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罗胜  王煜昊 《财经论丛》2021,(12):15-25
本文从空间视角,选取2003—2018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37个国家OFDI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存在显著的第三国效应且呈现挤出效应,市场规模和贸易成本是影响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两大最重要因素.进一步分解空间效应后发现,不同解释变量带来的OFDI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地区、收入和政治风险的异质性分析结果为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提供新的思考.鉴于此,本文提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相关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3年-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本文将沿线国家按中国OFDI的投资目的分为资源型、市场型和创新型;按发展程度分为较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探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会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FDI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创新目的类型的OFDI...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关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情况,探究"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吸引中国直接投资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在世界投资报告中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业绩指数构造了东道国吸收中国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并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和分析;之后探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哪些方面特质会影响其对中国投资的吸收情况,利用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国家竞争力指数各个维度指标作为衡量系统,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同时与美国同期投资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充分体现了中美两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投资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自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已同7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对中国与沿线国家意义深远。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运用2007—2016年中国对沿线70个国家直接投资的数据,实证检验OFDI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并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OFDI促进中国产业升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上,采用200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格局。借助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开放度、地理距离、城市化水平和制度环境等因素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关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和推动中国服务出口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利用"一带一路"沿线的35个国家2007-2014年面板数据,结合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具体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偏好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自然资源丰富、政府较为稳定的国家或地区,同时偏好于政府有效性较弱的沿线经济体.通过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提出了对策建议:提高风险意识,做好风险评估,加强政府间沟通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一带一路"沿线人民币跨境结算稳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币互换合作不断加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计价功能初步发展。但人民币国际化在"一带一路"沿线仍存在许多问题,表现为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跨境使用与贸易需求不匹配,人民币国际化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功能发展不协调。为了推动"一带一路"沿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充分挖掘"一带一路"沿线人民币的真实需求,重点发挥人民币在投融资活动中的作用;以大宗商品为突破点,推动人民币计价功能提升;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民币回流机制,推动"在岸—离岸"市场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文化以其独有的包容性、吸引力、凝聚力等功能价值可有效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基于对中国特色文化"一带一路"软阻力的减除效应,及与沿线国家的互动效应、竞争效应的分析,提出了运用中国特色文化功能价值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文化产业园、构建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搭建文化传播平台等对策措施,进而有效提升沿线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认同,形成持续经济合作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流通经济》2016,(12):40-46
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LPI)可衡量一个国家的跨境物流绩效综合水平。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物流绩效水平、沿线62个国家聚类和物流绩效指数年均增长率等多维度分析结果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物流绩效水平普遍偏低,且短期内难以得到明显改善,很难与中国物流有效对接,跨境物流协作存在诸多阻碍。因此,应充分发挥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平台的引领优势,设立"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共建"一带一路"物流大数据信息中心,打造"一带一路"全球供应链,组建"一带一路"物流规划总公司或类似机构,构建"一带一路"智能物流体系,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物流协作。  相似文献   

10.
《商》2015,(33)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已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世界经济新形势下,"一带一路"跨国界的区域合作也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相应。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发展现状,肯定了"一带一路"战略坚实的经济基础,并结合新区域主义理论进一步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沿线国家尤其是中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有效推动了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为国内外向型企业开拓国外市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浙江省外贸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机遇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得我国逐渐摆脱对外传统市场的依赖;贸易方式开始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进出口商品构成变化显著;贸易区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且与沿线国家贸易结合度上升.未来应借助"一带一路"的实施,强化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机制,并以产能合作为切入点开展错位竞争,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以实现区域内命运共同体的最终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需要沿线各国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对中国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会带来诸多好处。本文主要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沿线国家的有利影响,有助于深化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和理解,并对战略可能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一带一路"辐射国家和地区展开投资贸易合作,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本文运用CGE模型构建社会核算矩阵,在此基础上模拟不同自由贸易情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成自由贸易区后,参与"一带一路"各国的GDP增长率、进出口总额均将有不同程度提高;参与"一带一路"各国的贸易平衡趋于稳定而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福利、贸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并结合自由贸易情境分析结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进行了压力测试,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本需求较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相对于压力情境还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同时侧面反映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15.
区位选择是企业OFDI战略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项投资的风险与成败。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东道国制度质量因素等对一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东道国制度质量、制度质量各分项指标以及母国与东道国制度质量距离等因素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东道国制度质量本身相比,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距离对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影响更大;不同维度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虽然有别,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同时具有低政治制度质量偏好和低法律制度质量偏好,而对高经济制度质量的偏好不显著;相比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本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距离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偏好的影响力更大。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更为广阔的产业合作,并进一步推动"南-南"投资的发展,积极构建"南-南"合作组织、推动"南-南"合作机制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宗商品的贸易不仅为中国大宗商品行业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提供机会与平台,也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机遇。本文从产品空间结构的角度考察了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大宗商品对这些国家产品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国的某种产品与中国从该国进口的大宗商品在产品究竟上越邻近,中国从该国进口的大宗商品越多,该国该产品下一期的显示性比较优势越大;与出口大宗商品到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大宗商品到中国更有利于其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的提升。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力支持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共赢"宗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全球贸易网络模型,研究了中美两国进口贸易下降对全球主要经济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美两国进口下降冲击对世界主要经济体进出口贸易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中国进口冲击对亚洲、非洲与大洋洲国家和地区的影响较大,而美国进口冲击对欧美国家和地区影响较大;中国冲击影响的放大能力强于美国。(2)美国进口下降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大于中国进口下降对美国的影响。(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受中美两国进口下降冲击的影响要大于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其中东南亚地区当期受到的影响最大,随着冲击的传递,"一带一路"中东欧地区受到的影响也不断增加。本文的政策意义:一是中美两国要和平解决贸易摩擦,促进世界经济平稳发展;二是中国应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沿线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与中东欧地区的贸易往来,减少对美国的贸易依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在于促进多元共建、利益共享。基于2010—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双边经贸数据,分别从对外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三个方面对参与"一带一路"的中国要素进行了分解,通过面板回归检验了中国要素与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明显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前提是要素之间的相互协同,如果要素之间相互挤出,要素投入的作用就会大幅降低甚至被抵消。当前,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中国要素主要是对中贸易,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在当地承建工程的增长效应尚不显著。但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又显著改善了沿线国家市场环境,提高了当地市场效率,而这恰是"一带一路"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平衡沿线国家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市场秩序扩展的难题,中国在参与"一带一路"时就要强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引领作用,特别是通过出口平台型等投资方式来带动东道国产业链的综合发展,从而优化其对外贸易结构。同时也应注重中国在外承建工程的产业发展效应,构建多元化主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机制,完善沿线国家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交往也日益频繁,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情以及经济水平差距较大,在进行投融资等金融活动中,会面临不同的风险。结合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具体分析各地区的风险来源,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险来源的基础上,采取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风险评价指标,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其金融风险状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商》2015,(45)
随着"一带一路"的逐步实现,使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形成紧密的贸易联系。文章针对"一带一路"计划的实施,为沿线各国所创造的经济贡献进行分析.并从整体和局部,分别对以中国为中心,以新丝绸之路为脉络的沿线各国,所构成的贸易格局进行探讨。另外,文章还对中俄两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双边经贸合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