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对于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体系日臻完善,农业信息化程度处于全国前列,由东北农业大学创建的“农业专家咨询系统”是“黑龙江农业信息网”中的重要节点。“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借鉴了国际农业信息化和发达国家农业专家系统的先进经验,坚持高校科研成果和农业需求紧密结合,坚持立足三农、服务用户以及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以“农业专家在线”网站的形式面向三农进行信息咨询服务,这对推动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3.
信息在农业领域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现阶段,黑龙江省通过农业信息网、农业信息服务站两个主要平台向农户发布农业信息,使黑龙江省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黑龙江省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渠道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瓶颈问题,本文应用实地调研,以及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从黑龙江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渠道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渠道的构成,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黑龙江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渠道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社会转型变革中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和政府信息服务的内涵、实质与实现。基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目标与发展环境,认为政府信息服务模式改革应是“十二五”经济社会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地方政府信息服务模式改革应该体现超前、便民特色,寻求和创建地方政府信息服务特有模式,同时提出建设政府信息集成共享公共服务平台等铜陵市政府信息服务模式改革主要建议项目,服务“十二五”大建设与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农业也成为其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财政支农资金不断增加。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根据国务院2015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同时,黑龙江省也不断优化调整财政支农结构,突出财政支农重点,促进其“三农”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目前,黑龙江省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已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是仍存在产业发展模式不合理等限制。论文针对黑龙江省各区域生物质能资源量不均衡的现状,将各区域划分为三类地区,并结合三类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提出针对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并为模式的实施提出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提高生物质能科研力度、完善服务机制建设、加强宣传、强化行业管理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信息服务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涌现出了一批传播科技和市场信息以及服务农村发展的成功信息服务模式。在总结现阶段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类型及其应用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制约河南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有效应用的瓶颈,据此提出加快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信息化服务长效运行机制。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农村信息化工作起步晚,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围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这个基本目标。探索如何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信息服务模式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在中原崛起、中原振兴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吴洁平 《时代经贸》2011,(22):99-100
“无处不在的网络”、“随时随地随需”的信息服务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驱动力和提升器,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由此探讨了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提出了几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校对接”是把农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直接送到高校食堂的新型供销模式.在进行的过程中出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现象,原因在于:高校和农业合作社认识不足,政策扶持不足,采购模式和供应模式的矛盾,运作的模式不够规范,高校的需求不稳定,与之对接的农户销量难以保证.“农校对接”的完善对策在于:以法律合约作为保障,建立农校信息交流平台,完善农产品的检测体系,积极发展中介信息服务企业,加强对农业合作社的专业培训和特殊时期多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运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运行模式构建原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服务和企业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运行模式,探讨了不同模式下的信息采集、处理、传播方式,并且对不同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下传播的信息类型、适合对象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部署,支持垦区经济建设,深入开展质监护农“春雷行动”,4月24日,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联合开展的质监护农“春雷行动垦区行”活动正式启动。 在为期10天的行动中,将在全省各农垦局开展各种惠民行动,为我省150万垦区人民服务。启动仪式结束后,各队直接出发分别奔赴黑龙江垦区九个分局,深入115个农场开展活动。 在这项活动中,将主要对垦区化肥、血压计、学生眼镜、定量包装商品等开展免费检验检测服务,为垦区培育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黑龙江省名牌,黑龙江省免检产品,帮助垦区建设社会公正计量服务站,保证贸易结算公平,帮助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户、示范田、示范区,开展“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认证,帮助垦区建立连队、农场医院定点检定制度,在垦区加油站推广“POS”防作弊系统,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垦区群众“两个安全”意识,促进垦区和谐稳定。维护农户合法权益等内容。 本刊记者作为随行记者跟随“春雷行动垦区行”牡丹江分队一起深入一线,对这次黑龙江省质监局支持垦区现代农业的行动进行了综合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与机制探析——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信息资源,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现阶段,为推进新疆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农村信息资源共享能力,需要构建一套上下贯通、横向协调的“区地县乡”四级农村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以及与之协同运作的机制,为新疆农村信息资源整合提供引导和保障,实现农村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需从完善农村信息资源整合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建设、积极搭建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本地化和实用化的信息资源服务、加快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完善重点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促进新疆农村信息资源整合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外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服务需求以及社会化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站式”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该模式以渠道建设服务为资源基础、信息共享服务为工作平台、活动交流服务为合作通道、专业咨询服务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长株潭社区服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是推进社区服务,实现社区各主体合作共赢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基础平台。对于长株潭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信息服务需求,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必须围绕“抓住长株潭城市社区信息服务建设的关键时机,实现长株潭社区信息服务跨越式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寻求长株潭城市社区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及其实施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对称的农产品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分布比较广泛,但是由于农产品信息化建设还不断完善,很多信息不对称,限制了农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和流通,阻碍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基于信息对称的农产品信息服务模式是十分重要的,文章重点分析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我国农产品生产、运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建立信息对称农产品信息服务模式的对策及方法,旨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地发展和完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是实现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随着黑龙江省多年的不断实践,农业产业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一暴露出来,制约其效用的充分发挥。因此,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对于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及深远影响,农业产业化现状调查作为其问题研究的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撑变得更加重要与必要。  相似文献   

17.
温涛  向栩 《经济学家》2024,(4):56-66
农村金融服务亟待创新以有效满足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需求。当前,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性、便利性、可得性明显提升,已经具备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能力,但还需进一步突破微观机制与渠道缺陷、服务体系内部不均衡、外部融资溢价、城乡“数字鸿沟”明显、创新能力不足和统筹施策不力等薄弱环节。农村金融以创新姿态服务农业强国建设,需加快从“扶贫金融+普惠金融”到“普惠金融+产业金融”、从银行主导到“银行+市场”双重主导、从支持生态扶贫到服务乡村绿色发展、从信息孤岛到开放型信用信息平台、从传统金融扶持到金融科技赋能、从发展激励到统筹发展与安全六个方面进行路径创新,实现“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力机构”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8.
国外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共财政对农业的一般服务支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农业的“一般服务支持”是公共财政支持农业的主要措施之一。一般服务支持是指为了给农业发展以及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农业科研等方面进行的投资服务(OECD,2004)。主要包括:(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欧盟规定,凡是购置大型农业机械、土地改良、兴建水利等,欧盟提供25%的资金,其余75%由各国政府自行决定予以再次补贴。(2)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建设的政府服务支持。(3)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美国政府为农民提供的农产品供求状况、价格行情及预测等…  相似文献   

19.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何以实现数字化转型一直是推动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从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的角度出发,详细探讨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传统水稻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过程。研究发现:产业园的转型实践活动拥有不同于一般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数字化转型思维,产业园以类似“领导者+服务者”的双重身份,通过深入洞察传统水稻生产方式痛点问题,依靠制度嵌入、技术嵌入、关系嵌入的方式为传统水稻生产模式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详细指导与服务保障,并基于“需求-响应-实现”逻辑形成引导农业劳作形式与农业生产主体数字化的转型机制,成为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主体。因此,为推进农业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工作,相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注重确立长期转型计划,对数字生产模式做出前瞻性认知并提供相应服务,为数字农业生产技术能够在乡野普及落地提供制度保障,形成一批成熟可推广的数字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经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五常市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大市,通过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笔者认为还应该明确主攻方向;加快“四化”建设;讲究工作方法;落实基本保障。才能更好地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才能加快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