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贸导刊》2005,(2):17-18
一、世界经济增长适度回调 ,我国外部经济环境依然良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2004年9月底公布的新一期秋季展望报告中 ,对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估为4.3% ,将比2004年降低0.7个百分点 ;联合国LINK项目2004年11月22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8 % ,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环境继续改善,发达经济体经济进一步好转,新兴经济体经济企稳,但全球经济调整尚未结束,仍面临一系列潜在风险。一、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拯救经济,令世界经济在2010年呈现超过5%的明显回升态势,但之后几年的复苏步伐却异常缓慢。其中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复苏较多依赖政府政策刺激,而主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世界经济将呈现恢复性增长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经济出现全面衰退,特别是主要发达经济体,上半年出现了近代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全面衰退。但随着各国经济政策的落实及政策效果的显现,自下半年起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消费和投资开始缓慢恢复,经济下滑速度放缓并逐步走稳,致使全年全球经济下跌速度低于预期。据2010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估计,2009年全球经济整体下滑0.6%(见表1),  相似文献   

4.
<正> 据德国《商报》3月17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了对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将原先预计的4.0%提高为4.6%。该报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于4月中旬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的最新预测说,受美国、日本及英国等国经济复苏的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将有所加快。基金组织预计,美国经济今年的增长率将为4.6%,比其去年秋季的预测提高了0.7个百分点;日本和英国今年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形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全球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尽管比上年度有所放慢,但总体上维持了较强的态势,预计可达到4.3%。这表明,迄今为止全球经济抵御住了石油价格上涨的压力,经济本身仍处在周期的上升阶段。与此同时,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风险仍然存在:石油价格上涨并可能继续在高位运行;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国际社会尚未就解决问题的出路达成共识;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泡沫扩大,能否实现软着陆存在很大不确定性。2006年,即使上述因素没有出现急剧恶化,全球经济增长率也可能会比2005年略有下降,预计维持在4.0—4.3%的水平。一、世界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及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全球经济在2009年开始缓慢复苏,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为刺激经济的扩张性政策将逐步退出。本文分析了2010年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分化对我国经济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7.
一、世界经济走势——继续缓慢复苏世界经济自2001年陷入衰退后,2002年开始从谷底缓慢复苏,增长的基础比较脆弱,全年实现低水平增长,预计为2%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为2.6%,而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全球经济预测报告均认为只有1.7%左右)。2003年世界经济仍将继续缓慢复苏。不确定因素仍然十分明显,发达国家还一时难以进入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发展中国家依然面临许多困难。国际机构普遍预计世界经济要到下半年才可能走向平稳增长轨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2年9月25日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幅将为3.7%,联合国今年1月10日发表全球经济预测报告认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贸导刊》2005,(12):18-18
联合国《LINK全球经济展望》联合国5月16日发表的《LINK全球经济展望》认为,2004年世界经济实现不同寻常的3.9%的高增长,全球经济活动在2004年底达到高点。但是随后世界经济从2004年11月开始放慢增长,时间、速度都比预期的更早和更快。预计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为2.9%,而不是此  相似文献   

9.
《大经贸》2009,(5):13-13
国际国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将衰退1.3%。该报告指出,2009年发达国家将衰退3.8%,其中美国衰退2.8%,2010年有望恢复到零增长;欧元区国家在2009年和2010年将分别衰退4.2%和0.4%;受中国和印度的拉动,亚洲发展中国家在2009年2010年的经济增速将有望达到4.8%和6.1%。  相似文献   

10.
田丰 《中国海关》2010,(3):36-36
世界经济复苏步伐之强劲远远超出预期。IMF在2010年1月26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中将对2010年世界产出的预测大幅提高至3.9%,上调了0.75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在1月20日发布的《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2.7%。  相似文献   

11.
一、2006年世界贸易强劲增长超出预期 受世界经济增速加快的带动,世界市场需求继续保持异常旺盛的局面,2006年贸易增长超出预期.据联合国最新估计,2006年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量增长超过10%,贸易额增长16%.世界贸易量的增长超过了世界产出增速的两倍,预示着全球经济融合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2.
梁艳芬 《国际贸易》2007,(11):32-36
200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增长率超过5%。与过去几年美国经济一支独秀的增长模式不同,2007年以来,发展中大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突出贡献。预计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经济强劲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一半。在发达国家中,欧元区和日本在两个季度的强劲增长后,于2007年第二季度增长速度放慢;房地产市场下滑和次债危机继续困扰着美国经济,上半年美国经济平均增长率只有2·2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7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2%。尽管支持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仍然健康,且日益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1.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风险惠誉《全球经济展望》预计,2012-2013年全球GDP增幅分别为2.2%和2.8%;2012-2014年主要发达经济体GDP分别增长1.1%,1.7%和2.2%。  相似文献   

14.
一、2006年世界经济总体形势及2007年基本判断2006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预计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在5%左右,略高于2005年(4·9%)水平。200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幅预计达到10%,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有望超过1万亿美元。2007年世界经济继续处于周期性扩张阶段,但增速较2006年略  相似文献   

15.
经合组织发布的OECD综合领先指数显示,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整体趋稳,全球主要经济体运行分化明显。2012年世界经济仍维持结构调整中不稳定、不均衡的复苏格局,受地缘政治、自然灾害以及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多数机构下调了早先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2012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3%,比2011年下降0.5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都较上年有所下降,表明全球经济彻底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仍有待时日,2013年全球经济较2012年难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2003-2007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超过4%,其中,2004年、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5%、5.1%和5%,为1973年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持续增长时间最长、增长率最高的增长周期.2008年,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国次贷危机泛滥,世界能源、粮食、矿产品、海运价格上涨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世界经济正在发生转折,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经济增长的回落和通货膨胀的抬头,使全球经济增长正面临滞胀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总体经济信心表现如何?各国民众如何评价本国的经济形势?谁是“赢家”?谁又是“输家”?益普索在全球24个国家进行的《益普索(Ipsos)全球经济信心系列调查》为你揭示2013年的全球经济脉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贸导刊》2004,(12):55-55
一、联合国《LINK全球经济展望》今年世界各经济体将在去年下半年出现的强势复苏的基础上呈现普遍增长,平均增长速度将达3.7% ,但下半年增速会较上半年有所下降。200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4%。全球经济决策者今年的主要挑战是取得尽可能广泛和更加平衡的增长,同时要防止经济再次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经济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当前,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约为70%,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比重接近80%;服务领域跨国投资占全球跨国投资的比重已接近2/3,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约为1/5。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和变革,但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趋势没有  相似文献   

20.
祝宝良 《国际贸易》1997,(11):24-27
按照联合国利用世界经济联结 模型系统进行的预测,1997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预计由1996年的2.9%上升到3.1%,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率保持稳定,国际贸易保持适度增长。1998年,世界经济将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世界经济将增长3.2%,国际市场价格继续保持稳定,国际贸易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