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先锋派所创造的叙述话语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叙述话语表达方式,给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余华是先锋派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本试就叙事重复的应用、叙述距离的把握、叙述角度的选择三方面分析其叙述话语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先锋派所创造的叙述话语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叙述话语表达方式 ,给文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余华是先锋派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 ,本文试就叙事重复的应用、叙述距离的把握、叙述角度的选择三方面分析其叙述话语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在小说《兄弟》的创作中,余华几乎用了全书三分之二的笔墨描写"文革"这个特殊时期,而其余三分之一则是在为"文革"期间发生的故事做铺垫。余华的文革叙事沿用了常用的儿童视角进行展开性的描写,但这种儿童视角已经是经过他的多部作品发展后的创作方式,有了一些不同以往的特点。在儿童视角的描写下,辅以群体的"狂欢化"描写和冷静的"零度写作",让整部作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读来深刻,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4.
先锋小说作为新时期文学中的重要流派,以其对传统小说现实性的背离显现出明显的反叛精神,在艺术上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先锋派作家多以虚实结合的叙述方法拓展小说表现力,明确承认小说的虚构性;在内容上则主要集中于性、死亡、暴力等主题的关注;在情感视角上则往往选择冷漠、孤立.余华作为中国先锋派小说中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则充分体现出了这些特点.本文试从余华作品中暴力写作的方式、作者写作的感情及暴力因素等方面分析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叙事艺术,并从其后得出余华对现实社会及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余华小说的序跋是余华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闪光点,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窥视到余华对于小说创作所持的一些独到的观点,这些观点是作家在"无边的写作"中神启般的顿悟。余华善为序跋,简洁单纯的表述中处处充满着对于小说创作观点的理性见解与思辨气质,在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中也体现出其反常理的小说观,主要体现在反权威、反主流、反传统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将叙事理论引入电视研究是一项有意义且富于挑战性的工作.电视叙事研究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研究只限于虚构的电视叙事作品,如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情景喜剧及供电视播出的电影等.广义研究包括电视"文本流"中一切带有叙述性质的节目类型,如部分新闻节目、少数广告及一些故事性强的纪录片;还包括对非叙事性节目中若干叙述性因素的考察.本文所采取的理论视角是广义的电视叙事研究,着重分析电视与电影、小说在叙事层面上的差异,从而凸显出电视叙事的特殊性,为电视叙事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余华20世纪90年代后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细读,探讨三部小说中“饥饿意识”的诸种表现以及“饥饿意识”的深层表现:因饥饿而产生生存困境;崇拜和渴求食物而表现出对原始生命的崇敬;缺乏食物时善良、信念、自尊都逃匿得无影无踪,而所有这些都指向余华小说的生存价值观:为“活着”而活着,在求生本能中彰显出生命的能量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小说注重叙述,而相对降低了对所叙述内容的重视。这对于20世纪80.90年代登上中国文坛的先锋作家们来说,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的意义。在他们的视角里,小说的叙事远远比故事更重要。这一点。在先锋小说作家格非的创作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由谁来叙事以及故事怎样被叙述,效果是很不同的。同样的一个故事从不同的叙事角度或者不同的叙述语气讲述,给读者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在格非的小说中,叙事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9.
现代叙事小说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丰富而复杂的内涵。要理解这种类型的小说,需要具备新型的阅读方法,笔者认为这种新型阅读方法便是:多元阅读方法。在中文系的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让学生学会这种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商界小说的身影几乎闪现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其价值取向、思维观念和审美特性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深刻的嬗变。近二十年来,商界小说创作更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中的一种精神呈现,一种积极的现代性的追求。它一方面坚守与民族文化传统的知识谱系、精神原则的意义关联和有机转换,另一方面又以“断裂”的形式为存在表征,充...  相似文献   

11.
"文革"暴力是余华在小说中极力呈现和思考的主题,一些涉及暴力题材的小说显现了"暴力美学"。这种对暴力的极端渲染,其本质原因是作家和现实存在的紧张关系。余华不同时期的小说体现了处理这种紧张的方式,在早期的《一九八六》和近期的《兄弟》中,余华表达了对"文革"暴力不同的看法。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反映了余华关于"文革"暴力叙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文学必须牢牢根植于本土生活的文化土壤中,才能彰显文学的独立性和价值。然而,新时期小说20年来经历了一个从偏离日常生活到回归日常生活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新时期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形态和价值取向。所以,应从日常生活叙事的角度评述新时期小说。  相似文献   

13.
义利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久为延续,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唐代商业小说创作作为中国商业小说创作的萌芽,已开始在作品中呈现出表现义利思想的自觉,不少作品以因果报应模式展开叙事,表现了以义生利、利因义生的经商思想,体现出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念和扬义诫贪的伦理劝诫。从中也能窥见利的松动和义利之间的互渗。  相似文献   

14.
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与《活着之上》有着独特的叙事伦理:他在文本中也展现身体和欲望,但又有超越的精神追求;他一面书写着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又表达着对诗意与远方的向往;在面对非此即彼的道德选择时,他不作简单判断,只是深情地呈现世界、领悟存在。阎真的知识分子小说叙事,开创了中国文学崭新的精神空间与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5.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她著述的小说多以女性的视角考量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多年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她养成了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习惯,所写的都是对英国文化和英国政策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她的小说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视角独特,整体质量高,曾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并在2007年正式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本文结合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对其小说的叙事张力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其叙事结构非常有特点,作者认为是一种二元同构、两极中和的叙事结构。本文试从叙事内容、叙事时间、叙事空间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乡土小说发展陷入低谷,作家数量、题材范围及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弱化。在叙事层面,表现出明显的悲剧化倾向。究其原因,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分析这种集群式审美趣味的成因及价值,对乡土小说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在谋篇布局上呈现出一种圆形结构。这种圆形结构表现在情节模式的圆形和叙事结构的圆形两个方面。而这种谋篇布局上的圆形结构的形成,是小说作者受到传统圆形审美思维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的逐步开放和现代性思潮的日益扩展,欲望叙事获得越来越多的表征空间。基于此,商界小说的权力欲望叙事一方面着力描摹"权力崇拜"世相,展现权力追逐的"夷平性"——就像金钱可以以低俗为标准"夷平"低俗和高贵一样;另一方面敏锐刻画权钱交易带来的人性扭曲与异化,在揭示"官商合谋"的权力腐败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滋生这种现象的文化土壤,警示真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构建的艰巨性,凸显出较强的文化批判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红色经典在艺术手法上模仿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方法而拥有非常广泛的读者群,文章从“为父复仇”、“神妖斗法”、“才子佳人”这三个叙事模式分析红色经典,揭示红色经典与中国传统小说在叙事结构方面深层次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