献   

19.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国际歌》被译介到中国以后,这首经典革命歌曲在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的政治影响。本文考察了《国际歌》首句中les damnés一词的汉译演变,并从文化史的角度揭示出它的翻译实际上是与中国革命叙事的主体性范畴——“受苦人”之间实现文化对接的过程。从les damnés到受苦人,体现了中国革命现代性实践中自外与自内两条文化线路的一次历史交汇。  相似文献   

20.
在上海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闽商曾有一支独秀,开拓或独占了航运、蔗糖、棉花、纸业、果桔、炒货、蓝靛等行业,闽商甚至成了一些行业的代名词。可以说,闽商在上海历史的记忆中擅贾富裕而受市民瞩目,因此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俗对上海社会各个层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