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和  白伟 《北方经济》2022,(7):24-27
随着能源转型深入推进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内蒙古能源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能源转型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新能源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途径。根据蒙西电网现状及“十四”规划,结合中长期发展目标,分析提出了满足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主网架思路,并对蒙西电网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所采取的行动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正>推进经营主体多元化合作、加强经营主体规范化发展、提升经营主体的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浙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这为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路径,确定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2020年4月,国家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提出“推进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3.
《产权导刊》2023,(11):47-50
<正>2023年6月9日,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完成增资引战,引入南网双碳基金、工银投资、太平人寿、中银资产、中国中车等10家战略投资人,共募集资金76.25亿元。此次增资引战,不仅显著提升了公司的资本实力,也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开拓注入了强劲动力。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以此次增资为契机,推动公司新能源业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服务好我国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此次增资也是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通过定向增发募资近134亿元后,  相似文献   

4.
<正>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能源”是“高频词”之一。报告不仅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更描绘出2024年能源工作的新图景。近期,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中国石油将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当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顶梁柱”。  相似文献   

5.
袁宏明 《新财经》2005,(12):40-42
“十一五”期间,民营资本在能源领域仍将有着广大的投资机会讨论“十一五”的能源投资形势,离不开两个重要的坐标:一是“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韩文科向  相似文献   

6.
正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长期趋势。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高,难以预测和控制的特点;因此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并网会威胁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而将前沿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相互融合,实现电网智能化,是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提高电力系统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途径。在这一领域,一位青年学者正在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他就是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赵俊华副教授。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了响应中央号召,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由山东财经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农业经营创新论坛”,围绕新形势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必要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挑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组织形式及特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容以及农业经营制度变革方向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8.
闫献民 《中国经贸》2012,(14):74-74
“十二五”时期是煤炭行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从量的增长到质的转变的重要时期,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能源工作的实际,切实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正确认识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有所下降,但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
<正>神大集团义不容辞、全力以赴,助力中国新型能源体系加速建设,推动厚植绿色低碳根基,同时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更多活力,不断展示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硬实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让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这是“发展新型储能”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实际上,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迅猛。来自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深入实施,“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共连续十年都将城市群作为加快国家城镇化进程的主体空间形态,计划在全国重点城市化地区有序建设20个大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简称“中三角”城市群)是其中规划建设的一个拉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国家级重点城市群。  相似文献   

12.
能源是攸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点领域.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日前联合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能源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围绕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核能等方面,制定了中国能源发展与项目布局的技术路线图.  相似文献   

13.
以煤为主的火电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体,同时也是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的主体。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电仍将发挥能源电力安全“压舱石”和“顶梁柱”的作用。因此,火电行业低碳转型发展成为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和严格落实减排任务的关键,火电发展稳则能源电力供应稳,火电转型稳则“双碳”目标实现稳。政策衔接、技术驱动、机制创新协同发力,解决好火电行业低碳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对夯实我国能源安全基石和保障“双碳”目标实现意义重大。本文从我国火电行业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分析火电行业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推动火电行业低碳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李长安 《西部论丛》2009,(11):64-66
新型能源是21世纪各国竞争和争夺的焦点领域。在传统能源日渐枯竭、国际能源争夺日趋激烈的今天,发现和利用新型能源无疑是世界各国的重中之重。中国是一个传统能源相对匮乏且对外依赖较为严重的国度,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新型能源的渴求尤为急迫。令人兴奋的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国土资源部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发现了储量至少350亿吨油当量的“可燃冰”。  相似文献   

15.
开一次什么样的奥运会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但是,随着近年来能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北京修正了自己的目标——开一次“成功的”奥运会。2005年,北京市将开始大力推进发展循环经济,而此时.奥运会相关设施的建设也开始发力。在这两个大的背景下.将催生很多新型能源环保产业.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必然意味着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日前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介绍,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体,清洁优质能源的比重偏低。如果仍沿袭粗放发展的老路子,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通过增加煤炭产量保证能源供给,将受到资源、环境和运输等多方面的制约,难以为继。调整能源结构的优先选择是加快发展核电,我们计划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建设对能源强度的作用一直存有争议。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信息化发展水平”这一概念,将其与信息化投入分别作为自变量与总体能源强度和不同种类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5-2014年的数据验证结果显示:①能源强度会随着信息化投入的不断加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②能源强度会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③在没有引入“信息化发展水平”要素之前,从曲线的形状来看,煤炭模型的倒“U”型曲线最为矮胖,其次分别是电能、石油、天然气,倒“U”型曲线变得越来越瘦高,天然气模型的倒“U”型曲线最为瘦高。随着信息化投入的不断增加石油能源强度率先步入下降的趋势,而天然气能源强度进入下降趋势较晚;④在引入“信息化发展水平”要素之后,四类能源强度曲线的拐点都发生了向“能源强度”轴的平移,四类能源强度的倒“U”型曲线都往“瘦高”的方向变化。随着信息化投入的不断增加石油能源强度率先步入下降的趋势,而天然气能源强度进入下降趋势较晚。  相似文献   

18.
黄玲 《中国西部》2011,(5):52-55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西部发展的支持力度,力求将内蒙古和新疆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支撑基地。内蒙古和新疆资源丰富,产业优势明显,这两地对西北经济的带动力不容低估。未来五年,国家将充分发挥内蒙和新疆的资源优势,打造特色能源产业,走新型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19.
1“十一五”期间东台市能源供需形势分析 能源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东台市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620亿元,其中2010年要达到176亿元,比2005年的66.7亿元增长2.64倍。按2005年万元增加值能耗1.76标吨的水平测算,“十一五”期间,总能耗将达到1042万吨标煤,其中2010年则需278万吨标煤。这些能源如何供给和如何使用,将直接影响“十一五”该市工业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在日前结束的第十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透露,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加速期。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我国将用五年时间,基本建立起一个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