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领导干部对2006年哪些方面的改革最关注?据报道,“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在中央党校学习的百余名地厅级领导干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于近日披露。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6,(14):13-15
在2006年3月6日中国人大通过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防工业的改革特别引起华盛顿分析家的瞩目。规划纲要提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分类实施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深化军工投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省直管县”是近几年来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受关注的改革模式,并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点。“省管县”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之一,随着2010年走近,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改革开始提速。  相似文献   

4.
“大部门体制”不能包治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年末岁初,关于“大部门体制”改革的讨论与争鸣逐渐成为学者和公众普遍关注的时政热点问题。从“筹组大能源部”到关于发改委的种种议论,坊间不乏种种“猜想”。从将大部门体制改革视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一步”的高度评价,到基于历次机构改革也未能走出的“膨胀-精简-膨胀”怪圈所产生的对“大部制”的“疑虑”,人们对这一改革的成效与意义看法迥然。其实,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引发公众和学人的关注,买属必然。  相似文献   

5.
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的中国汇制改革之路,在预防热钱投机、外交关系处理、配套金融体制改革等侧面战场上,一直低调但坚强地捍卫着“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改革方式。一年“暗战”,不该忘却的纪念。[编按]  相似文献   

6.
正在完善中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业内焦点集中于究竟要改什么?在刚刚结束的2006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以“三大一特”为核心的中国电力发展新格局,受到国内外电力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是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一年。十七大报告提出“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8年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部署.第一条便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专家表示.这透露出中央对推进中国政治建设进程的高度关切。有消息称。“大部制”改革在2008年春天有望推进。笔者围绕人们普遍关注的20个问题.通过学习十七大文件.请教有关专家学者.从以下20个方面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曾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深圳天价医药费事件紧随其后,人们对公立医院存在问题的反映层出不穷,关于医疗体制改革的讨论络绎不绝。而曾一度掀起“郎顾之争”热浪的郎成平教授则以“看病先看钱”的评论直指市场化导致中国医改正面临严峻考验的现状,即正是有了医疗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才有了医生看病开药惟“铜板”是瞻的不义之举,笔者根据事实,认为市场化改革确实加剧了医疗体制的混乱。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经过3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模式,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模式”,亦称“中国改革模式”。它包括改革的理论基础、改革的原则、改革的模式和它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模式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信息》2007,(9):62-63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新出版的《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新一轮的中小学教材招投标范围全面扩大,波及全国三分之一的省份。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孔泾源司长指出,教材出版发行体制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管理体制改革的切入点,也是教育体制改革、文化卫生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一系列更重大改革的基础和范本,影响深远,必须突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发展的直接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永远都在不停地思索和前进,不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三湘大地一大堆的现在和积蓄已久的过去,让我们很难轻松面对未来。透过新世纪春日的阳光,透过《“十五”及2015年湖南经济体制改革规划研究》,让我们感到充满希望和理性的光芒在其中闪耀,使我们对湖南的未来充满信心!在湖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相似文献   

12.
《新财经》2006,(11):36-40
自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学界集体进入对改革的反思阶段,有人反思医疗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改革……甚至有观点认为某些改革不如不改,“打回原形”也比现在改得不伦不类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似乎仅仅是城市的专利,在农村除了20多年前那次土地经营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外,基本没有经济体制上的改革动作。我们只看到城市一轮又一拾的体制改革不断推追,生产力的释放不断体现;农村自那次改革後,再也没有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出现,而这正是我国“三农”问题的结症所在。那些所谓的面向泉村的改革,诸如: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医疗改革、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等,均不涉及基本经济体制,只能治标不治本。要想根本性地改燮“三农”的落後面貌,追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只有勤一动农村基本经济体制的改革,舍此无其他良策。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09年1月国务院正式出台“新医改方案”以来,在医疗保障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两方面,“新医改”的进展呈现严重的不平衡。医保改革正在稳步前行;但是医疗体制改苹,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却裹足不前。  相似文献   

15.
张维迎关于改革的“补偿(赎买)理论”被一些人认为是其《理性思考中国改革(》见《经济观察报》2006年3月13日)的万言长文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理由是:“当到了某个集团不放弃既得利益就没法继续改革的时候,如果再不让‘赎买’,那你说到底怎么办?除非你有本事,把这些既得利益从有关集团手中硬抢过来”(吴向宏)。“至于改革中其他相对利益受损的群体,比如领导干部,他们的利益也要得到尊重,否则改革就根本推行不下去。因为这一阶层掌握了社会绝大部分的政治、经济、文化、舆论资源,是他们在主导改革,不尊重他们的利益,行吗?”(邓聿文)有一个著名的…  相似文献   

16.
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表示,2008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实施的一年,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今年全国卫生系统的一项中心任务,因此,2008年也可以称之为医药改革年。本期以“药品价格”为关键词,希望通过一些具体的细节,更为实际地探讨“药品价格”的现状,寻找在新医改框架下有可能获得突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小外资银行“下乡赶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是今年的重点。而与此同时。涵盖多领域多环节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依然步履艰难。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正面临着一个新课题,对外资银行言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正> “九五”时期是深圳进行第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成“九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四个作用”,实行“三个根本性转变”,贯彻“三个协调发展”的方针,实施“三个一批”和“三点一线”的发展战略。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窗口”作用,增创经济体制改革的新优势,实现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对深圳1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及现状作一基本判断,进一步明确“九五”时期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改革的具体目标。 一、深圳1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判断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15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沿着市场经济的轨道进行了一系列的超前探索,为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回顾深圳的改革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0年到1984年。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明显阻碍特区建设的一些方面进行局部的改革,即单项突破的探索阶段。特区建设初期,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全面展开,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老办法已不适应特区建设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而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政府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但是,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这项改革仍不到位,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还很多。  相似文献   

20.
王悦 《西部论丛》2005,(12):41-42
2000年以来甘肃省的体制改革进展情况基本顺利,不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国有企业改革,不论是社会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是,也存在单项改革进展比较快,而综合体制改革不到位的情况。甘肃省在体制改革中取得的成就和问题,在西部地区的其他省(区)市同样存在。在“十一五”规划时期,西部地区要按照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体制创新的任务和要求,必须在综合体制改革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