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前,广西已跻身全国茶叶产量前十,产生了诸如横州茉莉花茶、桂平西山茶、凌云白毫茶、桂平西山茶、六堡茶、将军峰云绿茶等品牌。但广西茶叶品牌在全国并不知名,其品牌影响力也相对较弱。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广西茶叶品牌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广西茶叶品牌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广西茶叶品牌的建设路径:一是因地制宜发展区域茶叶品牌。二是导入品牌价值理念,提升广西茶叶品牌影响力。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做好广西茶叶的品牌营销、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等工作。以期更好地实现广西茶叶品牌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七泡余香溪月露,满心喜乐岭云涛"。近年来,安溪铁观音香飘大江南北,走向世界,畅销海外,品牌知名度蒸蒸日上,茶产业焕发勃勃生机。为进一步提高安溪铁观音的知名度,安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充分发挥质监职能,大力实施茶叶标准化发展战略,强化茶产业标准体系建设,致力提升茶叶质量水平,推进安溪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祯 《商业科技》2014,(16):30-31
近几年,安化茶叶企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好形势,销售量成倍增长,产品供不应求。同时,安化黑茶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产业竞争力不足、品牌国际竞争力不足、易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未能充分运用电子商务发展国际贸易等问题。认真研究后,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实施安化黑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可行性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保靖县黄金茶发展现状,总结出黄金茶产业具有品质优良、茶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等发展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品牌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茶叶产品科技含量低等不足。针对其不足,本文提出了加强品牌建设和保护、打造"茶旅一体化"休闲模式等一系列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引领下,中山火炬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参与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加强创新载体、发展创新主体、利用创新资源、注重创新人才、融合创新资本、应用创新成果、完善创新政策、营造创新文化等方面建设。积极引入品牌孵化器,制定孵化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孵化育成体系,推进大孵化器建设,注重  相似文献   

6.
茶市落寞、铁观音茶叶销量下滑,品质遭受消费者质疑,茶产业作为安溪县最大的民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势在必行。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产业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有限的市场寿命及成熟化的市场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下的市场创新,市场创新成为安溪茶产业转型升级之路的必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安溪茶产业转型升级市场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安溪县茶产业转型升级市场创新的若干措施,即互联网+生态创新,构建茶产业集群、销售渠道创新、品牌创新、国际化市场推广创新。  相似文献   

7.
茶产业是云南省临沧市传统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市茶叶总面积达128.4万亩,采摘面积99万亩,全年茶叶总产量5.7万吨,茶叶加工农业总产值达18.35亿元。全市163万茶农人均来自茶叶的收入达524元,茶叶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为了进一步做强做大茶叶产业,把茶业发展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临沧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科技提高品质、文化提升价值、品牌开拓市场的产业发展三大战略,围绕临  相似文献   

8.
王明静  陈涛文义 《商》2014,(18):170-170
茶叶是贵州仅次于烤烟、油菜的第三大经济作物,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全球性商品,湄潭作为贵州重要产茶县,茶产业的发展对于湄潭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本文通过对湄潭茶产业的调查研究,了解了湄潭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出了湄潭茶产业发展存在品牌杂乱,市场竞争激烈,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加工程度低,质量不稳定,农药残留严重,投入不足,资金匮乏等问题,并针对问题,从品牌、科技、投入、政策的多维角度提出了发展对策,为湄潭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汉中茶业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中悠久的种荼历史、独特的文化底蕴、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为其茶叶产业集群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汉中茶叶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通过创造良好的集群要素,培育基于汉中茶叶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推广茶叶深加工技术、加强品牌建设、完善技术服务和质检体系、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等策略,增强汉中茶叶产业竞争力,构筑汉中经济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谢珍珍 《现代商业》2012,(18):55-56
本文着眼安溪县茶叶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以及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茶叶产品结构、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加强茶叶品牌建设和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安溪茶叶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发展现状,发现三地科技创新能力差距大,北京辐射作用有限,导致北京产业较难实现区域转移等困境。津冀科技创新环境、创新合作平台建设有待完善。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实施区域经济的包容式发展战略;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区域协同创新产业集群;以政策等衔接为保障,利益纽带为核心动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是我国主要茶叶产地之一,而云南省普洱茶市更是被称为"世界茶源",这里茶叶种植的历史极为悠久。发展至今,普洱茶已经成为云南省一张亮丽的名片,被全国乃至世界所熟知。2017年11月6日,为充分发挥茶产业物种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基础、产品特色、民族文化等优势,着力推进基地提升、主体培育、品牌打造、质量保障等重点工作,打造新时代千亿云茶大产业,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从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种类、出口贸易市场、出口贸易方式这四个方面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依据国际市场份额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对其茶叶出口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随后探讨了影响福建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单一、相关政策有待完善、缺乏出口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茶叶出口质量有待提高、国际贸易壁垒限制、新冠疫情影响等。最后提出了提升福建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对策:优化茶叶出口产品结构,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完善政府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大力培养龙头企业,加强茶叶品牌建设;增强质量意识,完善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江苏茶叶生产成本、规模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茶叶生产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通过运用2008—2017年间茶叶生产相关统计数据,论文以生产成本和生产规模为切入点,详细阐明江苏苏南和苏北地区的茶叶生产成本和规模的差异,深入剖析江苏茶叶生产中所出现的宏观问题,并据此提出对策与建议: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提升茶农专业知识水平和开发茶文化旅游,以此助推乡村振兴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和茶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思茅市推进普洱茶产业化的政府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思茅市政府长期重视普洱茶产业发展,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主要体现在推进规模化种植、提升加工能力和整体推进产业化等各方面。文章提出,针对近年来思茅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政府应遵循“整合、转型、开放、创新、挖掘”的发展思路,在政策促进方面要有重点地抓好普洱茶产业化十大工程,即政策环境工程、组织建设工程、品牌塑造工程、市场开拓工程、原产地认证与标准化工程、开放促发展工程、科技与人才保障工程、产业链建设工程、产业投融资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以及自主经济建设与自主品牌建设等一系列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国家经济战略安排为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广阔空间,同时广告业的发展也从各个方面促动着国家经济战略的实施,总之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广告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良性互动.30年来,中国广告产业取得快速...  相似文献   

17.
王亚坤  李郁芳 《商业科技》2009,(17):129-131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国内茶叶市场竞争已跨越产品竞争阶段,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品牌竞争是21世纪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也是现代茶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品牌竞争,惟有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才是振兴我国茶业经济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茶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品牌缺失等问题,对品牌建设及发展策略提出了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可行性角度出发分析了陕南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条件。进而结合陕南三市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实际,给出其发展机制:政府推动机制、产业激励机制、行业约束机制、营销创新机制、以智力资源为支撑的产业转型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从茶区分布、产量、茶园面积等方面,介绍贵州茶叶产业发展现状,用SWOT分析模型,对贵州省茶叶产业进行分析,认为存在茶叶产品单一、茶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茶园机械化生产水平不高、市场开发缓慢、品牌建设意识弱、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基于分析结果制定出SWOT战略组合,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茶业竞争力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国内茶叶市场竞争已跨越产品竞争阶段,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品牌竞争是21世纪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也是现代茶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品牌竞争,惟有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才是振兴我国茶业经济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茶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品牌缺失等问题,对品牌建设及发展策略提出了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