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电力作为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各国政府在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大都将电力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放在重要的基础性位置上。本文通过对欧美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实践的分析,以期对我国电力改革有所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翁军 《广西电业》2004,(9):58-61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WTO,电力企业也将跨入“市场化改革”的发展阶段,市场对电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将日益强化,“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要求。电力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命脉,对其体制改革也将关系到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广西电力多经企业作为电力系统的辅助产业,大多积累甚少,盈利不多,发展后劲不足,有的甚至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只有解放思想,把握电力的成长方向,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和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规划已经入局,电力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 今后五年,我国社会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但基调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的科学发展,即由过去的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的增长方式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降低能耗的增长方式。中央所确定的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对电力工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 在经历了“十五”中后期严峻的缺电局面之后,随着电力供应能力的快速提高,电力供需矛盾初步缓解,并在2007年左右达到基本平衡,全国大部分地区会出现电力供应相对富余的新特点。但这种相对平衡是建立在我国社会经济和电力发展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基础上的,要克服对电力发展的认识误区,防止电力发展的大起大落。 根据国务院2002年5号文件精神和设定的改革目标,“十五”期间的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深层次多,电力体制改革将坚定地推进并有新的举措。 “十一五”的电力发展与改革如何规划.正备受瞩目。 2月18~19日,中电联在北京举办第七次经济形势与企业改革分析预测会。 在两天的时间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宝、国家统计局常务副局长邱晓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江小涓、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副局长陈丽洁、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所所长周大地、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公司总经理汪建平、中电联秘书长王永千分别作了精彩演讲和报告。演讲和报告的主题包括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和任务、能源形势、电力发展思路、电力规划问题以及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等内容。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举办这样一次具有重要前瞻意义的活动,得到了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来自电力企业和相关机构的近50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传达出的大量信息,不但令所有到会者受益匪浅.更为电力企业制定战略规划和发展计划.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为此,本刊特摘发了张国宝副主任、汪建平总经理和王永千秘书长的3篇演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与电力发展同行——见证行业管理创新进程 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实践始终伴随着我国电力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而不断深入,尤其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行业电力迈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电力企业运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企业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电力企业致力于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涌现了大批管理创新成果,推动了整个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第一部《电力法》的诞生,电力作为商品已载入我国法律。电力法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也早将电力经营推向了波澜壮阔的大市场。但是,由于现行电力价格的种种弊端,使电力变成了一种奇异的商品,既违背了市场规律,又制约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围绕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之间的电价管理权归属之争,在近日中央编制办公室发布的《关于明确发展改革委与电力监管委员会有关职责分工的通知》中,似乎有了一个了断。  相似文献   

7.
六年来电力市场化改革所取得的阶段眭成果,对促进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迅速增长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电力发展改革正面临着新的形势,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理清改革思路;只有分轻重缓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自2003年起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以来的八年电力工业改革发展作了较全面的回顾。一般说到年代,往往会以五年或十年为界,将这八年称为“中国电力大变革年代”应是一种新的视角。因为正是在这八年中,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呈现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和鲜明的特点,并与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同步,其中的经验和教训,确实值得认真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9.
日本地震和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电力供应短缺,特别是强制停电限电给日本人民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大损失。迫于舆论压力日本政府将对电力体制进行改革,提出新一轮电力改革的思路框架,即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促进需求侧响应和多元化供电的发展,将发电与电网业务分离,为市场竞争提供公平环境。通过对日本电力体制改革背景及思路框架的分析,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国际电力体制改革经验及对中国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张驰 《电力技术经济》2007,19(1):8-11,20
迄今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电力改革实践对我国电力改革有几点基本的启示。(1)电力、经济、资源、政治、社会和文化价值等多方面的起始条件不同,决定了各国改革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和垂直垄断结构的分拆顺序。没有一个模式是中国可以照搬的。(2)电力改革不仅有特性,而且有共性。我国电力改革在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的同时,必须遵守电力市场改革的共同原则。(3)按照主要的原则,我国下一步改革需要进一步明确改革的多重目的及主次关系,对症施治;加强电网发展,为电力市场提供基本物质保证;着眼于电力市场运作,无论如何分拆必须坚持电网运营与市场参与者相独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已经顺利完成的我国第九个五年计划,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对的国内外环境最复杂多变的时期,也是历次五年中我国电力发展规模和总量增加最多的时期。认真总结和分析“九五”时期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和问题,对于我们认识电力工业发展的规律、探讨电力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指导“十五”及今后电力工业的改革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九五”时期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和特点与以前几个五年计划时期不同,“九五”期间电力工业面临的形势:一是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与以往几个五…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的一年,是电力事业发展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的一年。面对新课题、新任务,分会要在中电联的领导下,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管理创新为主线,以深化服务为宗旨,以自律管理为保证,以建设现代行业协会为目标,紧密结合供电企业改革与发展实际,开展课题调研、组织专题研讨、促进信息交流,在深化改革中搞好分会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电力改革是由电力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作为基本推动力的●短缺矛盾、市场矛盾以及发展方式矛盾的演进展示了我国电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个矛盾都有赖于更高层面矛盾的展开与突破而最终得到解决●电力改革停滞的关键还是在于传统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进展迟缓●电力改革的进程将随着能源价格改革的推进而进一步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业》2004,(2):68-71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史玉波最近率团赴法国、瑞典和丹麦考察,对欧盟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现状、效果及改革后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了解,并且对我国下一步电力市场化改革及实施措施做了有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尽管2008年电力装机突破8亿千瓦几乎已无悬念,尽管冰灾与地震对于电力的影响毕竞有限,但几乎每个电力企业领导者与专家都对电力下一步的发展与改革不无忧虑。本刊上期话题文章曾提出一种看法;是否长达5年的电力高速增长期已近尾声,战略调整期已经开始?实际上,来自各个层面的动向都在佐证着这个推论。首先是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协调发展,发展方式必须根本转变,转变的方式包括降速与节能。从目前看,GDP增速已呈向下调整态势。第二,这种增速的降低并不完全是自我调整的结果,而主要是由于外部经济条件变化影响,美国次贷危机、我国出口增速大幅下降等都正在显现外部压力的加大,特别是高油价的冲击将更为突出。第三,从发电利用小时数看,从6000多小时的高位到今年将破“5”,即平均低于5000小时,继续保持超出GDP增速过半的发展速度,只会进一步加剧发电行业内部的竞争。第四,电力企业目前的赢利主要来源于发展的快速增长,从2007年煤电联动被拖延至今,已警示着电力企业也必须深刻转变运营模式,包括更多地控制煤炭资源及向上下游产业延伸转型。第五,新一轮电力改革已进入第尹脊年头,虽然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下一步走向却显得相当迷茫,甚至可以说,不仅改革动力在缺失,连改革目标也正在被模糊化。 上述五条,也许可以大致勾勒出目前电力发展与改革的内外部情势,这些情况都与过去5年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电力发展与改革正面临着新的形势,电力企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考验。如何估量这种新形势的影响,应是行业内外普遍关注的。为此,我们特于5月22日召开了“新形势下的电力发展与改革研讨会”。以期通过专家的观点,为读者提供一种参照?  相似文献   

16.
日本电力体制改革最新动向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根据日本电力体制改革进程计划,结合电力市场化改革成效的分析评价结果,2008年7月日本出台了第4次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主要举措包括推迟电力零售侧准入的全面放开,在维持现行体制的前提下,采取措施进一步激发电力市场活力、提高供电可靠性。通过对日本第4次电力体制改革背景及内容的分析,认为日本对改革进行跟踪调查、注重改革过程中各方利益的保护、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评价改革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联邦政府拟定了针对本国电力工业的庞大改革计划。该计划建议对电力工业进行重组,并建立全新的竞争性电力市场。由于俄罗斯目前实行的电力监管体制与我国类似。因此它的电力市场改革经验.将有助于我们认识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少走弯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本刊2008年第7期《思想解放:电力发展矛盾论纲》一文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读者希望对电力改革问题能够分析得再深入一些。确实,自2002年开始的本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七年之久,以厂网分开为标志的第一阶段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电力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后续改革迟迟难以深入,主辅分离一拖再拖,区域电力市场阻力重重,电价改革步履维艰,很多问题因需重新研究论证而在相当大程度上回到起点。  相似文献   

19.
黄波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5):108-109
不同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有多种不同模式。理论分析及各国的实践说明,尽管实现路径不同,零售竞争模式应当成为改革的最终目标模式。与目前调节电力需求的方法相比,引入零售竞争因其对所有电力用户提供市场直接准入的原则,为用户节约用电提供了正确的激励,从而为实现电力需求侧响应提供了可能。我国近两年出现了电力紧缺的“电荒”局面,如何解决,应该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20.
安大略电力规划的演变历程及其作用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莉萍 《电力技术经济》2008,20(6):13-17,72
介绍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电力规划从以满足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为导向到公众参与、需求管理被要求纳入规划以及电力市场改革过程中功能转变的历史过程,分析了电力规划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作用与特点,认为其转变阐释了行业内外对一些传统的电力行业发展规律和管理理念的认识过程,安大略省2004年推出的改革措施是电力行业规划功能回归于理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