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磊 《济南金融》2005,(1):55-55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开展助学贷款业务是我国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的重大政策。在我国信用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要大力发展国家助学贷款必须对现有的贷款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由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从还贷年限、贴息方式、经办银行、还款约束方式等方面对助学贷款作了全面调整.笔在此就如何促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雷霖 《甘肃金融》2003,(3):72-72,71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决策.3年来,国家对开办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不断进行了完善,同时提出了开办一般商业助学贷款业务的具体意见和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而采取免征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收入所得税等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的制度设计下,国家助学贷款是按商业性原则办理的政策性贷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决定了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低效率均衡.本文以山东理工大学的国家助学贷款的业务开展为案例,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开展中的双重目标所带来的主要矛盾:低收益、高风险的政策性贷款与商业银行企业化经营的矛盾,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国家助学贷款供给水平、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助学贷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业务,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项业务十分重视,要求银行业积极主动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本文通过对宁波市助学贷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助学贷款业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缺乏统一的贫困生衡量标准、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助学贷款隐藏着潜在的风险等,致使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助学贷款总量偏小.作者还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助学贷款提出了要提高认识、强化管理、防范风险、建立助学贷款业务信贷管理体系和贫困生衡量标准与筛选机制等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商业银行助学贷款业务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助学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资助经济困难学子完成学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对莘莘学子来说更是具有"雪中送炭"之功效.自1999年国家开办助学贷款业务以来,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发展具有速度缓慢性和结构不平衡性等特点.最近,我们对生源地余江县助学贷款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6.
天水市助学贷款开展情况及特点 2002年以前开展的都是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业务,但是由于政策制度不完善,助学贷款业务进展非常缓慢.随着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出台,国家助学贷款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仅05年发放国家助学贷款609.3万元,是前几年的总和,有1129名学生受益,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额占到了全省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7.
公平与效率:国家助学贷款低效均衡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制度设计下,国家助学贷款是按商业性原则办理的政策性贷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决定了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低效率均衡。本文以山东理工大学的国家助学贷款的业务开展为案例,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开展中的双重目标所带来的主要矛盾:低收益、高风险的政策性贷款与商业银行企业化经营的矛盾,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国家助学贷款供给水平、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杜永强 《甘肃金融》2002,(12):17-18
开展助学贷款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决策,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加速人才培养、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金融措施,国家对开展助学贷款工作非常重视和关心.但是,我国的助学贷款业务发展还不很理想,尤其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缓慢.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1年底全国助学贷款余额为32亿元,其中国家助学贷款13亿元,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19亿元.从开办时间与发展速度来看,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比国家助学贷款晚开办半年,但贷款余额超过了46%.下面,笔者就全面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9.
姜雪涛 《中国金融》2007,(18):84-84
近年来我国助学贷款业务发展较为健康,但由于存在着若干制约因素,助学贷款覆盖范围还较窄,贷款满足率还不高,同时也带来助学贷款违约率上升等问题。为此,我们对泰安市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深入分析了制约助学贷款发展的因素,提出进一步拓展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彤  李曙东 《甘肃金融》2011,(11):66-66
国家助学贷款发展中存在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由政府主导,银行、高校和政府共同构建的政策性贷款业务,对帮助高等学校家庭贫困生完成学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自1999年施行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以来,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在内蒙古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实际运作当中,还存在着发展速度放缓、满足率低、结构不平衡及信用风险较大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建议:1.优化国家助学政策结构,构建多层次的助学贷款体系;2.协调好助学贷款管理中相关各方的关系;3.加大政府参与和资助力度、完善相关制度;4.合理修正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中的若干要素;5.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助学贷款业务发展很快,极大地推动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助学贷款是以偿还为条件、以信用为基础的经营性业务,因此金融机构必须考虑贷款的“三性“.鉴于借款主体、还款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借款主体未来偿还能力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助学贷款业务开展的初始阶段,有必要对助学贷款的潜在风险及风险防范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0年9月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实施以来,浙江省助学贷款业务得到了实质性发展,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措施,尚需我们不断去完善.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实现教育公平化,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2009年国家发布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新政策之后,助学贷款的资助范围和力度进一步扩大。国家助学贷款走向市场化,尤其是国家助学贷款二级市场的建立和商业保险制度的引入,有助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是运用金融创新工具改进助学贷款制度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了我国助学贷款二级市场和保险制度的具体运作方式,并对国家助学贷款市场化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助学贷款目前可采取无担保(信用)助学贷款和担保助学贷款两种方式,在我国目前个人信用制度极不完善的情况下,对于担保助学贷款或无担保(信用)助学贷款的方式选择使商业银行陷入了两难境地。由于银行坏帐损失的风险增大,这也会影响银行开展助学贷款业务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关于改善国家助学贷款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是银行向借款学生发放的由国家财政贴息,用于借款学生在国内高等学校就读所需学费、住宿费的贷款。自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开办以来,支持了数以万计贫困学生的求学,  相似文献   

17.
《新疆金融》2013,(2):150-154
<正>助学贷款在新疆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家助学贷款,另一种是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将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手续由借款人所在高校转到其家庭所在地金融机构进行审核、发放和收回的贷款,相对国家助学贷款而言,对资金风险控制力较强。此项工作在阿克苏地区推广运行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广大经济困难学生和社会有关方面的肯定,但由于多种原因,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还没有达到预期成效,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进一步完善。本文力求通过对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难点问题的原因剖析,提出有效促进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稳健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业务,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项业务十分重视,要求银行业积极主动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本文通过对宁波市助学贷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助学贷款业务发展中存的突出问题,包括:缺乏统一的贫困生衡量标准、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助学贷款隐藏着潜在风险等,致使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助学贷款总量偏小。作者还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助学贷款提出了要提高认识、强化管理、防范风险、建立助学贷款业务信贷管理体系和贫困生衡量标准与筛选机制等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商业银行助学贷款业务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但由于诸多软、硬环境的制约,商业银行办理此项业务的积极性不高、业务发展缓慢。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和风险防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缘何难以助学: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到目前包括生源地助学贷款、商业性助学贷款在内的助学贷款体系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助学贷款一直备受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但随着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助学贷款手续繁杂、补偿资金不到位、贷款违约率攀高,等等。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一边是人数占到新入学大学生半数以上的贫困生,一边是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的少人问津,甚至逐年缩水。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