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宗颖 《中国外资》2010,(24):177-177
反致制度自诞生至今,一直是国际私法领域争论最激烈的问题。现今虽仍有许多国家不接受它,但已有不少国家在立法中以例外情况适用反致制度。特别是在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的继承问题的适用。  相似文献   

2.
反致制度自诞生至今,一直是国际私法领域争论最激烈的问题.现今虽仍有许多国家不接受它,但已有不少国家在立法中以例外情况适用反致制度.特别是在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的继承问题的适用.  相似文献   

3.
陈多旺 《金卡工程》2009,13(7):95-95
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即以人民群众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样的价值取向具有合理性。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重要保障。法治的价值目标与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一致,在于"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论反致制度     
反致是国际私法上一项特有的制度。1878年法国最高法院福果案判决使反致制度成为当代国际私法领域颇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其反致理论逐渐形成了理论上尖锐对立的两派。在冲突法运用反致与否以及适用程度的实践中,国际、国内立法及司法实践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一个多世纪以来,各国学者对它争论不休,但这并不妨碍各国实践普遍采纳这一制度。究其原因,是因为反致制度有利于公正合理地解决国际民事纠纷,符合国家的利益,符合国际私法的宗旨和本质。虽然其也受到现代冲突法革命的冲击和挑战,但在各国国际私法趋于一致之前,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我国未来的民法典(涉外篇)应该采纳反致和转致制度,并适当扩大反致制度的适用范围,但应以必要和不造成无限循环为限。本文对反致制度的含义及其产生条件着手,阐述了关于反致理论上的分歧,陈述了赞成派和反对派的主要理由,并表明笔者的观点,最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繁荣,总结了我国设立反致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反致制度     
李小莹 《金卡工程》2010,14(6):110-110
反致制度作为国际私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对于其存在的合理性,理论界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但是,纵观世界各国的反致制度,法学专家的激烈争论并没有阻挡其发展的脚步,相反,在各国国际私法实践中,反致制度仍在向前发展并呈现出被普遍采用、适用范围趋同、被例外采用时又力图克服其弊端的发展趋势。鉴于反致制度将长期存在并发挥它的例外协调作用,我认为,在我国的国际私法中应对反致制度加以改革和利用,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瀚琰 《云南金融》2012,(5Z):106-107
自1878年法国福果案至今,反致制度一直是国际私法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反致有完全肯定,部分肯定和完全否定三中态度,而肯定或者反对的理由也大同小异。本文意在以另一种眼光审视反致在中国是否应该存在的问题,即以当代中国的国家结构为着手点,从客观上分析反致存在的必须,摒弃以往注重主观分析的角度。  相似文献   

7.
李瀚琰 《时代金融》2012,(14):106-107,114
自1878年法国福果案至今,反致制度一直是国际私法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反致有完全肯定,部分肯定和完全否定三中态度,而肯定或者反对的理由也大同小异。本文意在以另一种眼光审视反致在中国是否应该存在的问题,即以当代中国的国家结构为着手点,从客观上分析反致存在的必须,摒弃以往注重主观分析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徐志芳 《金卡工程》2008,12(11):21-22
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创造具有激励作用,还有利于调节公共利益,有利于有保护投资,有利于促进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等积极作用.但同时它也具有形成知识霸权和技术垄断,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害的消极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做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法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法国数学科学和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弗朗索瓦·佩鲁在其名著<新发展观>一书中,立足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层面,深入地探讨了经济增长的合理性这一重要问题.他强调纯粹的经济增长并非从来就是合理的;经济增长应以人的发展作为价值前提;文化是检验经济增长合理性的标准.他的这些观点,赋予了经济增长问题深刻的价值意蕴,对于发展中国家建设现代化有着重要的警醒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评估价值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资产评估价值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资产所有者和有关当事人的经济权益,如何判断评估价值的合理性和公正性,首先应分析资产评估目的与评估方法选择的合理性,其次重点要分析评估参数的选择和确定是否科学合理,只要各类资产评估时选择的评估参数在合理的范围内,则整体资产评估价值就是合理的。文章提出资产评估价值的合理范围应在±6%~15%。  相似文献   

11.
郑敏 《现代金融》2004,(10):38-38
从古至今,所有改革均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改革的两面性决定了必然要涉及到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企业组织的变革与历史变革的过程是相似的,改革越深人,矛盾就越突出。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只要把握好员工的心态,完善调节的措施,影响企业改革的负面因素完全可以消除,甚至能借力前行,成为企业变革的强大动力。大体而言,员工对改革持迟疑态度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汤磊 《时代金融》2012,(32):28-29,32
经济法的核心价值,是指经济法对于主体的最根本的有用性,它在经济法价值体系中处于指导性、明示性的作用,引领和支撑着经济法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经济法一个重要部门,它同样受经济法核心价值——社会整体效益的引导。反不正当经济法是在鼓励和保护正当的个人竞争的基础上,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以维护市场的稳定有序。  相似文献   

13.
查菲 《金卡工程》2010,14(7):72-72
从理论的发展脉络来看,法律的现代性问题是同后现代的法学思想相伴而生的,本文通过一个法律悖论的引出,指明了法律现代性的特征--理性化,通过分析韦伯对于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的内涵阐释,来借鉴我国法律制度的立法和司法,制定高效率的法律体系应对来自多元复杂社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现行保险制度下,保单所有人申请保单贷款,则需向保险人支付利息。保单贷款利息是否应该支付,一些人产生质疑,有言论认为保单所有人是在向自己借钱,因而在保单贷款中,保险人不应对保单所有人收取利息。本文认为,保单贷款收取利息是合理的,并从货币时间价值、利率理论、保费计算方式、利息计算方式及保险人的竞争等五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会计是诱发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而公允价值会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稳健性等原则产生的负面影响,对金融危机的扩大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会计是诱发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而公允价值会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稳健性等原则产生的负面影响,对金融危机的扩大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现行保险制度下,保单所有人中请保单贷款,则需向保险人支付利息.保单贷款利息是否应该支付,一些人产生质疑,有言论认为保单所有人是在向自己借钱,因而在保单贷款中,保险人不应对保单所有人收取利息.本文认为,保单贷款收取利息是合理的,并从货币时间价值、利率理论、保费计算方式、利息计算方式及保险人的竞争等五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确立公平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20.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呈现"二元金融结构"典型特点。为规范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正确发展,本文运用哈耶克的局部知识理论分析在二元金融结构的背景下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合理性,从而说明非正规金融合法化的必要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发展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